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王朝_王新龙【完结】(175)

  弘治十四年(1501)正月,陕西延安、庆阳二府连日地震,有声如雷,压死人畜无算。于是兵部尚书马文升认为,陕西与敌为邻,延、庆二府又近河套,今地震不已,可能为外寇所乘。小王子部落,有精兵数万,他们的酋长和硕是狡黠枭雄,往往以诈计败官军,为患非小。他认为当时“海内民困财竭,兵衰将懦,文恬武嬉,法令不振,正安内攘外之时,修德弭炎之日”。他请求朝廷要“行仁政以养民,讲武备以固圉,节财用,停斋蘸,止传奉冗官,禁奏乞闲田,撤还陕西织造内臣,振恤被灾之家”⑤。孝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八月,小王子、和硕等在边境攻城陷堡袭击官军,形势十分紧张,孝宗认为军兴缺饷,屡次在朝廷与诸臣论议解决之法。大学士刘健等认为:“天下之财,其生有限。今光禄岁供增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蘸日费数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人动辄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土木日兴,科敛不已。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愿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天下幸甚!”⑥孝宗又一次虚心纳谏。兵部尚书马文升劝孝宗积金帛以备缓急,罢斋蘸以省浪费。终止传奉官下各地索贡,严禁宗藩贵戚奏讨占地,撤回陕西织造内臣,以苏军民之困。孝宗对他的谏议大加表彰。十月,改马文升为吏部尚书。

  弘治十五年(1502)正月,朝廷对全国官吏进行一次大考察。孝宗对马文升说:全国主管人事的官都集合到京城,你要用心对他们进行采访,既不能宽纵也不要枉罚,彰明朝廷赏罚升迁。马文升说,陛下图治如此,这是社稷宗庙的大福,他怎敢不尽心尽职!从此,淘汰了不称职者二千余人,都罚如其分,天下吏治为之整肃。先是,刘大夏在广东、广西掌军务。一岁后求解甲归田,不许。当刘大夏廷谢时,孝宗在帷殿召见,孝宗说,我素来重用你,而你却多次辞疾,原因如何?刘大夏答以老病,且民穷财尽,万一不虞,责在兵部。刘大夏认为自度力不足办,所以‘谢职。几日后,又问,朝廷征敛很有分寸,何至于民穷财尽?刘大夏认为光是宫廷常贡铎木,香药等,就已花费钜万:孝宗说,如果你早报,早已停止常贡了。其他征敛也都可以一一议革。一天孝宗又问,两广各卫所战士是否强勇可用?刘大夏回答,以往他只是说民穷,其实士卒也苦不堪言,如何谈锐勇!孝宗又问,士卒在卫有军粮,戍征有行粮,何以言穷?回答:江南漕粮运转困难,江北京城团练供应紧张,其他困难又何止于这几项?况且所谓月粮、行粮,一半由军队将帅共同消耗享用,所余能不穷吗?孝宗听后,大为感慨,说:“朕在位久不能知,何称为人主!”⑦于是令九卿大臣,各以其职言军民弊政,有选择地进行改革。十月,孝宗想在近畿地方团操人马,做左右掖。问刘大夏,刘大夏认为京西保定可团操人马。于是把保定两班军一万人,发回卫团操。于是有飞语贴在宫门,诬骂刘大夏。孝宗召刘大夏给他看。并说,宫门外人怎能到达?一定是内臣得不到私自役使军队的机会,因此贴飞语诬人。又问刘大夏,兵饷何以经常匮乏?刘大夏回答说,我在两广之时,大城的抚、按、总兵三司所费,不能敌一中贵人,兵饷如何不乏?孝宗认为中贵监军是祖制,不宜遽削,而必会廉如邓原,麦秀者充补,否则就暂且缺额。孝宗再次与大夏谈,诸司都已详尽说到所存弊政,恐怕哪一司也赶不上御马监、光禄寺。刘大夏说,皇上知弊详尽,很好,要想除弊兴利,唯在独断立行而已。最初,光禄供奉内府,自有常额。成化以来,内员渐多,常供不足,于是责成京城邸店操办,逼索甚苦。刘大夏此时揭露光禄寺每日操办用度烦费,杀牲数百,既损民财,又失爱物之仁。孝宗得悉,恻然怜悯小民之苦,立即敕兵部侍郎,同给事御史清理裁革。光禄卿艾璞赞扬刘大夏说:“刘东山此奏岁省光禄金钱八十余万。古称仁人之言其利溥,此之谓与!”⑧然而中官愈侧目刘大夏。

  弘治十五年(1503)五月,兵部尚书刘大夏因言兵政弊端,未能悉革。乞退,不准。令开陈所言弊端。刘大夏条陈十事,孝宗览后非常高兴,命所司一一付之施行。孝宗又召刘大夏入便殿,孝宗说,有些事当否施行,很想与你商议,又因为不是兵部事而后止。今后无论当行当罢,你可以用揭帖(从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文件)告知。刘大夏以为揭帖是非常手段,易生弊端,不可为后世法。事之可否,可以外付府部,内咨阁臣,不宜以揭帖为常法。孝宗完全赞同。孝宗曾问刘大夏,何时天下太平?刘大夏以为,求治不宜太急。佣人行政就召内阁和执政大臣面议后施行,但求顺理以致太平。当时刑部尚书闵圭持法忤旨,孝宗与刘大夏谈及此事怒气不止。大夏说,人臣执法,贵在效忠朝廷,闵圭所作所为无须惊异。并以远古虞舜皋陶之事为喻。孝宗沉思片刻方言:闵圭执法过于严格,而老成之人不可轻弃。于是准行其所奏。一日,孝宗召见阁臣于便殿,论及理财,李东阳极言盐法大坏是由于乞请私贩者众。刘健说:“太祖对茶法始行,驸马都尉欧阳伦以私贩坐死,高皇后不能救。如论事,谁敢为陛下言者!”⑨此时,孝宗在位久,更加明习政事,多次召见大臣面议。而刘健等人竭诚尽虑,知无不言。他们奏请之事,无不采纳。每次进见,孝宗辄斥退左右。有人在屏封后窃听,但听见孝宗连连称善。召大学士刘健等议日讲事。孝宗说:“讲书须推明圣贤之旨。直言无讳。若恐伤时,过为隐覆不尽,虽日进讲,亦何益乎!”⑩刘健说:“我们如果不敢言,其余百官没有一个是敢言的了。”孝宗称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