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洞——弘光纪事_李洁非【完结】(122)

  [81] 《清实录》第三册《世祖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第117页。

  [82] 孟森《明烈皇殉国后纪》,《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第42页。

  [83] 孟森《明烈皇殉国后纪》,《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第70页。

  [84] 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71页。

  [85]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179页。

  [86] 李天根《爝火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419页。

  [87]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164页。

  [88] 文秉《甲乙事案》,《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527页。

  [89]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365页。

  [90] 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71页。

  [91]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367页。

  [92]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386页。

  [93]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342—343页。

  [94] 赵健伟《谎言下的鸦片战争》,《同舟共进》,2009年第12期。

  [95] 梅村野史《鹿樵纪闻》,台湾文献丛刊第五辑《东山国语·鹿樵纪闻》(合订本),台湾大通书局,1995,第30页。

  [96]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370页。

  [97]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372页。

  [98] 文秉《甲乙事案》,《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547页。

  [99]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南疆绎史》(勘本),《中国野史集成》第三十五册,巴蜀书社,2000,第166页。

  [100]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409页。

  [101] 文秉《甲乙事案》,《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533页。

  [102]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409页。

  曲终·筵散

  由崇祯皇帝壮烈殉国画上句号,并不符合明朝最后一个多世纪的气质。历史老人目光如炬,思维缜密,不允许自己的书写出现这种败笔。南京浮现,朱由崧登场,表面看明祚再续一年,实则是历史老人要为它重新安排结尾——一种与其神韵更加迹近的结尾。

  扬州史可法墓。

  史可法尸骨无存,义子史德威以其衣冠葬梅花岭。他的意义,以其幕僚张璵若下述评论最恰切:“公居无如何之时,值不可为之地,而极不得已之心。当夫天崩地圯、日月摧冥,不死于城头,而死于乱军。无骨可葬,无墓可封,天也人也?亦公自审于天人之际而为之也!”

  一

  有关清之代明,我们一直强调要纠正一个知识错误。崇祯死国、北京易手,并非明、清两朝交割的时刻。亦即,我国史上明朝段的结束和清朝段的开始,时间点不是1644年。满清立国,以努尔哈赤创建后金为标志在1616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它作为国家,非自1644年始,之前已存在近三十年,唯相对于中国乃是另外一国,并未取得对中国的统治权——即便甲申年李自成败走以后明都北京已落彼手,这一点亦不宜认为已有改变。

  抠一抠字眼,1644年的满清,仍只是“清国”,不可称“清朝”。后者是中国朝代史以内的概念,关系到中国奉何“正朔”。我们若以1644年为“清朝”之始,即是认为应该放弃明朝年号,转而承认满清已为中国之“正朔”,考诸当时实际,这恐怕既不正确,也不合适。

  满清强势入关,其锋固锐,但到此为止的事态,视为其领土有所扩张可也,视为已经入主中国、取明朝而代之,则不可。北京旁落以后,明朝于两都之一的南京,重启系统,尚称及时地恢复运行,继续统治荆楚以东、黄河以南。当时中国版图,黄河以南占了大部,黄河以北相较于今,面积要少许多。就此言,南京明朝葆有之地,仍占中国本部(除朵甘思、乌思藏两宣慰司外)疆域之泰半(参看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之《明时期全图(二)》)。

  姑不论中国泰半仍归明朝所领,即以黄河之北论,满清也仅为争夺者之一。顺政权虽溃退如潮,却未至于将地盘拱手让出,在晋陕两省,顺、清之间仍有一番角逐。以上态势,取如下表述当更简明:甲申之变后,中国实际有个短暂的“三国期”。三国者,明、清、顺也,后二者相敌于黄河以北,而以南——具体说,就是豫鲁南部、荆楚、苏、浙、皖、赣、闽、湘以至粤、桂、滇——则由明朝独享。

  不过,三国之中蒸蒸日上的确系满清。大顺明显为强弩之末;明朝虽诸多条件占优,却从五脏六腑自己烂透,眼下怀着莫名其妙的心态,在那里枯坐等死。按事情本来的难易程度,满清取南明性命应最不费力,然而它偏偏不立即挥师南来,而是首先西进,解决顺政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