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洞——弘光纪事_李洁非【完结】(131)

  从朱元璋定鼎金陵,到朱由崧悄然出南京,凡二百七十七年。大幕落下时,如此冷清,真是草草收场,哪怕零落稀疏的几声锣鼓,亦无所闻。君臣如路人,官民冷眼向。“跨马出通济门”的朱由崧,那背影怎么看都像匆匆离开的房客。

  十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56]我曾不解,为何崇祯殉国之后明朝不即亡,却非在南京再来上这么一出?直到某日忽念及鲁迅这句话,才仿佛得了满意的答案。

  起码从在土木堡被蒙古人可笑地捉去的英宗朱祁镇开始,明朝历史已开始喜剧化历程,且这趋向再不曾改变过。它配不上悲剧式的结束;由崇祯皇帝壮烈殉国画上句号,并不符合明朝最后一个多世纪的气质。历史老人目光如炬,思维缜密,不允许自己的书写出现这种败笔。南京浮现,朱由崧登场,表面看明祚再续一年,实则是历史老人要为它重新安排结尾——一种与其神韵更加迹近的结尾。

  提笔之前,我默默咀嚼和消化纷纭史料的诸般细节及意味,两个字眼油然而生:“曲终”、“筵散”。

  曲者,戏剧在中国古代的别名。元代的剧作集称《元曲选》,明代雅正剧种称“昆曲”,唱戏称“拍曲”。筵,本为席地之坐垫(中古以前中国无椅),后多与纵娱、宴飨诸义连。曹植《斗鸡》:“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57]《红楼梦》:“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58]一个筵字,在我们这里,可为戏台下的看席,可为宴饮销醉之所。

  读史时,曾有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而摘入笔记。

  一句出自朱由崧。乙酉年正月初一,元旦,这天发生了日食:明代市井皮影演出。

  繁华街区皮影演出现场,场所是固定的,观众棚里挤满了四五排人,还有不少在棚外伸头探脑。戏剧,以其摹仿性再现,将原本在时间中流逝的生活,重新推到眼前。这种迷人特质,足以颠倒众生,无论闾巷小民,还是士夫文人,乃至皇帝本人,都会在其中寻求安慰,把它作为现实的替代品。

  南京通济门。

  此门在南京诸城门中,以整体如巨轮之首的造型而称独特。乙酉年五月初十,公历1645年6月3日,夜半,明朝末代皇帝朱由崧由此“弃船”而逃,沿西南方奔马鞍山,十余天后被清军押回,也是从通济门入城。

  明福王罢朝,设宴内殿;值天阴晦,意颇不怿,诸内臣竟下殿除窗槅(使殿内亮堂些)。福王曰:“不必,朕在此坐不久。”闻者皆骇其不祥。[59]

  诸内竖惊骇于此语的不吉利,笔者则独于那个“坐”字回味不已。盖因朱由崧到了南京后,一切都离不开“坐”字。他每日的生活,大抵不出三件事:坐龙床为君;坐在台下看戏;与近倖辈“杂坐酣饮”。

  一句是乙酉四月十九日,就拒北兵还是御左兵举行召对,马士英强行决定放弃江北之防、全力阻止左良玉,朱大典当场所言:朱大典含怒入朝堂,曰:“少不得大家要做一个大散场了!”[60]

  “大散场”!还有比这更生动的字眼么?其于明朝的收束,由形到神,丝丝入扣,至矣尽矣。

  第三句见于孟森文《书樵史通俗演义》,他评论有关南京的一条史料说:南都儿戏之局,形容尽致,要是作者身在事中,其言如此。[61]

  “儿戏之局”,画出弘光朝一年之魂。能味此四字,即知这段历史真谛。

  说起明代文化,戏剧既为一大成就,亦是它的一项代表。明代戏剧秉承元曲之盛,而又有更大发展。元时,戏剧虽巨匠如云,吸纳诸多一流才子,然而却有其不得已,是“九儒十丐”所致。明代不然。戏剧在明代,不单登了大雅之堂,擅长此道乃至是第一等的才藻,受到推许和钦羡。故而明代士大夫中,戏剧已是十足风雅的表征,大名士如康海、王世贞、汤显祖等都因戏文享誉士林。我们也曾提到,弘光朝关键人物之一阮大铖,便是戏剧方面的大家。他不但能创作,还建了最好的私人剧团,从演员、乐队、道具到导演,样样皆精,专供他演绎个人剧作。撇开政治不论,阮大铖确为明末剧坛顶尖人物,能将戏剧玩到他那程度的,后来只有李渔李笠翁。

  再说一个现象。大家如对较具传统的戏曲(晚近剧种不算)感兴趣,可留意它们的服装。首先是京、昆两剧,余如秦腔、豫剧、汉剧、川剧等,其装束全部为明代式样,剧情可变,着装却一律不变,即便所演乃汉唐宋抑或清代故事、人物,所饰冠服却通通为明式。原因何在?就在于明代对中国戏剧史有着规范和定型的意义,至今,可追溯的舞台实践和表演范式,由明代所确立,之前元人如何演戏都已失其孑遗,如今只能在壁画上知道些静态的情形。

  还要看见,戏剧在明代不只是艺术而已,它对明代文化、生活以及人的意识,渗入肌肤,堪比网络之于当下社会。李自成入北京之初,百官惧冠带惹祸,尽弃毁之;两天后,命众官投职名,必须着官服以见,怎么办呢?许多官员不约而同想到用戏服代替,纷至戏班争购,致一顶戏冠价陡至三四两银子。[62]虽说当时戏服款式取自本朝,算“现代装”,然而戏服究竟是戏服,跟现实着装还是有明显区别,可众官并不感觉有何心理障碍。体会这个细节,明人对戏剧浸淫之深,竟至不分戏内戏外,在生活与戏剧间,轻松跨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