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洞——弘光纪事_李洁非【完结】(63)

  顺便说一下,王孙蕙对于藏在袖中的那篇奏章,很下了一番功夫,可谓得意之作。中有佳句:“燕北既归,宜拱河山而受箓;江南一下,当罗子女以承恩。”一时盛传。宋企郊传达了李自成的评价:“主上以公表及周庶常草诏,可作新朝双璧。”[19]“周庶常”指周钟,其《劝进表》也写出了漂亮的颂词,稍后我们可以欣赏。

  三月二十三日,崇祯遗体收殓入棺,陈放于东华门某庵,命明朝官员前来告别。文秉《烈皇小识》述其场景: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20]

  “哭拜”,表示对死者仍守君臣之分;“拜而不哭”,则是既不愿落得忘恩负义的骂名,又忌惮开罪新统治者、引火烧身;至于“睥睨过之”,当然是清楚地表示与旧主一刀两断。第一种人仅三十位,第二种六十位,而第三种多到不必计数,以“余皆”二字括之。我们难以确切说出明朝京官总数。从《宪宗实录》中看到,成化二十三年七月乙卯,亦即朱棣忌辰那一天,于奉先殿举祭,点名后发现“文武官不至者一千一百一十八员”。[21]前面所引《明季北略》,也称三月二十一日在承天门投顺的人数,有一千三百多;而“廿三辛亥诸臣点名”一条,又有“百官囚服立午门外,约四千余人”[22]之句。可见明朝京官是个相当庞大的群体。他们当中,只有三十人做到仍然效忠崇祯皇帝,六十人愿意承认曾经是崇祯皇帝的臣属,余下的,全部“睥睨过之”了。

  这比例有些惊人。

  三

  在中国,投降属于丑行,一般认为投降者多是些品质低劣或驳杂的人。然而甲申之变,人们发现并非如此。降附名单中不少人,历来“遇事敢言”、“有直声”,清议甚佳,乃至是东林、复社名士。例如陈名夏、周钟、侯恂、龚鼎孳、魏学濂、张家玉、方以智,包括前面曾经提过的杨枝起。在盛行以名节论是非的明末政坛,这令人大跌眼镜,构成十足的反讽。到弘光间,过去一直作为“小人”而被打压的阮大铖之流,对此如获至宝,以“顺案”之名(以李自成号“大顺”及诸臣投顺,一语双关)打击报复,虽属借题发挥,却也有根有据。

  侯恂,河南归德人,明末四公子之一、《桃花扇》主角侯方域之父,前户部尚书、东林耆宿,名将左良玉所以政治上倾向于东林,就是因为曾受侯恂提携。他于崇祯九年(1636)因失职而下狱;三月二十日,闯军克京翌日,他便和另一罪臣董心葵自狱中放出,二人“备言中国情形及江南势要,自成大赏之”。二十三日午门点名,众降官“囚服立午门外”,“日晡,自成出,据黼座”,侯恂则作为投诚模范,与大顺诸要人牛金星、刘宗敏、李过等,登上午门、“在主席台就座”了。[23]他在大顺政权中的官职是“工政大堂”[24],等同明朝的工部尚书。然《甲申核真略》有独家之说,称闯军欲用侯恂为侍郎,“恂不肯,要以大拜,贼即许之,俟东征旋师如约”,即等李自成从山海关班师后正式举大拜之礼,末了,“贼败归西走,因不果”。[25]杨士聪既以亲历者身份述之,我们便引在这里备闻。但这一材料只涉及侯恂是否正式授职,不涉及是否投降,后一事实还是不变的。

  陈名夏,南直溧阳人,崇祯癸未(1643)会元、探花,官编修,兼户、兵科都给事中。他是复社大才子,归降李闯后,仍授编修。有关他的投降,《明季北略》讲了一段曲折故事。城陷后,陈名夏匿于其北京小妾娘家。得知崇祯煤山自缢凶信,几次自杀,都被小妾一家解救。之后,潜出逃遁,途中被闯军抓获。不料,审讯他的闯军王姓刑官,原系山西诸生,昔时南游受困,在溧阳遇到陈名夏,陈留其一饭并赠程仪少许。此事与其人,陈名夏早已忘却,王某却铭记在心,此时邂逅,即刻相认。陈因而免祸,但“涕泣求去”,王某却说:“先生大名在外,去将安之,留此当大用。”陈坚不从,悄悄溜走,途中又遭俘获,陈自称系被王某所释,于是送回王处。这次,因王某荐举之故,被授编修;其间,又因有亲戚打着他的名号,得王某宽刑减罪,“于是陈通贼之名大著”。而陈名夏对所授“伪职”终不肯就,“日夜求归”,王某拗不过,“乃赠其行赀,阴护出城,故陈归最早”。计六奇说,故事得之“北来一友,述之甚详”;同时又表示,这与一般所知究竟大相径庭,“未敢擅为出脱也,姑附所闻,以俟公论。”[26]即便陈名夏降闯之事存疑,他于弘光元年从“从贼案”脱身,跑到河北大名府降清[27]却是千真万确。他是清朝的第一任吏部“汉尚书”,后至“宰相”(弘文院大学士),为清初“南臣领袖”。

  魏学濂,浙江嘉善人,东林巨擘魏大中次子。他一家在明末声望极高,海内景仰。乃父英名不必说,即其兄长、魏大中长子魏学洢,也被目为人间楷模。魏大中狱中惨死后,魏学洢领得父亲尸体,千里“扶榇归,晨夕号泣,遂病。家人以浆进,辄麾去,曰:‘诏狱中,谁半夜进一浆者?’竟号泣死。崇祯初,有司以状闻,诏旌为孝子”。[28]魏学濂本人到甲申之变前,也都高风亮节,“有盛名”[29],曾在崇祯元年从浙江徒步至京上访,伏阙讼冤,血书上疏,致“天子改容”[30],对推动东林党冤假错案平反,有重大贡献。李自成逼进京师,他屡有建言,引起崇祯重视,特别召见,准备委以重任。“无何,京师陷,不能死,受贼户部司务职,颓其家声。”[31]《平寇志》、《甲申朝事小纪》等,都明确记载他就任大顺“吏政府”司务,后来官方《明史》也采取了这一说法。但其降附经过,扑朔迷离,诸说竟至悬殊。一说城陷后魏学濂与陈名夏、吴尔壎、方以智相遇于金水桥,大家商议以死报先帝,魏学濂反对,说:“死易尔,顾事有可为者,我不以有用之身轻一掷也。”并说出了太子等尚在,自己所联络的真定、保定义师“旦暮且至”这样的理由。后传来太子被捉并遇害的消息,而所约义师迟迟不至,于是,魏学濂赋绝命诗二首而自缢。这段叙述,毫未提及降附之事,此为“未降说”。然而,《明季北略》同时也录述了截然相反的说法。例如《忠逆史》:“学濂初闻贼急,有老仆经事大中(自魏大中时即为魏家仆人),劝主人尽忠,勿负先老爷一生名节,学濂唯唯。先以事遣此仆归,遂率先投款。初改外任,以韩霖荐,留用,授伪户政府司务。”《北回目击定案》则描述了魏学濂做“伪官”的情状:乘一头驴,“穿伪式黄袍,负一伪敕,在草场阅刍,指挥得意。”[32]除上述叙事外,彭孙贻《平寇志》亦陈有具体经过:学濂与山西解元韩霖同受天主教,霖荐学濂于金星。学濂廷谒,金星曰:“汝是忠孝之家,必当录用。”引见自成,再拜曰:“小臣何能,不过早知天命有归耳。”授户政府司务,学濂献平两浙策。[33]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