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洞——弘光纪事_李洁非【完结】(81)

  究竟如何?正如抱阳生所说,倘若真有这笔钱,请指出钱在何库,库为何名?我找到一条内帑贮处的记载,《明史》食货志:嘉靖中……时修工部旧库,名曰节慎库,以贮矿银。尚书文明以给工价,帝诘责之,令以他银补偿,自是专以给内用焉。[59]

  明显地,节慎库为内帑所藏地之一。而前引《甲申纪事》表明,城破前最后清点此库者,是赵士锦;他亲眼得见,“库藏止有二千三百余金”。崇祯没有撒谎。

  不过,大臣与民间的猜测本来也并不错。为什么?仍看赵士锦所叙:库中老卒为予言:万历年时,老库满,另置新库。新库复满,库厅及两廊俱贮足。今不及四千金,国家之贫至此。[60]

  这是库房老看守的证词,他描述当年节慎库金银爆棚,另造新库仍不够贮放,以致每个角落都填得满满当当,朱翊钧朱扒皮的搜刮功夫确实天下无双。这海量内帑是如何耗尽的?抱阳生说:“明熹宗在位七年,帑藏悬罄”[61]。此人即朱由检之兄、支持魏忠贤胡搞的天启皇帝。不过,这只是聊备一说。皇家花钱,随心所欲,没有记录、不受监督,来无影去无踪。天启皇帝虽为人惫懒,但若以为唯独他才是败家子,亦未必公允。杨士聪就讲到一件事:神庙(万历皇帝)自辛丑(1601)以后,不选净身男子者二十年。至熹庙时选一次,先帝(崇祯皇帝)十七年乃选三次。宫中增万人,每月米增七万二千石,每年靴料增五万两,此皆可已而不已之费也。[62]

  每月米增七万二千石,按崇祯初期每石值银一两计[63],年八十六万四千两,若以崇祯十六年银价换算,则每石值银三点三两,年二百八十五万一千二百两。[64]可见,朱由检败家本领亦自不俗。总之,我们只知道原本满满当当的内库变得空空如也,却无法知道怎样至此。那是秘密,而极权体制下从不缺少此类秘密。

  五

  不久前下台的穆巴拉克,埃及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他在瑞士及苏格兰等地银行秘密藏有巨额财产,数十亿至二百亿美元不等。[65]穆氏信誓旦旦,苦口婆心,坚称无有,呼吁舆论静候数字核查,然而没有人信他。这怪不得舆论,他在位三十年,只手遮天,人称“现代法老”,这时候怎么狡辩都没用,大家没法相信他。

  所以,崇祯表示内帑已空:“这个真没有”,却没有人信他,大家诡异地相视一笑,扮着鬼脸:“这个可以有。”

  十七年元旦那天,崇祯虽一再说没钱,李明睿却似乎忘掉了“君无戏言”,锲而不舍做他思想工作:内帑不可不发,除皇上服御外,一毫俱是长物,当发出犒军,若至中途不足,区处甚难。留之大内,不过朽蠹。先时发出一钱,可当二钱之用,急时与人万钱,不抵一钱之费。[66]

  君臣之间,连基本信任都失去了。

  岂止是君臣,连关系最近的皇亲国戚,也不信皇帝已经破产。进入三月,崇祯最后那段日子,整天都在设法措饷,各种招数齐出并至。“初六日,会议措饷,凡在狱犯官……皆充饷赎罪。”[67]所有因罪系狱官员,出钱即可释放免罪。恐怕没有什么成效;初十,又想出一个点子,“令勋戚、大珰(大宦官)助饷”[68]。似乎比较靠谱,因为这是最肥的一个人群,且其作为皇家亲倖,同枝连理,当此危急关头,总该施以援手。然而,事实令崇祯连同我等数百年后的旁观者,都大失所望。

  我们来看看崇祯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的表现。劝捐前,崇祯先将他从伯爵晋为侯爵,给一点甜头,随即派太监徐高前往“宣诏求助”,要他带个头:谓:“休戚相关,无如戚臣,务宜首倡,自五万至十万,协力设处,以备缓急。”奎谢曰:“老臣安得多金?”高泣谕再三,奎坚辞。高拂然起曰:“老皇亲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广蓄多产何益?”奎不得已,奏捐万金。上少之,勒其二万。奎密书皇后求助,后勉应以五千金,令奎以私蓄足其额。奎匿宫中所畀二千金,仅输三千。[69]

  一味耍赖,能赖多少是多少,甚至女儿偷偷给的五千两,也从中尅扣二千两。周奎究竟何种心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朝廷完蛋,“广蓄多产何益”,徐高把道理讲得很清楚,他也不应不懂。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老国丈大概和别人一样,认定崇祯藏着大把内帑不用,还到处伸手索取。

  助饷令下达后,北京出现奇怪一景:众太监纷纷在其房产门口,贴出大字启事:“此房急卖。”[70]其实当然不卖,意在哭穷耳。

  捐款最多的,是太康伯张国纪,二万两。周奎捐了一万,考虑到“其余勋戚无有及万者”,他其实不算最抠门。宦官中,东厂太监徐本正和王永祚、曹化淳合捐五万,王之心捐了一万。文官中,首辅魏藻德只捐五百。罪臣、前首辅陈演从狱中放出,被召至御前,“极言清苦”,一文未掏。其余百官,就捐款事宜“相率共议”,或以单位名义或以省份归属凑份子,“如浙江六千,山东四千之类”。全部捐款,总数大约二十万两。[71]请记住这个数字,因为很快我们将面对另一个与之对比的数字。

  我查到的捐款记录大致如上。这场在明朝首都最后几天内发生的捐款运动,很有象征性。公共捐款,从来不仅仅关乎钱财,它真正表示的,是认同度和凝聚力,是一个政权是否被发自内心地爱护与支持。崇祯号召的这场捐款,表面上也并不冷清,有个捐,有集体捐,乃至不乏声称“裸捐”者,但在内心,他们非常冷漠,怀抱鬼胎和欺诈,想尽办法逃避责任,虽然他们就是这政权一直以来通过损害人民利益所豢养、呵护和喂肥的那批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