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洞——弘光纪事_李洁非【完结】(97)

  说起来,明季动乱,最大受益者便是挟武自重的军人。他们由人民所纳赋税供养,所为却未必是护卫人民,相反往往借乱滋事,剥夺抢拿,无所不至。所以很多稗史中,记述者都慨叹兵贼等同。

  李自成进军北京引发的大溃退,四月间达到高潮。其中最具震动性的,是总兵高杰南逃。之所以震动极大,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支军队规模庞大,据说达四十万之众,且作风剽悍,破坏性非寻常可比;第二,它逃至南方后,意欲占据扬州,由此以及一些阴差阳错的缘故,导致军民激烈冲突,酿成严重流血事件。

  因时局极乱,高杰军抵南方的具体时间,诸史不甚了了,惟《爝火录》明确记为四月初六:初六日癸亥……总兵高杰,率其部下李成栋、杨绳武等十三总兵、四十万众渡河,大掠晋中,鼓行南下,邳、泗之间惊曰:“高兵至矣!”居人夺魄。颍守将张上仪发巨炮遮击之,始却。[26]

  随后行止未详,据《国榷》,四月二十七日马士英为扶立福王,“征总兵黄得功、刘良佐、高杰等联舟南下”[27],则高杰当于此时军次扬州附近。五月九日,朱由崧在南京以监国身份入居大内,第二天,高杰即动手取扬州:总兵高杰兵欲入扬州,士民不纳,遂恣攻掠,城外庐舍俱空,江南北大震。[28]

  高杰横暴,固因本人及所部起自草莽,漫无军纪,然而也明显与定策、迎立过程中朱由崧的借重有关,刘宗周《再陈谢悃疏》就直言不讳:“陛下又挟镇臣以为藩,宁负百姓,而不敢失诸镇之心。”[29]皇上既有此心态,高杰等自然感到无论如何,都不在话下。

  高杰欲取扬州,与抗敌无关,与剿寇无关,跟任何军事原因通通无关,而与两点有关:一、安顿家小。对此,高杰本意是过江,而非占据扬州:“总兵高杰大掠江北,声言欲送家眷安顿江南,约刘泽清刻日渡江。”朝廷闻讯,“勉以大义,而江南辇毂重地,不便安插家口。”[30]于是转以扬州为目标,“以繁富争之”[31]。二、军阀间负气。此由著名的“设四藩”而起,五月十三日,史可法上《议设四藩疏》,提出“其一淮徐,其一扬滁,其一凤泗,其一庐六”[32]的规划,但几天后,十七日史可法又上《四不可无疏》,“四藩”规划变了,变成“淮海”(刘泽清)、“徐泗”(高杰)、“凤寿”(刘良佐)、“滁和”(黄得功),原方案内的扬州消失,变成“督师应屯驻扬州,居中遣调”。[33]这个变动的秘密在于,五月十三日规划里“黄得功分地扬州”[34],高杰、刘泽清都不满,内哄一触即发,“时得功兵至天长,高、刘整师应敌”[35],此外还有李栖凤、张文昌两支部队,也摩拳擦掌。职是之故,扬州被从“四藩”范围抹掉,改为史可法的督师驻地。

  “扬州居天下膏腴”,“子女瑰宝累万万”[36],繁华程度,当世罕匹,这仅格局上即可看出。它很特别地有新、旧两城。新城之辟,纯因商贸、娱乐业极盛,规模巨大,旧城容不下,犹如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后今天许多大城市所创建的各种新区。《甲申朝事小纪》称新城为“肆卖区”,亦即以经营为主的非居住性质的专门商业区。这种只为商业而形成的城区,不像古代城市一般兼具军事功能,城防设施应该较弱抑或未设防。所以高杰兵至,才能够畅通无碍地大行抢掠,“庐舍焚掠殆尽”。起初扬州人“厚犒之”,希能令彼退兵,但“不去”,由此扬人关闭市场、退入旧城、登城死守。[37]高杰兵于是被激怒,暴行滔天,有说其“得城内百姓则杀之,若居城外者,截其右手,杀人甚众”[38];有说“杀人则积尸盈野,淫污则辱及幼女”[39]。五月二十二日,发生最严重的事态,进士、新授兵部职方司主事郑元勋出城至高杰军营充当调解,返回时,被守城民众疑为高杰奸细,“猝碎其首,脔割之殆尽”[40],“仅存遗骨数寸”[41]。二十六日,已至扬州的史可法与高杰达成协议,“将杰兵移驻瓜州”[42](瓜洲,今扬州邗江区,时辖于江都县),事件遂以此解决。

  以上简述其经过,实际上,事件内容颇为复杂。

  第一,高杰欲入扬州,出于个人小算盘不假,但名正言顺、手续完备——是“奉旨”而来。五月二十三日他在给朝廷的奏疏中称:“奉旨分防扬、仪,人人登陴罢市,抚道(地方官)不出。”[43]此亦获证于史可法:“镇臣高杰之兵奉旨驻扬,扬人坚不肯纳。”[44]我们前面曾说,五月十三日提出了“四藩”方案,五月十七日又加以修正,最终决定史可法开府扬州;现在看来,这当中似乎还有一次调整,即曾决定将扬州拨与高杰为驻地。如此,则高杰欲入扬州非但不是狥私擅行,倒属于执行命令和公务。自高杰方面言,阻其入城,类同叛乱;予以攻打,师出有名。

  第二,关于高杰部在扬州的焚杀,据史可法就郑元勋被害所上之《悍民惨杀乡绅疏》[45]云:“初到之时不无骚扰”,系其先头部队所为,高杰本人时尚未至,“及镇臣既至,取犯兵而斩以狥,日不下十数人”,整治颇严。此亦证于《甲申朝事小纪》郑元勋传:“入杰营,晓以大义,且责其剽掠状。杰为心折,好慰元勋曰:‘前事特副将杨成为之耳。’出禁令退舍(退还民居),且诛杨成。”[46]郑元勋返回城里之为乱民所杀,即因其转告高杰话语时,人们将“诛杨成”误为“诛扬城”,一时激愤而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