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末代太监秘闻:孙耀庭传_贾英华【完结】(135)

  粮食发下去了。孙耀庭却成了坏人。他被气蒙了。

  没过几天,街道的负责人也来了,这也是刘子杰事先请来的——专捡中午,众太监睡觉的当儿。“你们看看,不假吧,饿得都起不来炕了!”

  情况层层反映了上去。市里的李处长找到了他,迎头就是一顿批评:“孙耀庭,你怎么搞的?你得让人吃饱了,不能让太监都饿死哟!”

  “谁反映的?庙里头饿死过一个人吗?”孙耀庭心里实在不服气。

  “那,张善代是怎么死的?”

  “咳,”孙耀庭一听张善代之死,倒乐开了:“他呀,是撑死的啊!”

  “不是有人反映,他是饿死的吗?”

  “你们再调查调查吧,”孙耀庭说,“庙里头,谁不知道?张善代那么大年岁了,一顿吃了八个馒头,还吃了一大碗鱼,是撑死的!”

  事后,他才知道,这些胡说八道都是刘子杰背地里捣的鬼。可是,见了面,刘子杰还一个劲地冲他点头哈腰。他识破了,这是个典型的“笑面虎”、两面派。由此,他与刘子杰成了对头,在寺里针锋相对了十来年。

  纸里包不住火。刘子杰究竟何许人也?过了些日子,魏子卿在孙耀庭的鼓动下,又把刘子杰讹他的丑事抖露了出来。

  当着陈同志的面,魏子卿质问他:

  “刘子杰,你说给我买大衣,可你找我要了两份钱呀!你真是讹人不浅!”

  “谁讹你了?你得拿出真凭实据来!”

  “你当初,怎么鼓动我,说什么‘乘肥马,衣轻裘’,扯臊!”

  “我没说过这话!”显然,刘子杰内心发虚,底气不足。

  在场的人,谁都听得出,现如今这兴隆寺里,信修明不在,除了刘子杰,没有第二个人能说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他说完这话,再也不言语了,实际上是默认了。

  年底,孙耀庭刚迈进寺门,刘子杰就对他官冕堂皇地说:“庆王的大孙子,不在咱这儿存寿材了,已经运走啦。分钱时,不够一人一份,我就从一人每月一块钱的补助费里挪出了五六块凑上,匀给大伙了。”

  孙耀庭心想,这不是有意让我为难吗?明摆着,如果庆王的家人在这儿存寿材,一个月一块钱,一年十二块,没有这笔钱了,也不能从我管的补助费里往出掏呵!不同意吧,得罪了众人,同意吧,违反补助规定。这不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吗!

  “子杰大哥,您是个挺精明的人。您要是这么做,咋让我向组织交待啊?再说公家的钱,笔笔都得有收据,你分给大伙了,这不是让我和弟兄们作对嘛!”

  面对这个有可能挑拨与大伙关系的难题,市寺庙管理组支持了孙耀庭。“分了就分啦,你写个白条签个字就行喽。”这样,避免了一场有可能激化的矛盾。

  太监之中矛盾重重,查来查去,许多竟源出于刘子杰身上。寺庙管理组商议后,撤掉了他的“主持”。推选了两个忠厚老实的僧人当了头头。庙里不治而“治”了。

  万般事,都没有“命”大。人命关天,是兴隆寺里常说的一句俗话。倒象有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太监中无论谁有了病丧事,立马其他事就降为次要的,大家就都帮着张罗起了“后事”。

  “六指”突然病倒了。孙耀庭吃了一惊,前些天还好好地一块儿聊天,怎么躺倒了?他马上通知东双塘村,叫他的儿媳妇姐俩连夜赶到了兴隆寺。他帮助将他的所有破衣烂衫,包括日常用品拾掇在了一堆。又问六指,有什么想法,他摇摇头,只说了一句:“我得回家,死也得死在家里!……”

  在座的不仅孙耀庭明白,无须说,其他人心里也有数,六指净身后的“宝贝”在东双塘村。不“完身”他是死不瞑目的。这时,大家还一个劲出于习惯地给他“宽心丸”吃。

  “老爷子,您死不了,您放心呗。”

  “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啊?……”

  孙耀庭和庙里的所有太监,都先后来到了他的屋。谁不知道,六指说的是心里话?而人们劝的都是宽慰话。这些已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后事怎么办?

  六指的儿子不在身边,早在几年前,就随国民党跑去了台湾,可哪个人也不敢提及此事半句。

  信修明进了屋。于是,他们和信老爷与六指的儿媳妇一起商量,不管怎么办,也得满足六指的最终要求。坐火车?颠来倒去,到不了天津弄不好就“回宫降吉祥”了。最后,合计着,想雇辆三轮,送他回双塘。六指听到这儿,点了点头,从鼻子眼里哼了一声:“暖……”

  也就是说,六指赞同这个意见。事不宜迟,凌晨,孙耀庭出去找了辆三轮车,众太监起了个早儿,送他到了兴隆寺门口。把他抬上了车,又嘱咐了几句,让三轮车师父路上关照一下。“您就放心得喽!”那个小伙子满口应承。

  大家以一种茫然的表情,目送着那辆三轮车消失在了南去的路上。

  二百多里地,紧赶慢赶,当天三轮车就到了东双塘村。没过多久,孙耀庭还没来得及赶去看望,就听说他已经“入土为安”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