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耶路撒冷到北京:一个杰出犹太家族的中国情缘_[以色列]欧慕然/唐建文【完结】(13)

  1990年代后期,以色列高科技开始受到熟练技术人员短缺的影响,因而政府和工业界扩大教育计划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21世纪开始以来,高科技领域出现下滑,对有专长人员的需求开始减缓,但总的来说人才缺乏的现象 并未结束。现在以色列高技术增长正面临工程师和经理人员短缺的瓶颈。大专院校、政府和工业部门都在扩大培训计划,而且设法吸收大胡子(极端正统教派)等阶层人士以增加劳动力来源,但人才依然供不应求。即使在2000年代初期出现高技术危机和裁员风以来,情况未见改善。高技术领域对延请外国熟练工程师和程序专家的要求曾经减退,但随着工业复苏和以色列劳动力短缺的情况继续存在,这方面的要求将会恢复。发掘人才资源还涉及到税收政策和政府对科研事业的资助。尽管以色列政府对科研的资助处于世界最高水平,但舆论仍然认为有所不足,导致人力资源的配置比例过低。进行税收改革以促进公司兼并和收购、增加员工福利、鼓励外国投资,这些都是人民期待政府采取的措施。看来这方面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依然达不到应有要求。

  5 两国建交的耕耘者

  中国水利部和外国专家局有关专家编写的一份报告,记述中以两国正式建交之前的科技交流活动,专门介绍了6位以色列人的在华经历和所做贡献。原件是用中文发表的,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的朋友送给我一份英文译稿,我也荣幸地名列其中,我1989年的对华访问被视为发展两国正式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不用说,我为此感到万分高兴。我做事不是为了让别人夸奖,只是觉得自己该做而已。但是,当你的所作所为一旦受到表彰,你自然会感到一丝欣慰。中以建交起源于“水”报告的开头如此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始于乒乓球,和以色列则源于“水”。这话颇有道理,在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发展过程中,水以及与水资源息息相关的农业,我们或者统称为绿色产业,自始至终就是一出重头戏。有关的技术交流和商贸合作活动,贯穿于不同渠道,渗透到各种领域,成为推动两国关系由原来的隔绝状态走向正常化 的重要助力。执行这方面 任务的人员,与其他许多行业、许多专长的人士一样,是两国建交的耕耘者和浇灌者。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以两国建交的历史。联合国1948年2月通过关于以色列独立建国的决议。当时中国的蒋介石政府在表决过程中弃权,但同时宣布,一旦以色列加入联合国成为它的会员国,中国将予以承认。国民党政权已面临崩溃,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告成立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不久,以色列不顾美国反对,于1950年1月9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色列是中东国家当中第一个采取承认行动的。阿拉伯国家没有迈出这一步,因为他们和西方保持联系,而西方国家反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色列于1950年1月28日收到有关消息,中方准备同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是紧接着爆发朝鲜战争,而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支持美国,建交一事便拖延下来了。后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直到80年代后期两国建交问题才逐步摆上了日程。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从关系松动到建交成功是一个漫长、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在《以色列和中国: 1948-1998 》一书中,曾任以色列外交部总司长并为中以建交作过大量工作的列文.默哈夫先生(中文名 “麦宇仁”)对此有过如下评述:“中国1978年开始大规模改革,与此同时以色列对中国的兴趣不断增强,这为两国关系后来的发展铺平道路。80年代期间,土地已经耕耘完毕,下一步有待播种了。但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到1992年收获为止的播种过程,却是十分艰苦。”关于这段历史,有不少权威的论述, 阐述中以建交全过程也不是本书的任务。我们只是想说,收获是由各个领域、各方面人士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勤努力的“水资源”浇灌而成。 他们当中有商人、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教授和科学家。但是 有过贡献的人,有不少是不为人知的。 以色列有句俗话说,“成功多人邀赏,失败无人吭声”。就中以建交一事来说,有不少人自命为有功之臣,但是情况多年未见进展,又有谁出来自责呢? 在我认识的以色列籍或非以色列籍犹太人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当中,有不少为此作出过贡献,他们曾在建交前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在历史学家的笔下,也许默默无闻。 为此我想在上面提到的波哈莱斯教授等人之外,在这里着重列出几位这样的朋友,人们不应该忘记他们。约瑟夫.沙和伟前面谈到,经过80 年代的多方接触,双方政府达成一致,在开展科学家交流和科学院合作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

  1989年一个不大的以色列科学家代表团访问中国,1990年4月以色列自然和人文科学院的联络处在北京成立,沙和伟是该机构的领导人。沙和伟教授在担任这个职务之前,曾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专业是土壤科学、肥料和水。回到以色列以后, 沙和伟教授进入国内最高级的农业研究机构“沃康尼农业研究所” 从事科学研究,不久便提升为所长。政府任命他担任这个职务之后,有科学家写信给政府说,“我们十分高兴,应当说,政府的这项任命是选对了人物、职务和时间。” 1990年调任以色列科学院驻北京联络处主任,这个职位在当时相当于大使级。 科学院联络处主任的职务,对中以两国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在当时它事实上是两国之间的唯一官方接触渠道。沙和伟教授算是以色列派驻中国的第一位官方代表, 所以说,沙和伟教授也就等于是“以色列首任驻华大使”。1992 年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科学院联络处撤消, 沙和伟教授改任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科学和农业事务顾问,后来的正式头衔是以色列驻华大使馆首任科学和农业公使。我是他的继任人。沙和伟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水土专家,他曾参与过多项国际研究活动,主要涉及使用盐水生产粮食、废水净化等重要课题。他在中国但任科学院联络处主任期间,曾于1991年4月组织并参加了首届“中以两国水利用效率研讨会”,并不断致力于推动他心中的三大任务,建立中以农业培训中心、中以示范农场和中以示范奶牛场。这些任务已经由他本人和他的继任人顺利完成。我和沙和伟教授认识良久。因为住地相邻,这给我机会经常同他探讨许多专业问题,我接任科学和农业公使职位时,他的经验和知识曾经给我不小帮助。话友唐先生1987年访问以色列的时候,就曾经会见过沙和伟教授,后来两人在中国就农业和科技交流事宜有过密切的接触和合作。艾舍尔.布列斯勒布列斯勒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水土专家,于1987年来到中国。布列斯勒教授出生在一个基布兹农村公社,很懂得水本身以及将水土结合的重要性,十分清楚农业的未来以及人类的继续生存全仰赖于先进节水技术的发展。由于这个缘故,他决定抛开农业部的职位转入科学研究领域,1968年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后开始他的研究生涯,后来担任以色列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土壤与水资源研究院院长兼土壤所所长。他心里明白,只有运用科学作为开发节水技术的工具,他才能做出最大贡献。布列斯勒教授到中国来的目的是要研究中国农业用水的途径和方法,打算为改进用水情况提出一些建议。中国严重缺水问题留待后面讨论,我们只是要在这里指出,解决缺水问题的一项有效技术-滴灌系统,正是由布教授首先创导的。他有关这项革命性技术系统的论著《滴灌手册》,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该书的中文译者原中国华泰公司的水利专家姚振宪先生,是布列斯勒教授的一名学生。他1987年赴以色列参加培训时,就曾经得到布教授的直接指导;布教授来华期间,又有机会经常陪同工作,不断受到教诲。布列斯勒教授多次来华,不幸有一次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于北京。这样一位人物出生在以色列的基布兹 以色列创建合作社会的途径,毕生大部分时间忙于开发新型农业以造福社会,临终时还在努力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伟大国家。不无缘故,上面谈到的有关中以建交之前两国科技交流的文件,将布教授的活动和贡献置于备受尊敬的位置。上述报告谈道:“布列斯勒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土壤物理学家。在研讨会上,他成为明星主持人,他是研讨会的执行主席。会后应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邀请,他赴河北省保定地区,指导燕山山区的灌溉技术,于4月30日返回北京参加北京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中山公园游园活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