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_[美]爱德华·鲁特瓦克【完结】(81)

  隆美尔是于1941年2月12日到达的黎波里的。他只带去了一个人数很少的参谋班子和有一个驻利比亚德军总司令的头衔 [ 注:以下是根据罗纳德·卢因的《非洲军团的生与死》(1967年)和戴维·欧文的《狐狸的踪迹》(1977年)第67及其后。该书叙述丰富多彩,但很真实。 ] 。两天后,几艘运兵船送来德军第5轻型师的侦察营和反坦克营,大约2000人,配有枪炮和装甲车,但没有坦克。不顾空袭的危险,隆美尔命令这几艘船在探照灯的照射下连夜卸载。第二天,即2月15日,这支小小的德军部队在的黎波里的大街上列队行进,然后直接向东开去。当时英军已占领了利比亚东部昔兰尼加地区的首府(距的黎波里600英里的)班加西,并又向前推进了100英里。但英军已不想再向前推进了(当时希腊战役即将开始,英军正在撤回部队准备运往希腊)。隆美尔本来不发起进攻就可以完成他的任务。当时隆美尔完全可以等5月中旬答应给他的第二个师——第15装甲师到达之后再试图发动一次攻势。而且即使到那时,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命令,他的攻势也仅限于昔兰尼加的门户艾季达比耶以西的地区。

  隆美尔没有服从命令。没等贮备补给品,也没等安排好物资的运输,也没有停—停使他的部队适应一下环境,他便率领这支小小的部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前机动。1941年2月26日,德军第一次与英军遭遇并接火时,已到达的黎波里东边470英里了。一星期以后,第5师唯一的装甲团带着大约50辆坦克到达了的黎波里。同样,该团在市区街道上列队行进后便直接向东开去。一个月后,即1941年4月2日,隆美尔打响了夺取艾季达比耶的第一仗。艾季达比耶位于英军沿海岸公路布防的昔兰尼加大凸出部之底部,距的黎波里以东500英里。到了艾季达比耶就有沙漠小道穿过凸出部通往邻国埃及的海岸,隆美尔本可以到此为止。

  但隆美尔却直接违抗希特勒本人的命令, [ 注:阿丁顿《闪击战时代》第165页。 ] 把他本来就很少的一个师的部队一分为二,一路迫使英军沿漫长的海岸公路撤退,兵力较强的另一路则沿着岩石重叠的骆驼小路穿越沙漠。实际上隆美尔不是派遣,而是亲自率领他的部队一路向前,尽管第5师本身有一位出色的指挥官,隆美尔却经常乘坐一辆敞篷汽车走在部队的最前面。两天后,即1941年4月4日,沿滨海公路行进的德国人到达距的黎波里600英里的昔兰尼加首府班加西。4月9日,机动性超人的德军穿越沙漠突然出现在托卜鲁克面前。当时在昔兰尼加东部的托卜鲁克港是英军主要基地,距的黎波里足有1000英里。英国人当时还以为隆美尔仍在的黎波里等候第二个师的到来。由于这样快就到达沿岸公路和托卜鲁克,隆美尔已使自己的部队大大超过了德军薄弱的补给线所能承受的极限。这条补给线由的黎波里出发,且刚刚建立不久。德军只能派出本来就很少的运兵车辆回去取油,而后便不得不靠缴获敌人的油料。当时德军有一半的坦克抛锚在路边。人员疲惫不堪,几乎站着也能睡着。总兵力从一开始就很少的德军又被分散在广袤的沙漠之上。

  但是,就在因攻势过度而彻底自行溃败之前,反常行动却获得了好处。

  德国人的推进远比英国人的预料要快、要远 [ 注:欣斯利《英国情报》第389-393页。 ] ,英国在托卜鲁克以西昔兰尼加的所有部队败于德军的机动行动并遭到分割,被迫仓惶撤退。英军在败退过程中遗弃的装备比德军进攻前所拥有的还要多。此外,英军还丢下了大量的食物、油料和弹药。一次又一次,德军摩托化步兵和炮兵组成的小型特遣分队在少量坦克的配合下,出其不意地冲出沙漠,袭击、俘获、摧毁或打散沿滨海公路撤退的英军卡车、炮兵和步兵部队。英军的装甲部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却似乎从未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支援其步兵和炮兵,并且总是在没有步兵和炮兵支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成为德军反坦克炮的牺牲者。 [ 注:隆美尔虽有意打乱其部队的编组,但并未扩大到战术一级,他对战术一级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当英军的步兵、炮兵和坦克部队分别作战的时候,德国却将三者混合编成特遣部队。德国人相互配合默契,当特遣队遭到英国坦克部队攻击时;德国人就以利用地形隐蔽得很好的反坦克炮对付英国人的坦克,而德军的坦克却反过来作翼侧机动,主要攻击英军“非装甲的”摩托化步兵部队。在翼侧攻击中,德军的技术优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方面的典型描述见冯·梅伦廷的《装甲战》(1971年)第71页。 ]

  很清楚,隆美尔的指挥方法和他的非凡活力使德军在战役层次上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在隆美尔的亲自率领下,德国人比英国人的行动要快得多。这好比是一场典型的空战,一名较优秀的飞行员驾驶着一架较好的战斗机可以对一架较迟钝的敌机作内侧转弯,向敌机的尾部开火而不会受到惩罚,然后再转弯第二次开火,这时候敌机还未对第一次开火作出反应。德军在战役层次上的优势最终克服了它在战区战略层次上的明显劣势。仅此一例就足以证明,一个层次上的成功可以向另一个层次渗透,而这种现象与人们理所当然设想的结果多有差异。

  然而,隆美尔在1941年春天时长驱直入并没有导致德军胜利地攻下开罗。相反,在此后的两年里,英德双方开始了戏剧性地进攻继而又仓惶撤退的交替过程。先是一方后是另一方都超越了它们的胜利顶点。最后,德国人在1943年彻底失败了。尽管战果辉煌,但德国人在北非战役层次上的优势显然渗透不到大战略的层次上。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整个北非战役只不过是世界大战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它的结局注定要受到其它更关键的战区战况演变的支配:在东线,德国人几乎投入了比北非多百倍的军队;在西欧,诺曼底登陆后,德国投入了虽比东线少但数量仍然十分巨大的兵力;在亚太战区,轴心国正与英国的另一些部队作战;在北大西洋战区,盟国的船队与德国的潜艇展开了搏斗,这场搏斗关系到盟国能得到多少补给;而在所有轴心国上空的空中战区,盟军的轰炸机将展开对工业区的战略轰炸。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