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_[苏]符拉基米尔佐夫【完结】(3)

  5. 中国旅行家的记述, 如将军赵珙和长春真人的记录⑦。像上面所说, 蒙古民族自身也有好几种用口碑和传说所写成的历史文献⑧。这种历史文献就是构成我们最重要的史料, 但是这些史料里的大部分现在已经佚失了, 目前我们只能在中国和伊斯兰教史籍的记事里和引证里去知道它的存在。唯有《蒙古秘史》却是例外, 它以传说的英雄诗为骨干, 写成一部成吉思汗和其同伴们的英雄史诗。

  十三世纪时访问蒙古的欧洲旅行家——修士柏朗迦宾(Plano Carpini)、鲁勃洛克和马可波罗⑨——虽然没有对我们供给过成吉思汗或其同时代的重要知识, 但是他们所看到关于各民族的国土、风俗和习惯等等的记述,对于我们也未始不是一种很好的资料。这些记载对于在正确的历史背景中, 重新现出蒙古征服的时期, 那是非常重要的。

  东西学者曾经使用过这些资料,编成许许多多关于蒙古民族和成吉思汗的历史, 在这许多的著作里面, 要算多桑(D'ohsson) 的《蒙古史》( 法文,海牙, 一八三四——三五年) ⑩ , 和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巴托尔德的各种名著——尤其是《蒙古入侵时代的突厥斯坦》( 俄文, 一九○○年刊行;英译本成于一九二八年, 收于《吉布纪念丛书》) 为最重要了。

  无论我们拥有的史料怎样有价值,对于重新刻画出这个伟大征服者的生涯, 他的人格, 或者浮现出他的感情和理想, 那么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史料不过是一种碎简断片而已。尚有许多重要的史料, 直到现在还没有留传给我们( 例如成吉思汗的各种律令,他那著名的“札撒” 。同时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史料, 或者还没有公刊问世, 或者还没有经过翻译、整理和研究等工作)。无论如何, 由上面所列举的各种史料的帮助, 假使单单以粗枝大叶的手法, 去重新描写出建立起一个帝国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命运这样重大的“天才野蛮人”——成吉思汗个人的史实, 这还是可能的。

  注释

  ① 据日本著名史学家小林高四郎说:“这是伊斯兰教史料里面最著名的一种,一三○三年, 奉合赞汗的敕命所撰述。”有译本数种如下:

  A. 贝烈津译《史集》——《剌失德撰著的蒙古史》,1858—1888 年。

  B. 卡忒美尔(Quatremère,M.E.):《剌失德用波斯文写成的波斯蒙古史》,1836 年。

  C. 伯劳舍(Blochet,E.) 校注的剌失德《史集》第二卷,《吉布纪念丛书》第十八卷第二册。

  D. 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出版的剌失德《史集》俄译本, 共三卷四册( 一九四六至六○年出版)。余大钧、周建奇据此俄译本译为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至八六年出版, 共三卷四册。

  E. 波义耳(J.A.Boyle) 的《史集》第二卷《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英译本( 一九七一年出版), 有周良霄汉译本( 天津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② 案此书汉名作《元朝秘史》, 蒙古文名应作“Mongol-un nigucha tobchian”(《蒙古秘史》), 日儒那珂通世, 曾译成日语,书名叫《成吉思汗实录》。又, 村上正二有《蒙古秘史》日文译注本三册( 一九七○至七六年出版)。世界各国有英、俄、德、法、匈牙利、捷克、土耳其文等各种外文译本。汉文译本有谢再善译本( 中华书局一九五六年版)、札奇斯钦译注本( 台湾一九七九年版)、余大钧译注本( 河北人民出版社二○○一年版)。

  ③ 明洪武三年七月, 宋濂、王等奉敕撰, 计二百十卷。

  ④ 书名为“Kamil ut-Tèvarikh”, 就是“全史”的意义。

  ⑤ Raverty 自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六年间, 把此书译成英文, 收于《印度文库》本中。

  ⑥ 此书原名Tarikh Djihan-kushai, 米尔咱· 移罕默德曾译此书第一卷为英文,收于《吉布纪念丛书》第十六卷, 一九一六年出版。

  ⑦ 前者就是《蒙鞑备录》。案原文作孟珙撰, 实系赵珙之误, 详见王国维在笺注本里的考证。后者就是《长春真人西游记》。又彭大雅《黑鞑事略》, 耶律楚材《西游录》,亦为蒙古民族勃兴时期的重要史料。

  ⑧ 参阅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传记蒙古文史料之研究》(《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拙译)。

  ⑨ 柏朗迦宾、鲁勃洛克行记, 见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一九八三年。

  《马可波罗游记》有穆尔(A.C.Moule)、伯希和据多种版本的集校英文本, 伦敦一九三八年, 纽约一九七六年。中译本可供参考的, 有冯承钧译注的沙海昂注释本( 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版)。

  ⑩ 法文原书全部四卷, 有冯承钧中译本( 商务版)。

  11“札撒”或“札撒黑”是Yasa 或Jasak 的译音, 有法令、敕令等意义。

  十二世纪的蒙古民族(1)

  在中国和东突厥斯坦的北部, 便是包括现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南方地带的疆域上, 十二世纪时曾为许多游牧部落所居住。他们的大部分便是蒙古民族(Mongols) ① , 但是这个名字只是他们在后来才采用的, 这也是今日欧洲人所称呼他们的。蒙古民族在人类学上的许多特质, 尤其是在语言学上, 证明他们跟突厥民族和满洲民族——通古斯(Tunguz) 民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②。十二世纪时, 蒙古民族的祖先, 分成“氏族”(Omuk) ③ , 再由氏族细分为“小氏族”, 或者叫做“家系”(Yasun) ④而生活。有时由好几个氏族合并成一个“部落”, 或者叫“小邦”(Ulus) ⑤。这样合并的发生,有其种种原因,而且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合并形式。他们的合并,有时因由卓越的统帅而产生,也因某一氏族根据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获得超群的权力和影响,便把好几个氏族或部落结合成政治上的统一。另外一面, 因为氏族间互相关系的密切,再进一步就构成部落的联盟,但是在这种情形上, 倒并不需要采取一定的政治形式。在氏族间因为有着血统上的意识,同一的方言,共同的传统和共同的制度,对于一个氏族便能够感觉到自己便是大部族单位里的一部分。“氏族”对于“部落”(Ulus) 或者“部落联盟”( l) ⑥的关系, 恰巧和各个“成员”、“家族”或“家系”对于“氏族”的关系相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