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笔底波澜_傅国涌【完结】(17)

  《时报》创刊号头版

  这一年在言论史上,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时报》和《京话日报》的问世。6月12日,狄楚青(平子)主办的《时报》以崭新的形态在上海这个报业中心横空出世,“突然似放一异彩”。流亡日本的“钦犯”梁启超潜赴上海,手订名称、体例、发刊词等。《时报》对报纸版式进行大胆革新,“对开四版、两面印刷”就是由《时报》开始的,逐渐被读者所接受,各报所仿效,使报纸、杂志终于在形式上完全分了家。虽然《时报》筹备期间,康有为一次拨给开办费7万元,到1908年累计拨款20万元,但《时报》始终坚持了非党派的办报方针,挂的虽是日商的牌子,实际上坚持了独立办报,梁启超起草的“发刊例”第一条

  《时报》主持人狄平子(楚青)

  即主张论说“以公为主,不偏徇一党之意见”,并主张“有闻必录,知错必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时报》作出这一选择,康有为的保皇会少了一个喉舌,暗淡的晚清中国则多了一份真正有品质的新闻纸。徐铸成评价说:“狄平子很有魄力,为打开一条‘文人论政’的道路,的确也作出了成绩的。”

  没有一张报纸像《时报》那样长留在胡适的心中,14岁的他从故乡安徽到上海求学,两个月后恰逢《时报》诞生。包天笑回忆,“以前报纸自己每日没有专电,从《时报》其始,方每日有专电了。以前报纸上没有小说,从时报起始,方登载小说了。我很赞成时报的编辑新颖,别出一格,没有陈腐气,除社论外,所写短评,简辟精悍,仅仅数语,能以少许胜多许。”“时评”两字也是《时报》首创,有“《时报》评论”和“时事评论”的双关意义。此外如“特约通讯”、“副刊”也都是《时报》首创。

  狄平子自称“吾之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

  “天子脚下最有棱角的日报”——《京话日报》

  耳”。这是他努力的主要目标。这张报纸一出现在世纪的地平线上,就受到当时文艺界、教育界尤其青年学生的欢迎,迅速成了“中国智识阶级的一个宠儿”。如果说《申报》是市民乃至官场每天必读的报纸,《新闻报》是商业界最欢迎的报纸,《时报》则成了当时知识分子最喜欢的日报。虽然它在上海本地发行量不及申、新二报,在外地却超过了这两家老报纸,“一时舆论,均称为后起之秀,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报纸”。

  8月16日,彭翼仲在北京创办旨在“输进文明,改良风俗,以开通社会多数人之智识”的《京话日报》,通篇采用京话,雅俗共赏,妇幼皆宜,“以浅显之笔,述朴实之理,记紧要之事”,而且售价低廉,每份只要三个铜板。针砭时弊,直言不讳也是《京话日报》的追求,创刊不久就成了天子脚下最有棱角的日报,尤其受到普通市民的喜爱。

  12月7日,彭翼仲又与杭辛斋一起创办了文言的《中华报》,也以“启导民智”自期,广告中强调“并无洋人资本,亦不藉他国保护,因慨报界风潮冲突,非借重洋人,托居租界,竟不能自存,……情难自已,……成败利钝,非所料焉”。彭翼仲不借重洋人、不托庇租界,一手创办两报,孜孜以开发民智,建立中国人自己说话的舆论阵地自任,在百年史上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痕迹。

  [记事]

  1月22日,上海东大陆图书印刷局出版黄藻(署名“黄帝子孙之一个人”)主编的报刊政论集《黄帝魂》,收入了章太炎、章士钊、邹容、张继、刘师培、谭嗣同等在《苏报》、《国民日日报》、《中国日报》发表的政论。

  3月11日,商务印书馆创办《东方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图文并重,到1948年12月终刊,历时45年,共出版44卷,成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刊物。

  3月31日,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半月刊),每期发行4000册,安徽各地及上海、北京、保定、南京等地设有58个代派处。

  5月8日,清廷以军机大臣名义致函各省督抚,要求查禁“悖逆”书报,仅点名的就有18种,《黄帝魂》、《中国魂》、《新湖南》、《新广东》、《浙江潮》、《预言新民丛报》、《浏阳二杰论》等榜上有名。

  6月21日,清廷特赦戊戌党籍,牵涉戊戌变法案的几乎都受到赦免,只有“罪魁祸首”康、梁除外。尽管梁启超在国内的办报活动仍不能公开,但从12月14日起,他主编的《新小说》杂志迁到了上海,由广智书局编辑、发行。

  9月17日,卞小吾创办《重庆日报》,鼓吹革命,提倡男女平等、振兴实业,被誉为“重庆的苏报”,发行量迅速由500份增加到3000多份。

  1905年:《民报》的号角

  对清廷来说,对中国近代史来说,1905年都是一个转折点。在空前的危机下,清廷下决心实行改革,慈禧太后成了戊戌变法遗嘱的执行者。有些举措甚至超过了当年,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舆论,几乎一致认为启迪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是中国振作起来的前提。而在当时,启迪民智的主要方法就是兴学校、励游学、译西书、开报馆以及阅报讲报等。仅专文论述者就不胜枚举。上海《新闻报》从3月28日到31日连载《论报馆之有益于国》,断言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其国终不能长存,其国终不能独立”。《东方杂志》第8期也发表专论《论政府宜利用报馆并推广白话演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