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笔底波澜_傅国涌【完结】(27)

  6月22日,卢谔生等在广州创办《天民报》,出版仅两天,就以“冒渎乘舆”、“毁谤朝政”等罪名被勒令停版,编辑发行人被判刑1年。25日,广东报界公会为此致电清廷,提出抗议,要求转饬地方当局依照《大清报律》规定的法律程序,“以重法权”。7月1日,《神州日报》也就广东几家报纸遭地方当局迫害一事发表评论(此前的4月5日,广州《公言报》、《陀城报》曾被迫停刊)。7月6日,《申报》刊出《戏拟要求阎王延长报馆寿命禀》的游戏文字,就报馆不断遭到当局摧残事进行自我解嘲。

  轰动一时的“大江报案”再次把清廷置于历史的被告席上。詹大悲、何海鸣等志士于1月3日将汉口《大江白话报》改名为《大江报》,以“敢言”着称,甚至被称为“专以骂字为主义”。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黄侃的《大乱者救国之妙药也》。8月1日晚,湖北当局以“宗旨不纯,立意嚣张”、“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等罪名,下令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大江报》随即被封,并“永禁发行”,前后存在不到8个月。酿成了辛亥年最大的一次报案,也为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敲响了丧钟。

  詹大悲在审讯过程中坦言:“国民长梦不醒,非大乱不足以惊觉,望治情殷,故出此忿激之语。”当追查《大乱者救国之妙药也》的作者时,他承担了一切责任,说:“此稿经我过目,不能问作稿之人……一切责任均归我负。”

  《大江报》被封的第二天就向全国发出专电,“敝报昨夕封禁、拘总理,乞伸公论”,一时舆论大哗,上海《时报》、《神州日报》、《白话日报》等都发表专论,表示强烈抗议。8月3日,于右任在《民立报》发表《江声呜咽》一文:“《大江报》之在武汉,所谓有声有色者也。乃官场既封禁其报,又严拿其主笔。噫嘻!‘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我为之哭。”6日,又发表《报馆与官吏》,表示愤慨。

  9月2日,余慈舫主办的《武汉白话新报》发表《大江报被封一月之哀辞》等文,对《大江报》表示声援。汉口各团体和报界公会分别集会抗议,许多新军士兵和各界人士也纷纷前来慰问、声援,报社门口贴满了慰问的纸条和哭吊的短文。清廷本要对詹大悲、何海鸣“从重置典”,迫于舆论压力最后从轻判处罚金800元了事,因他们两人无钱可交罚款,才双双改判18个月徒刑。胡石庵有诗曰:“大江流日夜,鼓吹功不朽。”

  辛亥年,革命派的报纸从北到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月8日,景梅九、田桐等革命党人借清廷立宪的东风,在王朝的心脏北京创办《国风日报》,公开的宗旨为“赞助真实立宪,提供爱国精神,以世界之眼光,发精确之议论,指导政府不使政令偏颇,引诱国民勿令责任卸驰。”2月,广西继《南报》之后又有《南风报》创刊,以“运输新学术、新思想、新言论”自许,共出了8期,为免遭封禁,曾发表这样的声明:“本报内容,自问不敢主排满革命,无犯淆乱政体之条;不敢谤朝廷皇族,无犯诋毁宫廷之条。”实际上,其言论颇为大胆,直斥清廷为“乌合之政府”、“亡国之祸”的由来等。这在以前都是难以想像的。

  3月29日,革命派在广州创办以“唤起民族思想”为宗旨的《人权报》。30日,陈炯明、朱执信等在广州创办《可报》,出到4月22日。春天,同盟会河南分会主办的《国是日报》在开封问世。4月,支持民主革命的《克复学报》在上海创刊。7月16日在广州创刊的《平民画刊》曾刊出《三月二十九日纪念图》、《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图》等图画。8月9日,田桐等在北京创办《国光新闻》。9月,京津同盟会在天津创办《民国报》。革命派报纸屡禁不止,越办越多,预示着一场革命的暴风雨即将到来。10月8日,两广总督就打着外国人旗号的革命报刊“究应如何办理”,是否适用本国报律等问题致电民政部请示,民政部咨送外务部商议办法,外务部的答复是:“报馆既挂洋旗,则吾国报律不能适用”。当天,《申报》就刊出了这一消息。

  时为《民立报》主笔的宋教仁

  在殉国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至少有七人来自报界,如林觉民曾是福建《建言日报》主笔,林文曾任东京《民报》社经理,李文甫是香港《中国日报》总理,还有四人是新加坡《中兴日报》和《晨报》工作人员,劳培还是新加坡《晨报》主办人。他们以拿笔的手拿起了枪和炸弹,抱着必死的决心踏上了辛亥年的羊城暮春。中国报业史上恐怕没有比这更激荡人心的一幕。上海《神州日报》曾连日整版报道,称革命党人“在刑场面不改色……临刑竟不下跪……大有视死如归之慨”,读之令人神旺。

  时为《民立报》主笔的宋教仁也曾应黄兴电召前赴香港,4月中旬,他临行之际将笔政托人暂代,仍署名“渔父”,“免人嫌疑”。自上一年冬天回国以来的一年多时间中,他以“渔父”等笔名“发表光焰逼人之文,努力鼓吹革命主义。凡所议论,一本学理,能于根本上反复详言清政府之腐败;唤起国民担负国事之责任心,尤受国内外知识阶级之欢迎。学校之内,市肆之间,争相传览”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页130……现在我们在《宋教仁集》中还能读到他当年大量炽热的政论,笔势纵横,议论豪健,无论内政外交、现实历史都在他议论的范围,充分显示了宋教仁在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国际知识等方面丰富的素养,使他很快成为清末最有影响的报刊政论家之一。宋教仁以其激动人心的言论,屹立在辛亥年的中国舆论界,他与于右任等一起成就了百年言论史上的“‘竖三民’时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