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_[日]陈舜臣【完结】(173)

  由蔡伦之例可见,宦官之中确实不乏具有才华之人。

  伺候于皇帝身边,为皇帝处理私人杂务——这样的角色,一方面使他们极易得到皇帝的信赖。另一方面,对大臣得一本正经启口的事情,皇帝都可以轻松心情对宦官说,或者与之商量。

  在独裁制度之下,皇帝的信赖是比任何事物都强大有力的后盾。宦官遂以皇帝之信赖为背景,开始掌握实权。

  豪族名门出身的士大夫,当然为此不快。而宦官自然不会放走到手的实权。因为,这是攸关性命的事情。

  “清流”派人士常常拉拢学生站在自己这边,大肆评论朝政,并且批评时人。人们为了避免受到恶评,便常以礼对待他们,方法包括请客、馈赠等。

  这个时代的人物擢用,颇受这项“批评”之风的影响。科举制度化是后来的事情。当时的选考基准,除了靠批评外,可说别无他途。

  有句话叫做“月旦”。

  后汉末期,有一个叫许劭的人,于每月初一这一天,定期举行人物品评。由“元旦”这个词可知,“旦”指的是每月初一。后来,“月旦”这个字眼,便用来指“评论”而言。据说,人们对许劭的“月旦”极感兴趣,他的评论很快就传遍各地。准备在社会上创立一番事业的人,莫不对“月旦”极为关心。

  拥有“评论”这项武器的士大夫,致力收编全国学生于自己的门下,并成长为巨大团体。指导这个团体的是郭泰、贾彪等人物,而他们则与同为豪族出身且成为中央大官的陈蕃、李膺等人有所勾结。

  他们以“浊流”——即宦官——为攻击目标,乃当然之事。

  如同清流有“评论”这项武器,浊流以“皇帝之信赖”作为依恃。

  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清流以言论猛烈攻击宦官,对此,浊流当然没有乖乖挨打。他们正在伺机反击。

  由于占卜师张成的儿子犯了杀人罪,司隶校尉李膺因而将其逮捕。当时刚巧发布恩赦令,理应将之赦免,但李膺却以“此人恶性重大,不可赦免”为由,把他处死。

  占卜吉凶极准确的张成,颇多宦官朋友,因此他也曾经为皇帝占卜过。浊流逮住这个机会。

  ——李膺等人与太学士及诸郡学生有所勾结,有组织党团诽谤朝廷及紊乱风俗之事。最近更无视于圣上所颁布之恩赦令……

  宦官遂如此向皇帝禀报。

  “大胆叛徒……”

  怒不可遏的桓帝,立即下令将李膺及其党徒二百余名逮捕,并且一律加上“三木”。三木是一并施加枷、手铐、脚镣三种刑具之谓。他们并在狱中受到拷问。

  此时为李膺这批人求情的是皇后之父亲——窦武。外戚窦武在阶级上同为士大夫。

  桓帝看在岳父的面子上,决定释放这批人,改为终身禁锢家中之处分。

  桓帝于翌年去世。十二岁即位的刘宏尚年幼,因而由窦太后摄政。外戚窦武遂开始掌握实权。

  窦武与自己曾经为之请命的李膺、陈蕃等清流派人士结合,为一举肃清浊流派而有所策划。

  “浊流派巨魁乃曹节和王甫两人。他们从先帝时代就玩弄国家权柄,使海内陷于混乱。这两人非趁早诛杀不可!”

  陈蕃如此主张。

  “对,非一网打尽不可!”

  窦武表示赞成。清流派何等憎恨浊流派,由此可见一斑。

  该由士大夫占的位置,一个个被宦官抢去。为了夺回,唯有诉诸非常手段一途,因为此事与权力争夺和个人憎恨有关。

  夺权斗争之非常手段一经决定后,得立即付诸施行。若经拖延,计划可能泄漏。结果,这项计划实行真的延后了。

  杀尽宦官之事,说来容易,实际上非采取由皇帝下令执行的形式不可。也就是说,必须经过由大臣上奏、皇帝核可的手续。由于皇帝年幼,所以这个案子须由担任摄政的皇太后裁决。皇太后是窦武的女儿,照理这件事情应该没有问题才对。

  而皇太后却以女人的立场,在核可之际有所犹豫。

  她并不是以“悉数杀光,未免太可怜”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

  ——一个宦官都没有,我们会感觉不便。所以,我希望只诛杀有罪之人……

  皇太后说了这样的话。包括后宫女人及身边事宜在内,公私生活的一切杂务,全靠宦官打理。一个宦官都没有时,她们当然会诸事不便。

  窦武为说服自己的女儿花了不少时间。

  后来,计划果然泄漏!一个名叫朱瑀的宦官偶然看到尚未裁定的奏文。他当然吓了一大跳,因为奏文的内容是:“将宦官悉数杀死!”

  此事非同小可。这是紧急事件!身为宦官者非全数团结起来不可。对方采取非常手段,我们就得以牙还牙。这个时候若不还手,等于坐以待毙啊!

  对方意图唆使的是皇太后。

  但皇太后只是摄政而已。皇帝虽然年幼,却也不是婴儿。遇紧急事态时,应有发下诏书之权力。

  宦官遂举行一次大集合,歃血为盟。

  长老曹节对灵帝奏道:“陈蕃、窦武之辈言奏皇太后,企图废皇上。此乃大逆之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