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_[日]陈舜臣【完结】(57)

  韩信为人有一种魅力,只是这个魅力不易被人察觉。他在担任接待职务的官员时,曾经连坐某人的罪,被判斩首,眼看就要被斩时,他慨叹地自言自语道:“汉王似乎没有取得天下之意。不然,他不可能处死如此壮士的……”

  听到这句话的夏侯婴,发现韩信的相貌非凡,遂下令中止处刑。

  韩信因险些被斩,而第一次遇到发现自己魅力的人。后来,他被萧何器重,由上校晋升至大将。

  汉四年,出兵北方之燕及东方之齐的韩信,自立为齐王。刘邦当时在荥阳被包围,因此,虽然对韩信之自立颇表不满,却也不得不予以承认。

  现在的韩信已是独当一面的将领。不过,还谈不上是争霸天下的大集团首领。争霸者已剩刘邦和项羽这两人,韩信只能在两者之中择一而从。

  中立是不被容许的事情。无论是刘邦或项羽,一旦打倒对方,紧接着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扫荡未曾追随自己的杂牌军。韩信军团就规模而言,充其量只是较大型的地方军团,应属于受讨伐之列。

  在楚汉相争胜负揭晓之前,投靠哪一方阵营,非有明确态度不可。为此,韩信再三考量,同时不忘搜集各方面的情报,并且派出密使刺探。

  武涉、蒯通等游说之士前来主张“天下三分之计”。

  天下一分为二时,展开的是楚汉之争,韩信根本没有挥手余地。倘若分为三,韩信就有以第三势力跃登舞台的机会。想到这一点时,韩信有些跃跃欲试。

  “不过,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韩信立刻否定了这个可能性。与楚、汉二者比较时,韩信的势力,仍明显逊色。亲自率领军队的韩信,对这一点,知道得很清楚。

  虽然他是颇有野心的人。

  他想做的不是三分天下之一主,而是“君临天下”。可是,目前没有这个力量。因此,较聪明的方法应该是,先密切跟随可能取得天下的人,然后伺机夺权。

  所以,判断的基准除了强弱问题外,是否容易夺权也是要点之一。

  就情谊而言,韩信与刘邦的关系较为深厚,他曾经担任过汉之大将。虽然他也在项羽阵营待过,但在那里始终没有晋升机会,项羽诚然有眼不识泰山。不过,向这样的人夺权,或许较为容易——韩信正在做诸多评判时,接到项羽所派使者前来的报告。

  第二十八章 拔山之力

  韩信听到报告立刻站起身来。

  刘邦就出兵事宜提出具体交换条件,因此,韩信的心已大大倾向刘邦。不过,就夺权这个观点而论时,似乎是项羽较为容易。正在思索之际,项羽派遣的使者来到。

  “先看项羽的信怎么说,然后再做决定吧!”他去掉竹简文书上的封泥,开始阅读项羽的来信。才读到一半,他已脸色苍白,持着竹简的双手颤抖起来——这是因为勃然大怒的缘故。

  信上所写大意如下:

  天下形势已定。楚之霸王(指项羽而言)将不需任何人之援助而成为天下主。近闻各地小诸侯企图对楚派遣援兵以表功勋,楚霸王视驰援为应有之事,故无功勋可言,但对未派遣援兵者,定以大军讨灭……

  连爬过别人胯下之事都做得到的韩信,是个非常冷静又有耐性的人,但读完这封信时,他却怒不可遏。

  这样傲慢的态度岂可容忍!

  韩信想起过去在项羽麾下的情形。他迄今忘不了当时受到的种种屈辱。他呕心沥血想出的计策,连一次也没被理睬,项羽甚至连“让我考虑看看”的表示都没有。对韩信而言,这是比钻过别人胯下更难以忍受的屈辱。

  愤怒带来憎恶。

  势力再怎么大,你毕竟只是个野蛮人……听说曾经向汉王刘邦开口要求单打独斗,结果却被拒绝,我倒要看你还能逞威多久!

  项羽的信当然是张良偷天换日写成的。韩信甚至有这样的存疑:在双雄争霸已到摊牌的此时,项羽凭什么敢采取如此的姿态?这封信真的是项羽写的吗?

  而憎恶感却压下了这个疑问。对方是过去根本没把我韩信看在眼里的愚笨项羽,至今仍对自己持有优越意识是想象得到的。好!那我就给你颜色看吧!

  “准备出兵!”

  韩信为了援助刘邦,立即发布出兵命令。实际上,这次的出兵不如说是为了攻灭项羽而发起的。

  韩信由齐——现在的山东省南下。

  与此同时,项羽部下大司马周殷叛楚降汉,攻占了一个叫“六”的城。六城在淮水之南。同在淮水之南的偏东处寿春,则有刘贾之军队。

  项羽军团在南北慢慢受到双向逼迫。这时,西方更有黥布军队出现,占领了城父。

  项羽进入一个叫垓下的城镇,筑起壁垒,准备以十万军士据守此地。

  这是孤注一掷之举。

  韩信将自己的全部兵力投入对汉之支援。不仅如此,他更在这天下一分为二的大战斗场里打头阵。

  如张良所预测,在六比四的情形之下,原本观望的地方军阀,已争先恐后地靠向汉了。

  ——攻打垓下!

  这已成了他们的共同口号。

  参加垓下包围战的诸军,为数达三十万之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