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媒介与权势:谁掌管美国_[美]大卫·哈伯斯塔姆【完结】(6)

  那天,在埃尔帕索,他们几个人总算把老人弄回旅馆。雷伯恩叫拉里金打开电视,马上就有理查德尼克松的演讲。尼克松是雷伯恩政治上唾弃的人。眼下,当金拨弄旋钮的时候,老人开始嘲骂这位共和党候选人。“瞧那张脸,一张令人憎恶的脸。孩子。”他像在泄露隐私,“几年前我出了一次错。我说在众院共事的五千人中,理查德尼克松的脸,最惹人憎恶。此话传了出去,上了报,使我陷入窘境,不得不道歉。可这话实实在在。他的脸招人恨,是和我共事的人中,最下贱的一张脸。”在一般情况下,众院议长喜欢政治家,甚至从他们的弱点和怪癖中,寻找人的美德。可尼克松是另一码事。此人不仅攻击他的朋友,攻击总统和国务卿,甚至还指控他们身怀二心。

  眼下,他看着荧光屏上尼克松讲话的模样,就掉过头,要金把电视机调得图像模糊,声音清晰。如果完全没有图像,老人是否会更高兴呢?金拨着旋钮,理查德尼克松没了人形,最后,声音从一片白茫茫的屏幕上传出来。“好多了。”议长说。尼克松继续讲话,金注意到雷伯恩身上像是起着化学变化。脸色阴晴不定。尼克松一面攻击民主党,一面又做出不攻击的许诺,这似乎深深刺激了雷伯恩。他开始谴责尼克松,不仅于此,还谴责整个竞选。金想:看来,不仅仅是这位总统候选人,而是他代表的整个进程使老人愤恚。“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竟把这样的人物弄上电视。竞选演说变成了跳棋解说,玩弄花招,骗取选票。他们想靠欺骗民意当选总统。”很清楚,金想,雷伯恩感到了恐惧。全新的政治进程,新的、不同的节奏,电视,现代广告,投票方式等等,把他骇住了。现代的操纵方式和雷伯恩熟悉、信任并运用过的操纵方式大相径庭。那时雷伯恩和不多的几个人起主导作用,他们彼此通气,摸清那些第二天要应付的人的底细。新的时代到来了,事情的节奏越来越快,不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老人越说怒气越大。他爱旧时代政治中的一切,厌恶新时代所有的政治。

  十一年后,在得克萨斯州的约翰逊城(Johnson City),一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the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CBS)的电视记者为林登约翰逊的电视回忆录进行采访。这项电视节目本身就颇有歧义,令人心生疑窦:约翰逊,这位前任总统,自认为是被新闻界赶出了白宫,时至今日,对新闻界仍然耿耿于怀;然而,正是这位集政治家、自传作家、企业家于一身的约翰逊,不仅从描述自己的经历,而且从宣传其自传的纪录片中捞取了数目巨大的美元。他的心情和气度大幅度地摆动变化。一天,这位前任总统心情分外轻松。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位名叫约翰沙尼克(John Sharnik)的高级制片人问他,从他初入国会到他结束其总统任期的三十年间,政治发生了什么变化。问者无意,听者有心。约翰逊突然雷霆大作,将沙尼克惊得目瞪口呆。“你们这些家伙。”他脱口而出,“你们这些新闻界的家伙。正是因为你们,政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你们破坏了我们国会成员和城市机构之间的全部联系和机能。你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些陌生的人。”他脸上露出了不屑一提的神情。“特迪、滕尼,他们都是你们的创造物,你们的傀儡。除了你们之外任何机器都无法创造出一个特迪肯尼迪。他们全是你们的,你们的产品。”

  ------------

  前言(二)

  ------------

  戴礼帽、执文明棍的绅士记者

  简直像是新闻爆炸。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面对着的这片土地是如此缓慢、闲适、文雅。总而言之,华盛顿并不是了不起的新闻来源。真正起作用、报道全国性新闻的记者寥寥无几,大约只有五六人。他们全是彬彬有礼的绅士,模仿《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理查德奥拉汉(Richard Oulahan)的气度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弗雷德埃塞里(J.Fred Essery)的派头。他们是当时理想的翩翩公子,衣着得体,头戴浅顶软呢帽,手提文明棍。这是一个象征,是闲散职业的标志。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来后,文明棍消失了。对这些记者同仁来说,他们已经变成奥拉汉先生和埃塞里先生了。埃塞里先生甚至还穿上一副浆硬的衬衫假前胸。国际新闻署(International News Service)的克罗斯韦尔鲍恩(Croswell Bowen),20世纪20年代末到达此地,深受《头版新闻》(The Front Page)的影响,初来乍到有意穿上满是皱褶,褴褛不堪的衣服。可他很快得到信息,不久就头戴软边帽,手提文明棍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儿的人全都四五十岁,没有年轻人的市场。他们是新涌现出的一大批记者中的精英,他们报道名人的活动、衣着服饰等等,细致入微,不屑与那些报道凶杀侦破的记者为伍。他们煞费心机,将此道办成严肃的行业。据说胡佛(Herbert Hoover)十分青睐奥拉汉。当他还在总统位子上时,参加过奥拉汉的葬礼,大大抬举了奥拉汉。记者们都带有名片,从不在办公室中间窜来窜去。跟他们交谈的人,他们都能叫出名字,尽量不用电话,因为电话是打扰人的标志,表现出人的粗俗。再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亲自采访新闻源。政府机构又如此小,消息来源也屈指可数。一幢国务院陆海军大楼就装下了全部美国军事和国家安全系统。这些记者总是一早驱车到离白宫一百多码的爱利浦瑟(Ellipse),把车停在那儿,相互间发一通牢骚,尖酸刻薄地谈论车辆日增、交通不便等事,然后才开始他们的巡视。第一站往往是内政部大楼,从那里常常可以得到一篇关于印第安人故事的素材。20年代的华盛顿,印第安人的报道是个大头。印第安人问题是联邦政府关心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然后,分为小组走访作战部大楼。虽然当时有人并不把国务卿凯洛格(Frand B.Kellogg)看做特别重要的消息源,他却几乎定期接见他们。有时珀欣(John J.Pershing)将军也接见他们。然后,他们去白宫,想法见总统。那时并不需要什么白宫证书,人们之间相互认识,即使有一个新来的记者,同事们都可为他担保。那时,一个记者负责报道一个行政部门,如白宫、国务院、内政部、作战部、商业部等。所以,如有一个同仁报道国会,再加两个人就能建立一个报道整个政府部门的新闻办事处。(三十年后,报道数量大约相同的政府部门必需十一二个记者,他们的工作一般都通过电话进行,没有时间进行很多直接接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