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媒介与权势:谁掌管美国_[美]大卫·哈伯斯塔姆【完结】(60)

  尼克威廉斯立即问道:“你是否将自己称做编辑?”

  “是的。”一无所知的托兰回答道。

  “这则消息什么时候发表?”威廉斯问道。托兰告诉了他时间。

  “还有时间。”威廉斯说后立即冲到电话前,给《时代》的朋友打电话,请他去掉托兰的头衔。

  “你瞧,”他后来向托兰解释道,“这里只有一个编辑,他的名字叫L.D.霍奇基斯,你应该清楚这一点。”

  对威廉斯的话,托兰半信半疑,几个月后,他问霍奇基斯,是否能在他的专栏里加上一个小小的附录,写上自己的编辑身份。

  霍奇基斯的回答很简单:“不行。”

  ------------

  钱德勒王朝的兴替(十)

  ------------

  把报纸带入另一个世纪的大编辑

  在《洛杉矶时报》的工作人员中,尼克威廉斯对L.D.霍奇基斯突然心血来潮,就勃然动怒的脾气最有体会。他多年来一直就担任高级编辑人员,负责每天报纸的汇总,定稿工作,是该报事实上的编辑主任,只不过没有头衔和那份工资罢了。他多年没有失掉这份善事,确实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时受到霍奇基斯的责骂。他身患胃溃疡,病得很厉害,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据说,因为胃溃疡,尼克威廉斯从来不敢离《时报》人员的房间。威廉斯的日子过得很不轻松,每晚回家后,赶紧喝两杯,他需要一种麻醉。他不像其他人,喝点酒是一种享受,用来驱赶外面的风尘,进入家庭的温暖世界。他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实际利益,工资不高。多年来他悄悄写黄色小说,用其他名字发表,赚钱供家里人上学,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他,他们感到奇怪,这样一位敏锐、有教养、博学多才的人何以能忍受这种待遇。他脑子里也时常想着同一问题。他没有就此罢手不干,他想成为主编,一有可能,就改变整个《时报》。他盼了将近二十七年。1958年,一天,L.D.霍奇基斯到编辑室找他,脸上不悦之色较平时更浓。“诺曼想让你任编辑主任。”他说。

  “我该怎么办呢?”威廉斯问道,不论是否任编辑,他都小心提防,不得罪L.D.霍奇基斯。

  “上楼去谢谢他。”L.D.霍奇基斯说。

  尼克威廉斯照此办理。

  他上楼,接受诺曼钱德勒的指示,指示内容使威廉斯大为惊诧。诺曼要他掌握整个报纸。“我希望你能使报纸大大改观,”他这样说,言外之意是要他从霍奇基斯手里接管报纸,这不是一件容易事。“我需要一些调查报告,了解目前的情况。我希望记者走出去,发掘情况。”此事不同寻常,威廉斯脑子里立即出现了一个问题:诺曼钱德勒是否真正明白此举的后果。“另外,”诺曼钱德勒继续说,“最重要的,是要把报纸办好。”对尼克威廉斯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解除了他的疑虑。诺曼钱德勒的看法是以前的报纸办得不好,办走了样。从钱德勒的标准来说,他的这个承认已是十分坦率的了。事实上,尼克威廉斯开始担负起改变报纸的责任。诺曼钱德勒在挑选人才时分外小心,事实证明,这次选择是慧眼识良才。

  诺曼选的这个人很容易共事,他在尼克威廉斯身上发现了当时很少有人看到的品质。尼克威廉斯的模样很容易让人误解。他看上去不像一个全国性大报的大编辑,倒像一个应该坐在居民区酒吧柜台上的人,一个衣冠不整、讨人嫌的家伙。嗓门尖细刺耳,一口农民腔调。工作时,他又是一个精明过人、才智超群的编辑。他兴趣广泛,知识博大精深,深谙办报之道,熟知细枝末节,对于该报的了解,对于组成洛杉矶社会的每一个小社区的知识的掌握和变种语言的驾驭,无人可以与之媲美。他经常出没于一些没人过问的订户家,研究读者。星期六,他在不同的社区中来往,探究情况,体察感情,在路边小店吃早饭,尽量理解他的读者,了解他们为什么要阅读他的报纸。他个性强,意志坚定,头脑灵活,悟性高,在他那一代报人中,他可能是美国各家大报中最干练的编辑。可以肯定,再也找不出一个编辑能够像他这样如此迅速,而又干净利落地将一家报纸从一个时代过渡到另一个时代,干得漂亮,又毫不张扬个人的名声。其中,部分原因应归结到报纸的地方性(在东部对美国文化做出判断,又在东部发表),而更重要的原因却产生于此人的天性。他作为编辑,不考虑自己的形象,不追求社会的承认。他年复一年地参加各种报家会议。会上有一些连打字机也不带的人,却十分精通编辑协会的政治事态,擅长开会,精于这种游戏,对新闻自由发表一通惊世骇俗之谈。回家后仍然出版胆小如鼠的报纸。此时的他却默默无闻地躲在角落里,几乎不被人知道。在这类会议上,尼克威廉斯的表现十分糟糕,感到如坐针毡。有一天,他可能多喝了点,受到诺曼钱德勒的厉声指责:“注意身份!注意身份!尼克,不要自恃才高,我更注意身份!”(第二天,诺曼打电话,表示歉意:“昨天,我有点粗暴,是不是,我们出去喝一杯,怎么样?”)他曾在塞沃尼(Sewanee)的南方大学学习过希腊语,他熟悉,也喜欢古典文化。他也非常熟悉这家报纸,他对付报纸里的任何明争暗斗,不是靠自己的地位,而是靠自己超常的、广博的知识。他比任何人都熟知《时报》所发生的事情。在智力上,手下没人能超过他,对他形成威胁,他作为编辑这一点算是得天独厚。他并不认为自己笔头子硬,可事实上,他却是一个好写手,不过,他主要的笔头工作是写内部的备忘录和答复外部的信函。他老成可靠,亲自答复给《时代》的全部信件,他写的不少回信都熠熠生辉,很有价值。为解释取消曾经受人欢迎,而现在已变得沉闷的漫画系列,他可以亲自写三百封信。他写的信有时充满辛辣的挖苦,例如给沃尔特安嫩伯格(Walter Annenberg)的回信就是如此。这信是从前的报纸出版商、现在的外交官,从伦敦写来的,对《时报》驻伦敦记者鲍勃托特(Bob Toth)的一篇报道大发牢骚。“亲爱的沃尔特,”威廉斯写道,“在我看来,你把托特当做为《费城调查者报》(Philadelphia Inquirer)工作的人了,可他却把你看做美利坚合众国的公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