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吴三桂发迹史_子非鱼【3部完结】(278)

  吴应熊完全松了口气,然后正色地对刘之奇说:“你怎么这样沉不住气,一点小事也闹得慌里慌张的!”

  刘之奇说:“公子可千万别以为这是件小事!”

  吴应熊笑道:“难道还得把它当作件大事不成?”

  刘之奇说:“当然。”

  吴应熊问:“为什么?”

  刘之奇说:“这说明皇上心中记挂着这件事!”

  吴应熊说:“记挂着又怎么样?皇上离亲政还远着呢!”

  刘之奇说:“话可不能这么说!皇上将这三件事刻在木柱之上,说明他重视着这三件事。而三藩刻在首位,便说明他尤其重视三藩。”

  吴应熊不以为然问:“重视三藩是什么意思?三藩又不仅指吴家!”

  刘之奇一想,也是!看来真是自己神经过敏了。刘之奇感到不好意思起来,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吴应熊刚才不以为然的神态是特意做给刘之奇看的。而他的心中早已是惊涛拍岸!刘之奇一走,吴应熊心中便对此事琢磨开了。

  皇上将三藩与河务、漕运同刻在木柱之上,确实说明皇上对三藩已高度重视。而三藩刻在首位,便说明皇上对三藩尤其重视。重视什么呢?充实三藩?壮大三藩?显然不可能!唯一可能是撤除三藩!因为三藩成为朝廷之重负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皇上这么小,怎么知道注重三藩、河务、漕运这三件大事呢?看来皇上身边有能人!这个能人是谁呢?显然不可能是四大辅臣。若是,会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年郝浴与杨素蕴参劾父亲之时,主要矛盾是针对家父来的而非三藩。那么说来皇上身边隐藏着能人!

  想到此处,吴应熊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虽说皇上还少,离亲政的日子还远,离撤藩之日更远,但皇上终究要长大的,皇上终究要亲政的,这事终究要落到皇上手上的。

  吴应熊觉得此事确实不可小看,须引起高度重视,至少得给父亲去个信,让他有所准备。

  吴应熊将此事一清二楚地写在信上,再让刘之奇为父亲送去。

  刘之奇接过吴应熊的信时,心里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刘之奇心里说:还说这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何还要写信告诉老爷?刘之奇心里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

  吴三桂接到此信后,初看之下也是大吃一惊。他连忙将此事向刘之奇详详细细地打听,刘之奇也尽量将自己所知告诉吴三桂。

  吴三桂沉思一阵后,问:“那字可是皇上写的?”

  刘之奇说:“是的!”

  吴三桂又问:“可是皇上亲手写的?”

  刘之奇心里奇怪:是皇上写的便是皇上写的,怎么还会有亲手之分?

  刘之奇答道:“是的。”

  吴三桂便不说话了,挥挥手,示意刘之奇去休息。然后继续沉思。吴三桂心想:皇上能亲手在宫柱上刻上这六字,说明他对此三件事用心极深。而三藩列在其首,说明他对撤藩之事用心更深。撤藩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手中权力的削弱!意味着手中的兵力削弱甚至解除!自己一直是因为拥有重兵才能与朝廷抗衡的。若失去兵力,自己便失去了与朝廷抗衡的筹码,自己便失去了实现终生梦想的基础。想到此处,吴三桂不寒而栗。

  吴三桂再也不敢想下去。

  独坐一段时间后,吴三桂冷静了许多。他知道一味着急是徒劳无益的,唯一的办法是主动想法应付。

  他想到了他身边的那些人,正是他们帮助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的。

  吴三桂又浑身充满了力量。

  当杨珅、胡守亮、方献廷、马宝等人到齐后,吴三桂将儿子的信递给他们看。他们一个挨一个地看去,一言不发。

  吴三桂等众人都看完了,便说:“各位有什么看法,尽管说来!”

  马宝说:“有什么看法?他若撤藩,跟他打就是的。”

  吴三桂知道马宝最沉不住气,也不以为然,只是仍笑着看众人。

  胡守亮说:“依胡某看来,马宝将军出言虽欠考虑,却是一语中的!”

  吴三桂问:“何以见得?”

  胡守亮说:“据说皇上虽然年幼,却是少年老成之人。按理说,皇上是不会轻易将自己心中所想告诉外人的。而如今他竟然将自己心中所想之事刻于木柱之上,虽然是偏僻之处,但毕竟是外人可视的地方,由此可知,皇上对此事用心极深。”

  众人均不言语,杨珅点头说:“胡兄所言极是。”

  胡守亮继续说:“虽说皇上年幼,离亲政之日还远,但是,这一天毕竟会来到!所以,胡某认为,虽说不能太急,却也不能不急!”

  吴三桂问:“依你之见,该如何决断?”

  胡守亮决断地说:“有备无患。”

  吴三桂问:“如何有备无患?”

  胡守亮说:“撤藩,我等无容身之地,不撤,朝廷寝食难安!是迟是早,这一日终究会来。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早作安排。”

  杨珅、郭云龙、马宝等将领一致称善。他们仿佛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似的。

  唯有方献廷一人一直是沉默不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