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216)

  克里米亚会议  即“雅尔塔会议”。

  克里米亚战役  ①苏德战争前期苏军进行的防御战役。1941 年 10 月 18 日至 11 月 16 日,由独立第五十一集团军和滨海集团军在黑海舰队协同下实 施。10 月 18 日起,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第十一集团军,经彼列科普地峡向 克里米亚发起进攻,迅速突破苏军主要阵地,苏军滨海集团军退向塞瓦斯托 波 尔 , 第 五 十 一 集 团 军 则 由 刻 赤 方 向 撤 往 培 曼 半 岛 (TaMancE11Hlloayocrpos)。11 月 16 日,克里米亚地区除塞瓦斯托彼尔要 塞外,均被德军攻占(参见“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②苏德战争后期苏 军发动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944 年 4 月 8 日至 5 月 12 日,由乌克兰第四方 面军和独立滨海集团军在亚速海区舰队配合下实施(共约 47 万人,559 辆坦 克和自行火炮,1250 印架飞机)。*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后,困守 克里米亚的德军第十七集团军(共 12 个师,其中 7 个罗马尼亚师,约 20 万 人,215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48 架飞机)被完全孤立。苏军乘胜从彼列科普 地峡和刻赤半岛分头出击,共同向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一线进攻,围 歼敌军。4 月 11 日,苏军攻下德军主要防御支撑点和铁路枢纽占科伊,迫使 德军退向塞瓦斯托波尔。4 月 15—16 日,苏军进抵塞瓦斯托波尔,5 月 5 日 开始攻城,经 5 天激战,于 5 月 9 日解放该市。至 5 月 12 日,德军大部被歼, 少数从海上撤走,苏军收复克里米亚半岛。经苏军总参谋部 1987 年审定,列 为苏联卫国战争中的 51 个战略性战役之一。

  克里特岛战役  德军攻占克里特岛的空降战役,代号*水星,为大战中 唯一以空降兵为主实施的进攻战役。克里特岛(Kriti 或 Crete)东西狭长如 卧蚕状,横置于爱琴海之南。1941 年 4 月*希腊战役后,撤出希腊的部分英 军与年前 10 月登岛的部队会合,试图保持一个控制东地中海航路并紧逼德国 巴尔干侧翼的海、空据点。为消除这个隐患,并夺取该岛作为人侵中东的前 进基地,希特勒采纳德国空降兵司令*施图登特的建议,以空降兵跨海夺岛, 为此动用 1个伞兵师、上个滑翔团和 1个山地师共 2.2万人,各种飞机约1200 架,守岛的英、新、澳、希军约 4.5 万人,设防于北岸一线,主要准备对付 海上入侵。5 月 20 日晨,德国空降兵在航空火力准备后,开始在西部的马利 迈(Maleme)和加尼亚(Canea)地区以及中部的雷西姆衣(Retihymnou)和 伊腊克利翁(Herlckleion)着陆。由于兵力分散,又遭守军顽强抵抗,5000 德军空降兵伤亡惨重。当日夜间德军投入后备伞兵,夺占马利迈机场:翌日, 强行机降山地步兵师,逐步将守军逼进山间。22 日,德机已能自由起降,不 断空运。23 日夜间,德军派出海上船队输送补给,遭英舰阻击,受创返回, 24 日,德空军突袭英舰,迫使其西撤埃及。23 日夜守军开始向南岸的斯法基 亚(Sfa-kia)渔村撤退。从 28 日夜间开始至 31 日,守军撤到埃及的只有 1.65 万余人。6 月 2 日德军占领全岛。此役守军虽有兵力和海军优势,但因 无空中掩护而受重创并被迫撤走。德军由于掌握制空权,得以占领机场和驱 逐英舰,从海、空补充人员和物资,取得战役胜利,但伤亡 6000 余人(大部 为精锐的空降兵),以致希特勒禁止再进行大规模空降作战。

  克里普斯使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动员印度支持对日战争的一次 外交行动。1942 年 3 月,英国战时内阁成员*克里普斯爵士赴印,企图说服 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领导人动员印度人民协助英国抵抗日木侵略。克 里普斯提交了一份英国将在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权的声明草案,建议先由印 度领导人参加治理印度,然后再缔结有关英国撤出印度的条约,但遭到拒绝, 朱取得任何结果。

  克拉索夫斯基(CTenaHAtcirM0BntlKpacoBcltH,1897—1983)苏联空 军将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沙俄空军部队。1918 年加入俄共(布)党 和红军。参加过国内战争。1936 年毕业于茹抖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历任航 空兵旅长和军长。参加过*苏芬战争。苏德战争初期为空军少将,历任第五十 六集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空军司令,在南方和西方方向作战。1942 年起任 空军第二和第十七集团军司令(至战争结束)。先后参加斯大林格勒和库尔 斯克会战,强渡第聂伯河和解放基辅,以及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利沃夫 -桑多梅日、下西里西亚、柏林和布拉格等战役。1944 年晋升空军上将。战 后曾任加加林空军学院院长等职。1959 年获空军元帅衔,著有《空军生活》。

  克虏伯康采恩(Krupp-KonZern)德国重工业垄断组织。原为 1811 年 创办的“克虏伯铸钢厂”,后发展至拥有军火生产、采矿、铸钢、金属加工、 机器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舰船制造和发电等企业的重工业垄断集团。 总部设在埃森市。长期为德国的主要军火生产基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秘密 设计新式枪炮和坦克炮塔。希特勒执政后成为法西斯德国扩军备战的重要支 往。1932—1933 年度接受国家军事订货总值 930 万马克,1938—1939 年度增 至 1.45 亿马克,纯利润亦急剧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军提供大量坦 克、火炮、炮弹和潜挺,强迫战俘、集中营囚徒和外国工人从事奴隶劳动并 肆意杀害,吞并占领区内大型冶金工厂。1943 年总资产达 20 亿马克以上。 1945 年初拥有 110 个德国大型企业和 41 个外国大型企业。战后在民主德国 的企业被永远没收,在联邦德国的一度没收后于 1953 年重新归克虏伯家族所 有。1968 年从家族企业改为联合公司。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