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229)

  里奇  ①雷那托·里奇(RenatoRicci,1896—1956)。意大利*萨罗共 和国国民共和卫队首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各地组建法西斯战斗团,参 加进军罗马。后在民警中担任领导职务。1924 年起为议员,并任议会中法西 斯党团副主席。后组织和领导法西斯青年运动。1939 年起任职团部大臣。与 德国盖世太保及希姆莱本人保持密切联系,积极驱使意大利参战。1943 年七 月政变后,潜逃北方,在萨罗共和国协助墨索里尼,组建国民共和卫队,任 首脑。任内继续镇压进步人士和抵抗运动。②尼尔·梅休因·里奇 (NeilMethuenRitchie,1897—1983)。英国将领。大战初期先后在*阿兰- 布鲁克和*奥金莱克处任准将衔参谋长。1941 年 11 月随奥金莱克赴中东战区 司令部任副参谋长兼第八集团军司令,获中将衔。1942 年 1—2 月和 5—6 月 在德国隆美尔*非洲军团进攻下两次败退,丢失图卜鲁克,奥主莱克遂在 6 月接过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同年 8 月,*蒙哥马利正式取代其第八集团军司 令之职。1914—1945 年任第十二军军长,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和解放西欧的 作战行动。

  里思(JohnCharlesWaishamReith,1889—1970)英国官员。毕业于格 拉斯哥皇家技术学院。原为工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作战,并 供职于军火部。1922—1927 年任英国广播公司第一任总经理,1927—1928 年任总裁。任内着力培植了客观报道新闻和关注教育、文化的传统。1939 年 任英国海外航空公司总裁。1940—1942 年历任新闻、运输、工程与建筑大臣。 离开内阁职位后,1943—1944 年曾供职于海军部,负责计划和调配诺曼底登 陆作战的物资供应和运输事宜。战后热衷于各种实业,曾任英联邦长途通讯 理事会主席(1946—19450),主持殖民地发展公司(1950—1959)等。

  里卡尔迪(ArturoBiccardi,1878—?)意大利海军将领。长期在海军 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 1940 年 12 月继*卡瓦那里出任海军参谋长和 海军副大臣。初力图夺回海上主动权,冒险进行*马塔潘角海战,遭惨败。 此看即力避与英国舰队在地中海正面交锋,采取消极作战方针,倾全力保护 北非航道,但仍多次受挫。1943 年七月政变后被解职。曾获海军上将衔。

  里加战役  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的 组成部分。1944 年 9 月 14 日至 10 月 22 日,由波罗的海沿岸第三、第二、 第一方面军在波罗的海舰队协同下实施。苏军企图对里加实施向心突击,切 断德军与东普鲁士的联系,并在里加地域粉碎德军主力,但实施中遭到顽强 抵抗,9 月 27 日在里加接近地“锡古尔达”(Cигулда)防御区受阻。 10 月 5 日,因*默麦尔战役的展开迫使德军撤出里加地域,苏军遂于追击中 解放里加和拉脱维亚大部,并把退却之敌封锁于库尔兰半岛。

  里芬斯培尔(LeniRiefenstahl,1902—)德国女电影导演。早年为舞 蹈演员,1925 年进入电影界。1931 年在柏林创办以自己姓名命名的电影制片 厂,并自编、自导、自演影片《蓝色的闪光》,该片翌年获威尼斯电影节金 奖。纳粹党执政后陆续拍摄《信仰的胜利》、*《意志的凯旋》、《全国党代 会》等吹捧法西斯主义的影片。1938 年 4 月又推出记录 1936 年世界奥林匹 克运动会的影片《奥林匹亚》,作为希特勒的生日献礼。战后否认和希特勒 政权有特殊关系。

  里希特霍芬(WolframFreiherrVonRichthofen,1895—1945)德国空军 将领。1917 年入哈雷航空学校受训,后在其堂旯曼·弗·里希特霍芬 (ManfredFrei-herrvonRichthofen,1892—1918)指挥的驱逐机大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役求学。1923 年再次入伍。1929 年任驻意大利使馆武 官。1933 年调入德国航空部,与*格莱姆等人共同组建空军。1936 年晋中校, 任*秃鹰军团参谋长。1938 年获少将衔,并任秃鹰军团司令。1939 年 9 月任 空军第八军军长,参加侵波、侵法战役和*不列颠之战。1940 年升为上将。 翌年春参加*巴尔干之战。1941—1942 年参加侵苏战争。1943 年 2 月晋升元 帅,6 月调任驻意大利第二航空队司令。19 且年秋因车祸受伤后辞职。

  里沃姆审判  法国*维希政府为掩盖其投降卖国罪行并转嫁罪责而炮制 的审判事件。1940 年 7 月 30 日维希政府在里沃姆(Riom)建立最高法庭。 1942 年 2 月 19 日正式开庭,对第三共和国领导人勃鲁姆、达拉第和甘末林 等人提出起诉,指控他们犯有渎职罪,应对法国的战败负责。被告的辩护暴 露了德国发动侵略的真相。同年 3 月 15 日,希特勒公开对审判表示不满。陷 入困境的维希政府被迫于 4 月 11 日宣布审判无限制推迟。次年 5 月,最高法 庭被德国占领军当局撤销。

  里宾特洛甫(JoachimVonRibbentrop,1893—1946)德国外交部长(1938 —1945)。求学于瑞士和英国,曾在美国和加拿大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入陆军服役,升至中尉。战后当酒商。娶德国富豪之女为妻。1925 年过 继给贵族出身的姨母,遂借以标榜贵族身份。1932 年加入纳粹党。次年希特 勒上台后,成为纳粹党的外交代表和希特勒的外交顾问。后组建*里宾特洛甫 办公室,搜集情报,积极推里宾特洛甫行纳粹外交政策。1934 年任裁军事务 特别代表和驻国联大使。次年以无任所大使身份,赴英谈判和签订《英德海 军协定》。1936 年 8 月出任驻英大使。同年 11 月返柏林主持签订德、日《反 共产国际协定》。翌年 10 月又赴罗马促成意大利加入该协定,形成德、日、 意法西斯侵略轴心。1938 年 2 月任外交部长,任内以不讲信用和道义的纳粹 侵略外交为原则,为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肢解和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等出谋划 策,奔走效力。1939 年 8 月赴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权势 日盛,引起其他纳粹头目忌恨与倾轧。大战全面爆发后,作用与影响下降, 活动主要是,为侵略北欧和巴尔干各国作外交准备;加强同日、意等轴心国 的关系;并通过派驻的外交代表,在仆从国和傀儡国家推行纳粹的*新秩序, 实施灭绝犹太人的计划(*最后解决)。1945 年 4 月,纳粹德国覆亡前夕, 逃离柏林。在希特勒的政治遗嘱中,被解除一切职务,战后在纽伦堡国际军 事法庭受审,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和共同策划或密谋上述罪 行被判处绞刑。1946 年 10 月 16 日执行。著有《回忆录》和《在伦敦与莫斯 科之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