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256)

  张澜(1872—1955)中国爱国民主人士。字表方。早年留学日本,曾任 四川省省长、成都大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1939 年 11 月与黄炎培等发起成立统一建 国同志会。1941 年该会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主席。力主对外坚持抗 战,反对妥协,对内坚持团结,反对分裂。1944 年改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倡议组织民主宪政促进会,提出争取民主团结,反对分裂内战的方针。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云逸(1892—1974)中国将领。原名运镒,又名胜之。广东陆军速成 学校毕业。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 年同邓小平等在广西参加领导百色 起义。曾任红七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作战 部部长。1934 年参加长征,北上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共中央派遣, 往返于广州、香港等地向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 作。1938 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率部进入皖南抗日前线。 次年 5 月兼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领导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挺进皖东 敌后,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巩固和发展了谁 南抗日根据地。1941 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领导 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开展反“扫荡”、反“清乡”斗争,1943 年后兼任抗日军 政大学第八分校校长。抗战胜利后,曾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 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监察委 员会副书记。1955 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张文彬(1910—1944)中国共产党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原名纯清。 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五军政委、红三军团保卫局长。参加长征。 后任毛泽东秘书。1936 年 8 月,携毛泽东给杨虎城的亲笔信前往西安,促成 西北军与工农红军达成停火协议。*西安事变发生后,参加以周恩来为首的四 人中共代表团,致力于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中共中央洛 川会议。以后历任中共南方临时工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粤北省委书记、 南方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1 年香港沦陷后,曾组织营救困滞在香港的 民主人士和英、美等国际友人。1942 年到东江抗日游击根据地,成立广东军 政委员会和东江人民抗日游击纵队,统一领导广东的敌后武装斗争。同年 6 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后牺牲于江西泰和国民党监狱。

  张发奎(1896—1980)中国将领。字向华。武昌第三陆军中学毕业。北 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九·一八事变后 曾赴欧美考察军事。1936 年授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战区 右翼军息司令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率部驻守浦东、沪西一带,参加*淞沪会 战。1938 年任第九战区第二兵团司令,参加*武汉会战。同年 12 月起任第四 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两广军事,曾在粤北和广西昆仑关重创日军。1945 年 3 月改任第二方面军司令官,收复邕宁、龙州、凭祥等地。日本投降后,主持 华南战区受降事宜,旋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主任,投二级上将衔。 1949 年初,任中国陆军总司令。同年 7 月赴香港定居。

  张达志(1911—1992)中国将领。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十五 军团师政委,在陕北进行革命武装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 ○师警备第六团政委,随军转战晋西北和冀中,开民抗日游击战争。1938 年 率部进入绥远,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历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塞北军分区副政委、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政委。领导军民开展反“扫荡”斗 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曾任陕北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 第一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公安部队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 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自忠(1891—1940)中国将领。字荩忱。济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曾 任冯玉祥西北军学兵团长。1930 年 11 月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兼张 家口警备司令。1933 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1935 年授中将街。同年华北事变 后,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和天津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代理冀察政务委 员会委员长、北平(今北京)市长兼第五十九军军长。1938 年 3 月,在*台 儿庄战役中,率部增援临沂,重创日军第五师团,4 月升任第二十七军团军 团长。同年 9 月,参加武汉会战,转战豫南、鄂北一带。10 月擢升第三十三 集团军总司令,后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39 年春率部参加京 山、钟祥等战役。同年 5 月授中将加上将衔,参与指挥鄂北战役,1940 张自 忠年 5 月在枣宜战役中率部由宜城渡襄河截击日军,激战 9 昼夜,16 日在南 瓜店与将士 300 人同时壮烈殉国,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并追赠为上将。 1982 年 4 月 1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张伯伦(NevilleChamberlain,1869—1940)英国首相(1937—1940)。 约瑟夫·张伯伦(JosephChamber-lain,1836—1914)之子,奥斯汀·张伯 伦(AustenCham-berlain,1863—1937)之异母弟。毕业于伯明翰梅森学院。 1915 年任伯明翰市长,1918 年起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16 年曾短期任国民 兵没总监,1922—1937 年历任邮政总长、卫生大臣和财政大臣。1937 年 5 月继*鲍尔温为保守党领袖,任首相。精于行政管理,昧于外交战略而又刚愎 自用。首相任内张伯伦顽固推行纵容德、意、日侵略的*绥靖政策。1938 年 9 月 3 次飞赴德国面见希特勒,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扳克斯洛伐克。1939 年 3 月德国进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转而声明一旦波兰等国遭受侵略将给 予武装支援的保证,并开始在国内征兵。1939 年 9 月德国进攻波兰后被迫对 德宣战,但没有在西线采取任何重大军事行动。1940 年 5 月德国相继侵入挪 威和低地国家后,完全失去公众和议会的信任,被迫辞职。后在丘吉尔的联 合政府中任枢密院长,10 月因病辞职,不久病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