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324)

  波利卡尔波夫式歼击机  即“H—16 型歼击机”。

  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  苏联西北部军事区域和军队组织。1940 年 7 月组建(8 月起改称特别军区)。其辖区包括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 和加里宁州西部地区。最初编有 2 个集团军和 3 个民族地方步兵军。1940—

  1 年军区进行动员和组建新兵团的工作。截至苏德战争爆发时,共辖 6 个步兵军、l 个空降军、2 个机械化军和 6 个筑垒地域(共计 20 个师另 1 个 旅)。担负防守面对东普鲁士的 300 公里陆界。在德军突然袭击下其防线被 迅速突破。战争爆发后改编为*西北方面军。1940 年司令为洛克季奥诺夫 (1893—1941),1940—1941 年为*库兹涅佐夫。

  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  纳粹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建立的统 治区。1939 年 3 月 15 日德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 次日,希特勒宣布成立“保护国”,任命*牛赖特为保护长官,由*哈查任总 统实行长期武装占领,解散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取消一切民主权利,推行德 意志化,驱使捷克人民从事奴隶劳动,大肆掠夺财富。1941 年德国秘密警察 头目*海德里希接替午赖特,加强白色恐怖,镇压抵抗运动。1945 年 5 月在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起义和苏军联合打击下瓦解。

  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3 年 10 月由*加里 宁方面军改变番号组建。初辖 3 个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后陆续编入 5 个集团军和 1 个坦克集团军。1943 年参加维帖布斯克-波洛次克方向的进攻 和实施戈罗多克战役。翌年参加白俄罗斯战役和波罗的海沿岸战役。1945 年 参加东普鲁士战役。同年 2 月 24 日撤销。历任司令为叶彦缅科(1943.10— 11)和巴格拉米扬(1943.11—1945.2)。

  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3 年 10 月由*波罗 的海沿岸方面军改变番号组建。初辖 6 个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后陆续 编入 5 个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参加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和波罗的 海沿岸战役。1945 年 4 月 1 日撤销。历任司令为波波夫(1943.10—1944.4)、 叶廖缅科(1944.4—1945.2)和戈沃罗夫(1945.2—3)。

  波罗的海沿岸第三方面军  苏联战略战役军团。1944 年 4 月由*列宁格 勒方面军左翼部队组建。初辖 3 个集团军和 1 个空军集团军。后再编入 2 个 集团军。先后实施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和塔尔图战役,并参加了里加战 役。同年 10 月撤销。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

  泽克特(HansvonSeeckt,1866—1936)一译“西克特”。德国将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供职于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参谋部。战后参加签署 《凡尔赛和约》。1920 年起任陆军管理局(即陆军总参谋部)局长,拥护君 主制,对魏玛共和国持保留态度。1926 年去职,同时获上将街。后当选为国 会议员,支持纳粹党执政。1934 年 5 月一 1935 年 3 月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 曾参与指挥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著有《一个军人的思想》和《我的生平》等。

  泽根堡司令部  又名“鹰巢”。战时希特勒的野战司令部之一。1939 年夏由*施佩尔设计并主持建造,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附近泽根堡 (Zlegenberg)以北。1944 年 11 月—1945 年 1 月 15 日希特勒为指挥*阿登 战役时首次使用。

  泽姆兰半岛战役  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东普鲁士战役 的组成部分。1945 年 4 月 13—25 日,由*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与波罗的海舰 队协同实施。*哥尼斯堡战役后,苏军即向东普鲁士境内最后一个被围德军集 团——泽姆兰(Samland)半岛驻军(约 6.5 万人)发起突击。4 月 25 日, 德军基本兵力被歼,残敌顽抗至 5 月 8 日。至此,东普鲁土全境被苏军攻占。

  译夫科夫-贝斯特兰-鸦科勃抵抗组织  德国本土最大的反纳粹和反 战 地 下 组 织 。 大 战 初 期 由 德 国 共 产 党 鲁 尔 区 领 导 人 泽 夫 科 夫 (Antol1Saefkow)和党员贝斯特兰(BernbilrdBestlein)、雅科勃 (FrazJakob)联合各抵抗小组而成。宗旨为在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统一战线 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广泛吸收共产党员、社会民主党 员和其他反法西斯人士参加,在柏林大工厂建立基层小组,并同马格德堡、 莱比锡、德累斯顿、汉堡、汉诺威、杜塞尔多夫等地的抵抗小组建立联系。 在德国空军后勤部、军事工业部门、陆军总司令部、监狱和集中营,以及战 俘和外籍劳工中进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纳粹政权。曾参与谋划*七·二 ○事件。先后有 100 多名成员在斗争中牺牲。1944 年 9 月 18 日泽夫科夫、 贝斯特兰和雅科勃被纳粹政权杀害后,活动锐减。

  治安肃整运动  日本侵略军为确保华北占领区而推行的“军政民一体” 的“总力战”。1938 年底,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停止了正面战 场的大规模进攻,将主力移驻华北,推行该运动。军事上,企图通过讨伐作 战摧毁抗日根据地,实现包括各要地在内的“面”的占领;政治上,扶植伪 政权,建立伪军、警察、自卫团,推行保甲连坐怯,企图巩固其占领区统治: 经济上,严禁各种物资进入根据地,企图困死抗日军民。自 1939 年 1 月至 1940 年 3 月,日军连续发动三次“治安肃整”作战,均为抗日根据地军民彻 底击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