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366)

  美国第十三航空队(ThirteenthAirForae)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队。1943 年 1 月组建于新赫布里底群岛,主力系从*美国第五航空队分出。先后由*特 文宁、沃勒史密斯(P.B.Wurtsmith)任司令。先后在美军南太平洋司令部和 西南太平洋美军总司令部指挥下作战。曾参加争夺所罗门群岛的作战,协同 第三航空队进袭日军海空基地拉包尔。至战争结束时,飞行作战近 10 万架 次,投掷炸弹 61929 吨,击毁日机 1439 架,击沉日舰 134 万余吨。有“丛林 航空队”之称。战后建制撤销,余部归美国远东空军。

  美国第十五航空队(FifteenthAirForoe)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队。1943 年 11 月,由原属*美国第十二航空队的轰炸枫部队等在突尼斯组建,先后由* 杜立特、*特文宁等任司令。初参加北非作战,属欧洲战区美国战略空军司令 部和地中海盟国空军司令部双重领导。1944 年 1 月,与美国第八航空队合并 成美国驻欧战略航空队。同年 2 月掩护盟军在意大利安齐奥(Anzio)登陆。 后移师意大利南部,与*美国第八航空队共同实施穿梭轰炸,对巴尔于半岛德 占区的工业目标,尤其是罗马尼亚境内的石油工业设施和铁路交通发动攻 击,以截断德国的燃料供应。1945 年 5 月,部分作战部队调赴太平洋战场, 余皆留驻欧洲。同年 9 月建制撤销。

  美国第十五集团军(FifteenthArmy)美国陆军战役军团。1944 年 8 月 组建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辖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军,总兵力力 4 个步兵师、1 个空降师(一说 3 个步兵师、1 个装甲师与 2 个空降师),由杰罗任司令。 同年 10 月调赴英国。1945 年 2 月参加欧陆作战。初作为盟军最高统帅部总 预备队,后隶属*盟国第十二集团军群。同年 3—4 月协同美国第一和第九集 团军实施鲁尔战役。德国投降后为驻德占领军,1946 年 2 月建制撤销。

  美国第十四航空队(FourteenthAirFOrce)也称*飞虎队。抗日战争期 间美国在华对日作战的空军部队。1943 年 3 月 10 日,由*美国驻华空军特遣 队改组而成,*陈纳德任司令,继续在中国和缅甸上空作战。1943 年下半年, 作战 358 次,出动飞机 3519 架次,与日本空军争夺中国上空的制空权。1944 年春,支援*豫湘桂战役。1944 年 11 月 15 日至 1945 年 6 月 15 日,出动 2.8 万架次,击落日机 1634 架,不仅完全夺得在中国的制空权,而且破坏了日军 供给线。

  美洲国家中立宣言  1939 年 9 月美洲国家外长第一届协商会议上通过 的宣言。宣言援引一般中立国家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的“公认规则”,并规定 了”西半球各国的行动准则”,即美洲各国有权将在本国水域中请求避难的 交战国商船集中在一个港口加以保护,并将交战国的潜艇自本国水域中驱逐 出去;美国商船可悬挂任何一国的国旗在美洲各国水域中航行,并可携带“防 工武器”。为此会议决定在里约热内卢设立美洲国家中立委员会。

  美洲国家经济宪章  *查普尔特佩克会议上通过的美洲国家经济原则。 1945 年 2—3 月根据美国经济事务助理国务卿克莱顿(WilliamM.Clayton) 的计划在会上拟定。主要内容为:实行所谓自由贸易、自由企业和自由投资 的三原则;规定美洲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妨碍发展国际贸易的障 碍”,不许实行经济歧视,“消灭各种形式的经济上的民族主义”,并“保 证平等公开地对待各国之间相互提供的资本”等。该宪章实际上是美国对拉 美实行经济扩张的计划。

  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  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 华盛顿举行的会议,共有 3 次。(1)第一次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代号“阿 卡迪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为协调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 和加强彼此的合作,于 1941 年 12 月 22 日—1942 年 1 月 14 日举行此会议。 与会者除罗斯福、丘吉尔外,尚有霍普金斯、比弗布鲁克和双方的三军参谋 长等军政要员。会议无严格程序,除正式的全体会议外,尚有各种专门会议 及个别会晤交叉进行,讨论了广泛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会议的主要政 治成果是拟定和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会议重新确认*先欧后亚战略, 通过了 1942 年实施登陆北非的*超级体育家计划。为加强两国军事合作和统 一指挥,决定成立*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和*东南亚盟军司令部。会议讨论了加 强两国战时经济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军需品分配委员会、*联合原料委员会 和联合船舶调度委员会。此次会议奠定了美、英战时全面合作的基础。(2) 第二次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1942 年 6 月 18—25 日举行。除罗斯福、丘吉 尔外,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成员与会。主要议题为商讨两国 1942—1943 年的军 事行动。会上围绕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展开争论,丘吉尔强调有许多不 可克服的困难,力图说服罗斯福放弃登陆法国的*大锤行动计划。会议因北非 英军失守图卜鲁克而中断,未作出决定。(3)第三次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 代号“三叉戟”。1943 年春,美、英军事领导人围绕有关在欧洲开辟第二战 场以及地中海地区和缅甸的军事行动,发生严重分歧。为解决分歧于同年 5 月 12—25 日举行此会议。除罗斯福、丘吉尔外,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成员与会。 会上,美方强调横渡海峡在法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略,并提出一个要求英 军在缅甸发动攻势的太平洋地区作战计划;英方则坚持*地中海战略,主张向 南意大利发动进攻,继而促使土耳其参战和展开巴尔干军事行动,强调地中 海作战应优先于横渡海峡进攻法国的行动,并拒绝 1943 年在缅甸发动攻势。 经过激烈争论达成妥协,双方同意在英国集结部队和物资,以 1944 年 5 月 1 日为期作好登陆法国的准备;在地中海实施西西里战役后继续作战,迫使意 大利退出战争;在缅甸的攻势推迟到 1944 年。此次会议把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的行动推迟到 1944 年,导致苏联同美、英关系的一度紧张。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