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38)

  王靖国(1891—1952)中国将领。字治安。保定军校毕业。曾任晋军第 三军军长。九·一八事变后任第七十师师长兼任包头警备司令,在河套地区 实行屯垦。1935 年授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九军军长,在晋北地 区对日作战。1939 年初参加阎锡山同日本勾结的临汾会议,同年 2 月任第十 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十九军军长。1940 年率部在蒲(县)隰(县)地区进攻 坚持抗日的*山西新军,1945 年春率部在豫西北地区抗击日军。抗战胜利后, 任太原防守司令兼第十兵团司令。1949 年 4 月在太原被人民解放军俘虏。

  王新亭(1908—1984)中国将领,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 面军第九军政治部主任、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1935 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 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八六旅政治部主任,参 与指挥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等战斗。193S 年任第三八六旅政委,配合* 陈后指挥*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和*长乐村战斗。同年 12 月率部进 入平汉路东,转战冀鲁豫平原。1939 年回师太行山,后任大岳纵队政治部主 任,太岳军区副政委、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坚持敌后抗日 游击战争,对开辟太行、冀南、大岳抗日根据地作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 任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1955 年被授 予上将军衔。

  王稼祥(1906—1974)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人之一。又名嘉 祥、稼蔷,1924—1930 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 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 会副主席。1934 年参加长征,北上抗日。1935 年 1 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 译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起了重大作用。1937 年任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8 年回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 主任兼代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协助 毛泽东处理大量有关党、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事务,提出过不少重要创 见。曾主持创办《八路军军政杂志》、八路军军政学院,并主持组建战地工 作考察团,赴华北敌后指导部队整训。1943 年 7 月为纪念中共诞生二十二周 年和抗战六周年,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首次提出和 论证了“毛译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次年因病离职,后赴苏联治疗。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首任驻苏联大使,曾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 络部部长、书记处书记。

  王德泰(1908—1936)中国将领。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反帝同盟 会成员。历任延吉反帝同盟会组织部长、中共延吉县委代理书记、延吉游击 大队参谋长,组织和开展抗日游击战。1934 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 师政委、中共东满特委委员。1935 年改任独立师师长,不久升任第二军军长。 率部开创了安图、敦化、额穆、桦甸游击区,指挥了围攻安图县城和保卫奶 头山根据地等战斗。1936 年 6 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 军长、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开辟了长白、临江等新游击区,指挥攻打抚松县 城日军和袭击小汤河伪靖安军的战斗,取得胜利。同年 11 月中旬,在抚松县 小汤河一带与敌激战时牺牲。

  王缵绪(1887—1950)中国将领。字治易。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 任国民政府第二十一军第五师师长。 九·一八事变后,任第六路军总司令兼第四军军长,率部参加“围剿”工农 红军。1936 年授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四 十四军军长,四川省政府主席,第六、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1940 年授中将 加上将衔。翌年任重庆卫成总司令。抗战胜利后,调任武汉行辕副主任。

  王耀武(1903—1968)中国将领。字佐民。黄埔军校毕业。九·一八事 变后任国民政府军补充第一旅旅长,曾阻截*红军抗日先遣队。抗日战争爆发 后,任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师长,率部参加淤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1938 年 10 月武汉会战中,率部取得万家岭大捷,升为第七十四军副军长、军长。 1939 年后参加三次长沙会战。1941 年参加指挥上高战役。次年率部参加常德 战役。1945 年 2 月授中将衔。3 月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属第四方面军司令 官。日本投降后,主持长沙、衡阳地区受降事宜。后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 山东省政府主席。1948 年 9 月在济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9 年特赦 获释后,任全国政协委员。

  王八盒子  即“南部式手枪”。

  开塞锥(Corks(3rew)1943 年 6 月英军攻占意大利班泰雷利亚岛的作 战行动代号。班泰雷利亚岛位于突尼斯和西西里岛之间,扼地中海航路狭窄 地段的要冲,为意大利飞机和鱼雷快挺基地。盟军占领突尼斯后,为扫清进 攻西西里岛的通路,从 5 月 18 日开始对该岛进行持续的空袭,6 月 8 日起以 舰艇和飞机实施大规模的海空轰击。6 月 11 日,守岛的 7000 名意军投降后, 盟军登陆占领该岛。

  开罗会议  大战期间美、英、中三国首脑和美、英两国首脑先后在开罗 举行的两次会议。(1)第一次开罗会议,代号“六分仪”。1943 年 11 月 22 —26 日,罗斯福、丘吉尔前往出席德黑兰会议途经开罗时同蒋介石举行的会 议。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成员以及蒙巴顿、史迪威等与会。主要讨论对日作战 和处置战败后的日本等问题。会上围绕蒙巴顿提出的一项缅甸作战计划发生 激烈争论。仍致力于实施巴尔干计划的丘吉尔,反对在孟加拉湾进行两栖作 战来配合中国军队在缅北的进攻。蒋介石则在英军将开始大规模的南缅作战 条件下,同意中国军队实施缅北攻势会议未能对此达成实质性协议。会议还 就战后远东问题进行了谈判。罗斯福曾向蒋介石提议加强美、中军事合作和 把大连作为国际自由港;蒋表示如时机成熟而中国主权不被分割,可考虑大 连港的国际化。会议最后就发表*《开罗宣言》达成协议。此次会议为大战期 间唯一的一次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对于加速打败日本和战后处理亚洲 问题起了积极作用。(2)第二次开罗会议。1943 年 12 月 3—6 日,罗斯福、 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后返国途经开罗时举行。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成员与 会。12 月 4 日上耳其总统伊诺努到达参加了有关会谈。会议再次就缅甸作战 计划展开激烈争论,撮后同意取消在盂加拉湾进行两栖作战。会议确认登陆 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为 1944 年的主要战役,同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霸王行动 的盟军最高统帅。在同伊诺努的会谈中,丘吉尔为实现其巴尔干计划,力劝 土耳其站在盟国一边参战:罗斯福来坚持要土耳其参战,也反对增加对上援 助;最后仅达成在 12 月 7 日发表措词空洞的《美英上三国开罗会议公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