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_凡禹/和琳【完结】(32)

  乾隆帝对李侍尧案的出现原因当然是一清二楚,所以,在处理李侍尧贪污问题上内心是非常矛盾的——既要严肃处置李侍尧的贪污行为,以达警示其余官员的目的,惩治日益严重的贪污问题,又要对这个年年向自己进贡的人网开一面,以免堵了自己的财路。和珅向来善于揣测皇上的心思,可以说对乾隆帝的心思掌握得十分明了。乾隆命他去办理此案,估计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和珅十分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虽然乾隆有心放过李侍尧,但和珅也要把场面做足,免得让人抓住把柄。所以他在努力将李侍尧案件搞清楚的同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大清律的规定将李侍尧即行斩立决,而是提出了处以斩监候的处罚建议。虽然很多大臣对此表示不满,但他仍坚持斩监候的处理意见,给乾隆帝留下了灵活掌握的空间,而最终得到了乾隆帝的认可。

  和珅为了不让乾隆帝过于难看,从而影响到全国的官场大变动,于是很好地控制了局面,正是和珅这件事办得令乾隆非常舒服,所以和珅此后才日益受到乾隆的专宠。

  让主子离不开我

  能够让皇帝离不开自己,除了要主动表现出卑躬屈膝的样子,获得皇帝的注意外,还要有高明的手段能够抓住皇帝的心,让他离不开自己。这就要求和珅不仅仅要会逢迎拍马、做事厚颜无耻,还要有真实才干,让主子指使你、对于交代给你的事物一万个放心,从而对你产生依赖心理。这样才能把皇帝“牢牢控制在手中”。

  很多“正直”的人都认为,像和珅那样只会溜须拍马之流之所以获得皇帝的信任,一定是皇帝被蒙蔽了眼睛。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如果和珅真的能力平平,在有“一代名君”之称的乾隆面前,在人才济济的朝廷上,他根本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也不可能平步青云、恣意弄权。仅仅靠拍马屁,也只是让主子认为你有忠心,但不能体现你的能力;只有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种种能力,才能受到皇帝的青睐。和珅为了不让乾隆认为自己是个“碌碌无为”的钻营之人,他“巧于迎合,且工于显勤”,终于获得了乾隆的宠信。

  乾隆特别宠信和珅的原因很多,这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年轻而毫无政绩、功绩的和珅是怎样让乾隆这般看重,以至连年升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珅有一套敛财的非凡本领,能够设法满足好虚荣、爱面子、好场面的乾隆。

  历史上的乾隆是一位英明的帝王,但到了后期渐渐开始喜欢追求泱泱大国的皇家气派和豪华场面,不过仍然想给世人一个严谨勤俭、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这是一个矛盾,但是和珅总能很好地化解这个矛盾,为乾隆献上许多敛财的办法。乾隆明处下令不要铺张,和珅却怂恿各级官员、各地富商加紧捐贡,既保留了乾隆帝的“廉洁持政”的高大形象,同时也为他聚敛了大量财富供他挥霍,乾隆因此越发自鸣得意。有一段时间,内务府财务紧张,在和珅的主持操办之下,只一年内务府就扭亏为盈了,国库中的存银也多了起来。于是乾隆更加离不开和珅,也逐渐把权力下放给他。这样,和珅在朝中更加有恃无恐。

  和珅敛财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和珅独创的“议罪银”制度:官员犯了错误,可以按照程度深浅纳多少不一的银赎罪以免去处罚。“议罪银”制度得到的巨额的银两,有八九成是不入国库的,这就为乾隆提供了用来挥霍的资金。和珅等于是为乾隆建造了一个金库,乾隆难怪这般信赖和珅了。

  乾隆统治前期,国力强盛,加上康熙、雍正留下的庞大家底,国库也较为充裕,但抵不住他中晚年以后的无限制挥霍和恣意用兵。眼看着国库日见难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大喜功和粉饰太平的欲望,乾隆急需一位能为他广开财路的能臣,而和珅及时填补了这一空白。

  当时,上自清政府各部官员,下至封疆大吏、知府、知县,以及盐商、行商、票商们,每年都要把他们搜刮来的大量钱财和稀世珍宝献给皇上,以借此获得更大的功名,这种现象甚至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尤其在皇太后、皇后、皇子公主的生日时,朝廷更是趁机向各级官员和商人们搜刮,而官员和富商也是乐此不疲——反正自己不出一分钱。好面子的乾隆也还曾几次下谕旨,表示反对贡献,其实这只是表面文章,暗地里乾隆的金库照收不误,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不仅如此,就连周边国家如朝鲜、安南、琉球、吕宋、缅甸、英国等许多国家的使臣也都进贡了大量珍宝。

  和珅在不大动用国库库存的情况下就满足了乾隆奢华享用的需要,乾隆当然十分高兴,越发觉得和珅聪明、能干,是他得力的助手,一刻也离不开他了。当然,和珅在这一过程中也趁机给自己聚敛了巨额财产。其实这些钱财既不是这些官吏自己的努力所得,更不会把自己的家私拿来贡献给皇上。他们只是不大量挪用国库金银,而反过来向人民巧取豪夺,所以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却下降了。

  除此之外,和珅还掌管着内务府和崇文门税关,他对此也进行了十分严格的控制。他为了能多收入、少开支,确实动了不少脑筋。我们知道,他是个“吝啬的富翁”,他对于钱财可谓精打细算。为了增加收入,他几乎到了“雁过拔毛”的程度。他所掌握的重要进财口——崇文门税关设在今崇外上三条至四条胡同之间。明朝时,北京内城九门均设有关卡,向过往客商、官员以及进京举子收取苛税。到了清朝,把九门征税,改为崇文门统一征税,另设有几个巡查税口。崇文门税关的税务监督一职应该由内务府包衣出身的官员担任,但到乾隆时期,皇帝为了表示对某位大臣的看重,往往把这一进财肥缺委任给自己的亲信大臣。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自然担任了这一职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