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刘备:“常败”的英雄_方北辰【完结】(59)

  果然,五月间,曹操即命令全军退出汉中,把防线北撤到关中一线。

  刘备据有汉中全郡地盘之后,借着胜势,又派大将刘封、孟达率军东进,把汉中东面的上庸、房陵二郡(治所分别在今湖北竹山县、房县),从曹操手中夺了过来。至此,刘备终于算是拥有了益州的全境。

  杀死了曹操的功勋上将,又击退了曹操本人统率的数万大军,最后还夺取了一大片战略要地,刘备自认在声势上已经压倒曹操。接下来的要紧事,就是把自己的名位,提高到足以和曹操比肩抗衡的地步。此时,曹操已经当了魏王。因为他的王国封地,是冀州的魏郡(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等十个郡,所以得了一个“魏”字。刘备也依样画葫芦,把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五个郡划为自己的王国封地,并且在当年的七月,立坛于沔阳城南的汉水之滨,举行仪式,自己封自己为“汉中王”。整个仪式的第一道程序,是先行宣读一篇由刘备的臣僚一百二十人,共同写给东汉皇帝的表章。表章由当时官阶和封爵都最高的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领衔,洋洋洒洒列举了刘备的功勋,特别是应当晋爵封王的充分理由。宣读既毕,便是第二道程序,群僚奉上王冠,恭恭敬敬给刘备戴上,这样,刘备就在群僚的“逼迫无奈”之下,不得不“勉为其难”,正式称王了。第三道程序,则是刘备再以自己汉中王的名义,上奏东汉皇帝表章一篇,称述自己既然在“群僚见逼”之下晋爵为王,那就不便再担任朝廷过去授予自己的左将军官职,以及宜城亭侯的低级封爵,所以派遣使者,将左将军、宜城亭侯两枚印章,原物奉还给朝廷,以示交接手续从此两清了。

  其实,当时东汉献帝处于曹操的严密控制之下,而曹操与刘备是势同水火的仇敌,所以上面两篇表章和两枚印章,不要说送到汉献帝的面前,就是送过双方的边界也绝无可能。但是,这些政治上的过场,却是万万不能少,非走不可的。官样文章做够了,刘备便心安理得地当起汉中王来。他一心想借当初西汉高祖刘邦在汉中当“汉王”时留下的神灵气运,以“汉”字为旗号,以汉中为台阶,开创汉朝再度中兴的新篇章。

  现今陕西省勉县城东郊高潮乡的旧州铺,还有当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时的坛场遗迹。鸡犬之声相闻的小村之内,一抹夕阳残照的荒草之中,赫然有清代光绪年间刻立的斑驳石碑一通,其上隶书“先主初为汉中王设坛处”十个大字,似乎还在给人们述说着千年历史的变幻沧桑。

  翻过这一年,刘备正好满一个花甲,整六十岁。这正是:

  汉中鸡肋今朝得,且看刘郎变汉王。

  要知道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又怎么会乐极生悲,痛失关羽和荆州,请看下文分解。

  二二 痛失荆州

  刘备戴上珠光宝气的王冠后,当月就回返成都。

  古往今来,“衣锦还乡”一直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无上荣耀。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是在熟悉自己过去的人们面前,展示自己现今所拥有的一切,所以成就感和自豪感特别强烈。一年前刘备出成都,不过是左将军兼荆、益二州州牧的衔头。如今入成都,却已是距皇帝只差一级台阶的王爷了。所以当欢迎的群臣把他簇拥着迎入成都的时候,他确实有一种近乎衣锦还乡的欣快感觉充溢于胸中。

  回到成都,刘备立即设置百官,建立朝廷,正经八百地称孤道寡起来。当王就有这点特别的好处,若不称王,任随你官居极品,诸如丞相、相国、三公、大司马、大将军之类,也没有置百官、建朝廷的资格,因为你本身就是百官之一。当了王则不同。王位是在百官之上,距帝位相去不过一阶,可以自立门户。所以自西汉至东汉,要规定异姓不得封王。而异姓称王者,必是有问鼎之意的权臣。

  当下刘备宣布任命:以许靖为太傅,麋竺为安汉将军,诸葛亮为军师将军,法正为尚书令兼护军将军,李严为辅汉将军,廖立为侍中,赖恭为太常,黄柱为光禄勋,王谋为少府,以上是文臣;又以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以上是武将。其余的次要人物,亦各有委任,莫不欢欣振奋,得其所哉。

  但是,如果以为刘备一人得道,其臣下就全数都能随之升天,那就大错特错了。也有因此倒了大霉的,此人就是过于显示自己聪明的张裕。

  张裕,字南和,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人。其人天才绝顶,尤其长于占候。所谓“占候”,即是根据星象和云气的变化,对某件事情的前景作出预言。张裕占星候气,所言多验,名闻蜀中。起初,他在刘璋手下当幕僚,又以谈吐诙谐、口辩敏捷震惊四座。张裕本人颇以上述两项擅长自负,不料正是这两项擅长断送了他的性命。

  那还是刘备应邀入益州时,与刘璋在涪城欢聚。一日,宾主会饮,张裕在旁作陪。酒酣耳热之际,爱开玩笑的刘备,针对张裕那满口胡须,说了一个笑话:“我过去在涿县老家时,毛姓人家特别多,真是东南西北皆毛姓也。所以涿县的县令感叹说是‘诸毛绕涿居乎!’”

  这句“诸毛绕涿居乎”,念起来令人以为是“猪毛绕啄居乎”,也就是猪嘴巴一圈满是毛的意思。诸位酒客会意,不禁大笑哄堂。刘备十分得意,满饮一大杯后,顾盼自雄。张裕岂是肯服输的角色,瞟了刘备一眼,也讲了一个笑话:“过去有一位并州上党郡潞县(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的县令,后来调到贵乡涿县任职。此人去官还家,有人与他写信,觉得单称之为‘潞君’或‘涿君’都不好,最后只得称之为‘潞涿君’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