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130)

  公元1092年,苏颂被拜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这是右宰相的官位,也是 他一生政治生涯的顶峰。

  苏颂做了宰相之后,他的原则是按照国家的典章制度办事,让百官都要 守法遵职。根据官员们的能力大小授以相应的职务,杜绝侥幸升官的源头, 防止边疆上的一些重臣邀功生事。朝廷上如果有处理不妥当的事,就力争纠 正过来。

  公元1093年,苏颂因为替一位敢言的官员说话,谏官杨畏、来之邵就攻 讦他,说他稽留诏命,苏颂就向宋哲宗上章辞相,被降为观文殿大学士、集 禧观使这些闲职。他的 《新仪象法要》就是在辞相以后开始写的。

  公元1094年,宋哲宗起用新党章惇为相,贬逐高氏所用旧党时,御史周 秩弹劾苏颂,但是宋哲宗对年高望重的苏颂还是比较尊重的。他想起当初他 刚刚即位的时候,诸位大臣见他很年轻,全都议论纷纷。大臣们每当奏事的 时候,都是由高氏来作决定,宋哲宗有的时候要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竟没 有人肯听。只有苏颂在向高氏奏报完以后,还要再向哲宗来禀报;宋哲宗如 果有什么指示,他还要向其他的大臣们传达。想到这些往事,宋哲宗很有感 慨地对大臣们说:“苏颂是知道君臣之义的,你们不要轻议此老。”

  苏颂由于德高望重,没有被奸邪所污,世称他是明哲保身。但是,从当 年他为张仲宣案犯颜抗辩的事情来看,他的所作所为又都是雅德君子所行之 事。

  然而,不久以后,苏颂还是被赶出京城去知扬州了。

  1095年,宋哲宗又要调苏颂去知河南府 (治所在今河南洛阳)。此时, 苏颂已是75岁的高龄,于是,他上书辞官了。朝廷就让他以太一宫使的荣衔 闲职留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公元1096年,苏颂完成他的《新仪象法要》时,已经是76岁高龄的老 人了。

  公元1097年,苏颂再次要求告归,被准以太子少师衔 (从二品)退休。 不过,他并没有回到福建同安的老家,而是终老在与他的父亲的庐墓相近的 京口。

  苏颂的器局非常宏远,他自觉遵守封建的礼法,不与别人比试短长。后 来他官做大了,仍然生活得像寒士一样,晚年在京口修的府第也极为朴素。

  苏颂的学问很渊博。他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养成了珍惜时间、刻苦学 习的良好习惯。他小时读书,一天的功课自有定规,白天有事耽误了,晚上 就是通宵达旦也一定要补上。他的父亲苏绅有一套记忆的方法。他继承家传, 更有发展。苏颂的博闻强记达到记本朝的典故可以日月不差的程度。他的记 忆力的惊人经常引起皇帝、上司和同僚们的惊叹。他在给皇家藏书作校勘整 理工作的9年间,每天把皇家所藏的珍本秘籍强记2000字,晚上回家后再把 它默写出来,由此积聚起大量藏书。因此,对于经史、百家、九流、图纬、 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没有他不通的。

  苏颂曾经对学校教育发表过意见,他主张博士要分经 (分科);对诸生 进行考试时,以他们的德行和才艺做为选拔人才的依据。

  苏颂对贡举也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他主张先考察举人的实学,再考察他 们的文学、才艺。他还主张,改变科举考试时要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封起来, 考生交卷以后再把考生的考卷腾录一遍的方法,使有关部门能够参考考生的 真实情况。他还主张,这些做法先从州县开始实行,不久再恢复乡贡里选这 些过去的好做法。

  苏颂从公元1042年中进土起,到1097年退休,渡过了50多年的官场生 涯。在这50多年中,北宋皇朝经历了多次的党争。

  第一次:公元1069年,宋神宗在位,任用王安石为相,主持变法。

  第二次:公元1085年,宋神宗死,宋哲宗即位,年仅10岁。英宗后, 神宗母高氏 (即宣仁后)临朝听政。司马光、文彦博等被委以重任,变法时 期的重要人物全被罢黜,新法全部罢废。这在历史上称作“元祐(宋哲宗年 号)更化”。

  第三次:宣仁死后,哲宗亲政,任用变法派的重要成员章惇、曾布等, 想要继承宋神宗时期执行的新法,凡元祐所罢一切复之,元祐臣僚遭贬谪。 这件事历史上叫“哲宗绍述”。但事实上,变法派与反变法派的斗争,越来 越多地陷入了个人恩怨的斗争中。

  苏颂在这样一个政局并不稳定的历史时期中,始终未参与这种党争。作 为一个实干家,他也未曾对新旧两党的政治主张发表过战略性的意见。

  宋徽宗登位后,苏颂又被进为太子太保 (从一品),封爵赵郡公。

  八、苏颂之死

  公元1101年6月17日,苏颂向宋徽宗自草遗表。

  18日,苏颂卒于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宋徽宗下诏停止视朝两天, 赠苏颂司空荣衔,并将其安葬于丹徒县的五洲山东北 (一说葬于丹阳县)。

  苏颂死后,很多人来他家谒灵,看到他家中的朴素情景,无不心生敬佩。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孙思邈 

  一、幼年贫寒多疾 立志习医救人

  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村的 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里。

  耀县,隋唐时叫华原,是京兆府长安的辖地,南距长安约75公里,即东 径109°,北纬约34.9°处。孙家塬村就在它的东北约15华里的地方。这里, 地处黄土高原,周围山峦层层,沟壑交错。这里没有自然水源,村民们挖地 成窖,储雨水以食用。天旱时,窖水用尽,则去远处运水,故又称“旱塬”。 村民们以种植五谷杂粮为生,当然少不了养些鸡、犬、兔、鹅、牛、马、猪、 羊等禽畜,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孙思邈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