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278)

  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对授时历最有意义的修正,是关于回归年长度及其 古今变化的研究。

  我们知道,回归年长度 (T)并非恒量,而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变量, 任一年 (t)的回归年长度值可由下式表达:

  T=365.24219878-0.0000000614(t-1900)

  这是由现代天体力学推导出的理论公式。

  在我国古代,关于回归年长度古大今小的概念,是由南宋天文学者杨忠 辅首先提出的,在他的统天历中,他建立了求任一年回归年长度值的公式:

  T=365.2425-0.000002116(t-1195)

  元代郭守敬等人,接受了杨忠辅的这一概念,并在他们的授时历中给出 了经过修正的新算式:

  T=365.2425-0.0002t

  0

  式中t为以1281年起算的整世纪数。

  0

  朱载堉批判地继承了杨忠辅、郭守敬等人的成果,建立了回归年长度古 今变化的新公式:

  在黄钟历中,设实际历元 (1281年)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

  T=365.2425-0.00000175(t-1281)

  在圣寿万年历中,设实际历元(公元前3007年—公元1554年前的4560 年)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5日,

  T=365.25-0.00000175(t+3006)

  这两个公式基本上是等价的,依之计算,T值仅有约0.000002日之差。

  这样,朱载堉纠正了郭守敬等人回归年长度消长法的不当之处,在探索 回归年长度古今变化规律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在编撰黄钟历的过程中,朱载堉几乎对古代历法的所有重要问题都作了 评述,其心得载于《黄钟历议》之中。后来在编撰圣寿万年历时,他又对历 代冬至时刻、晷影测量和交食记录作了详细的考证,而写成《万年历备考》。 这些研究工作的方法,正如朱载堉自己所说的是:“辑名历五十家,倾心考 证,时刻分秒,期吻合于玑衡”,其目的则是“采众说之所长,羽翼大统, 广其未备”。

  《黄钟历议》共有36篇,其中前12篇主要论述音律与历法的关系,后 24篇则论述历法的各种问题,并对地理纬度测量新法进行了探讨。

  在编撰圣寿万年历的过程中,朱载堉又进行了许多天文历法的研究工 作。特别是对冬至时刻和交食的分析测算。冬至时刻的测定,也就是24节气 的测定,它与农业生产有较密切的关系。而交食是最明显的天象之一,其预 报准确与否,是检验历法的最可靠方法。朱载堉对这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其成果就是《万年历备考》中收载的《诸历冬至考》、《二至晷 景考》和《古今交食考》等3篇专题论文。

  朱载堉深知历法“欲求精密,则须依凭象器测验天文,积日累月,务得 其实,而后缀以算术,立为定法,方可成一代之懿制,传之万世而无弊也”。 可是,朱载堉所面临的现实却是“仪表之具,生来目所未睹,况能知其距度 之疏密,展次之广狭乎”。这无疑限制了朱载堉天文才能的施展。虽然如此, 朱载堉还是作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他动手制作了一些小型的天文仪具,设计 了新的测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朱载堉的天文历法工作不只在于历法 的编撰本身,还在于他吸取了先辈天文历法家许多宝贵的思想和成果,并加 以发扬光大,不但给当时处于凋零枯萎的天文历法界注入了生机,也为后世 天文历法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五、数学研究

  由于朱载堉要确定律管的内外周、内外径、横截面和容积,圆周率取何 种数值,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朱载堉在 《律吕精义》中叙述了“新法密率 算术周径冥积相求”之法,在这里,设径为d,周为I,面积为S,按照朱载 堉的说法,则径求周为:

  40 d2 / 2

  I =

  9 周求径为:

  2

  9I

  的径率即圆周率,其值为

  40

  π=      = 3.1426968

  92 + 92 他把这个数值称之为“周公密率”。

  由此看出,朱载堉的“周公密率”远不如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精确。 因此,他的关于律管的圆周、面积和容积的计算值也就有误差。可是,在实 际使用上,在以寸为单位测量时,毫位数(小数点下三位数)已是估计值了。 因此,朱载堉的圆周率数值并不影响他制造发音准确的律管。

  朱载堉在数学研究过程中,使用算盘完成了包括开方在内的大量计算。 数学与算盘是他从事乐律研究的翅膀。他完成十二平均律之时,也就是他运 用算盘进行开方运算成功之日。

  一尺为九寸,一寸为九分,称为九进尺。这种尺,一尺中共81分。在朱 载堉的《乐律全书》中称它为“纵黍律尺”。据传说,古代人以黍粒纵排81 粒,刚好为一乐律尺。一尺为十寸,一寸为十分,称为十进尺。这种尺,一 尺中共有100分。在朱载堉的《乐律全书》中称它为“横黍度尺”。因为它 是以黍粒横排百粒,其长度刚好与日常用尺相同。传说,在先秦时期,日常 用尺与乐尺相等长度。也就是,一纵黍律尺等于一横黍度尺,这两种尺的长 度相同而进位不同。

  《乐律全书》中指出了三种不同进位尺:横黍尺即平常十进尺;纵黍尺 即九进尺,斜黍尺即混合进位尺。它是以斜排黍粒90粒而得到的一种尺,称 为“斜黍九十分尺”。它的尺单位长度与横黍尺、纵黍尺相等,但尺以下各 单位为每尺九寸,每寸十分。朱载堉在这里的数学贡献是用算盘完成了九进 制和十进制的小数换算,在数学史上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