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292)

  中国科学院在短短几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全院上下齐心协力 地奋斗,1956年初,研究机构由建院初期的16个增到44个,科技人员从219 人增到2496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与竺可桢的辛勤劳动 是分不开的。面对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前景,竺可桢兴奋不已,同时又感到自 己肩上的担子份量不轻。他精神抖擞,走向灿烂的未来。

  九、万水千山走遍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竺可桢仍然坚持挤出时间以极大的热情亲自到野外 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供科学研究所需。

  黄河是我国北部的血脉,她哺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然而旧中国对 黄河缺乏治理,黄河两岸,特别是中下游一带经常遭受由黄河泛滥造成的洪 水灾害。为了寻找治黄的根本,竺可桢不远千里,率众沿河而上。站在黄土 高原上,竺可桢遥想5000年历史的兴衰,黄河的变迁。他不辞劳苦,起早贪 黑地忙于考察。虚心向当地群众请教一年四季的风向、雨水的多少、水土流 失的状况。由于过度劳累和水土不服,竺可桢终于病倒了,但他仍坚持考察 访问直到最后。

  竺可桢还组织和领导了对晋西北的水土保持工作,并进行视察。在吕梁 山,竺可桢访问了两名有经验的老农,认真听取他们的经验,同时向他们建 议对土地综合利用,不应只注重栽植果树而忽视农作物,应该农林牧水综合 规划,全面发展。两位老农听罢,非常高兴,感到大有奔头。竺可桢认为“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问题是对于沟的改造利用问题”。

  1957年竺可桢开始着手热带考察工作。考察路线由广东阳江、电白、信 宜南去,经茂名、化县、湛江、海康达徐闻,渡海考察海南岛。一路上,竺 可桢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记录。同时,他不忘自己有责任为沿途人民服务, 随时随地对生产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面对当地人民伐木烧炭、放火狩 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举措,竺可桢十分痛心。他耐心地用科学道理教育农民 不要只顾眼前的小利,而应在靠山吃山的同时还要养山。

  不久,竺可桢又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奔赴黑龙江考察。黑龙江综合考察 是以水能、水利地质、矿产、农、林、牧、渔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经济 状况为目标。到了哈尔滨,竺可桢乘船由松花江顺流而下,东行千里,经佳 木斯到广阔无垠的三江平原。到同江,入黑龙江,转向西行,逆流而上,至 萝北县折向西北而行,在爱辉稍停,渡江到苏联的海兰泡。在苏联,竺可桢 一行受到热烈欢迎,他穿梭在林海、草原、江河、沼泽间,晓行夜宿,生活 非常艰苦,他却毫不介意,感到其乐无究。他测温度、记天气,观察地理、 地质、土壤,拍照,整理资料,终日忙碌奔波,乐此不疲。

  经过几年的考察,竺可桢积累了大量的可靠资料,据此,他明确提出中 国的亚热带的北界应定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在岭南,从台湾中部到雷州 半岛。他以气温指标和考察得来的植物群落资料,纠正了苏联学者把辽、吉 全境和黑龙江、内蒙古一部分都划作亚热带的说法。

  1958年8月底,竺可桢飞往新疆考察。他不停歇地跑遍北疆,收获颇丰, 在精河的艾比湖和柴窝堡盐池留下了他的脚印。在大戈壁中,他们挖掘到了 盐和石膏,还有可作化工原料的盐碱土。他们在克拉玛依考察了玛纳斯河流 域。在南疆,竺可桢参观了维吾尔族的果园,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心里十分 快慰。竺可桢赞叹:“莫道春风不远渡,新疆是个好地方。”

  1958年底,竺可桢将目光转向沙漠和海洋。次年,他在中科院海洋工作 会议上讲《让海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鼓励大家向海洋进军,开 发海洋资源。之后,他在治沙队计划会议上致《吹起号角来向沙漠进军》的 开幕词,分析了世界沙漠化概况,回顾了各国人民与沙漠斗争的经验教训。 年近古稀的竺可桢曾三次跑到各沙漠,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荒凉的腾格里 沙漠和河套沙漠都留下他考察的身影。

  我国水利资源分布南多北少,南水北调,早在1958年就提出来了,竺可 桢对这一计划持赞同态度,他主动要求把中科院的考察工作与南水北调结合 起来。1960年秋,年愈古稀的竺可桢又踏上赴川滇考察的征途。通过考察, 竺可桢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西路南水北调的方案:从雅砻江引水,穿过巴颜 喀拉山口注入黄河。这一方案需建引水工程200公里,使黄河上游增水180 亿立方米。

  1962年6月4日,是竺可桢终身难忘的日子,在日记中他写道:“终于 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正在这天他被支部大会通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郭沫 若挥毫赠诗:

  雪里送来炭火,炭火浑似熔钢。

  老当益壮高山仰,独立更生榜样。

  四海东风骀岩,红旗三面辉煌。

  后来自古要居上,能不发奋图强?

  1963年3月,竺可桢与地理学家黄秉维赴云南,考察热带生物群落和植 物引种工作。他参观了小勐伦、小勐养自然保护区。他还深入农家,了解刀 耕火种的情况,宣传保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64年2月6日,毛主席请竺可桢面谈。竺可桢赶到中南海,毛主席正 在看书,卧室里到处放着书,毛主席诙谐地对竺可桢说:“书堆太乱,不是 个好学生,莫要见笑。”不多时,李四光、钱学森也应邀赶来。寒暄之后, 毛主席对竺可桢说:“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管地不管天。你 的文章倒是管天。”又说,“你的文章我赞成,我看,农业八字宪法可以加 上光和气两个字。”竺可桢为主席的平易近人和刻苦认真的态度所打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