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184)

  Ⅰ”型靶机改装成无人侦察机,代号为147A型,执行照相侦察任务。后来, 为了提高性能并改变或扩大用途,对无人侦察机做了多次改进。到1972年, 已有将近20种改进型,形成了瑞安—147无人机系列。

  瑞安—147系列无人机是一组总体结构基本相同的中程无人侦察机和无 人电子干扰机,采用积木式组装,以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重量在 1400 至2000公斤之间。在将近20种型号中,一部分属于高空型,有的能执行夜 间侦察任务,有的能执行电子侦察任务。另一部分属于低空型,有的能执行 电子干扰任务,有的用来搜集战场上的音响情报。

  这些无人机通过投放和回收,可以多次使用。其投放方法一是由有人驾 驶轰炸机、攻击机或运输机,把无人机带上天,在适当的地方投放起飞。这 种方法简便易行,运用灵活,成功率高。二是火箭助推,即借助固体火箭助 推器的推力使无人机起飞。这种方法是现代战场上使用较多的机动式发射起 飞方法。三是借助起飞跑车升空,即把无人机放在起飞跑车上,当起飞跑车 在跑道上滑跑到一定速度时,无人机升力增大,便可腾空而起。

  无人机的着陆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它可以脱“壳”而落,即当无人 机返回基地上空时,便弹出照相舱。照相舱自动打开降落伞,徐徐下落,机 体部分便自行坠毁了。它可以乘伞而归,即用降落伞回收无人机。这种方法 一般只适合于小型无人机使用。它还可以气垫着陆,即在无人机的机腹四周 装上“橡胶裙边”,其中有一带孔的气囊,发动机把空气压入气囊,压缩空 气从气囊中喷出,在机腹下形成气垫,气垫能支托无人机贴近地面,使其不 与地而发生猛烈撞击。

  迄今,无人机技术已发展到相当先进的水平,在航空事业中独树一帜。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近200种无人机的型号。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 以其特有之长,而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国防千里眼——雷达

  (1936年)

  雷达,从外观上看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并不是很陌生的东西,很多人在 电影或画报上看到过它,有的人或许还直接见到过它。雷达有着奇特的外表: 有的像几块大瓦片,有的像一口大锅,有的像一个蜘蛛网,有的像几排鱼骨, 可谓五花八门。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功能: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目标,是真正 的千里眼。

  早在1888年赫兹证实电磁波存在以后,科学文献上就经常提到将电磁波 用于目标探测的问题。1897年波波夫在实验时,发现电磁波被船只反射回来 的现象,提出可将这个现象用于军用探测,但没引起人的重视。直到 1922 年马可尼提出有关论文,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才用实验证实了他的设想。他 们使用波长为5米的连续波,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别安放在目标两侧,当目标 通过两者之间时,即可被探知,这种装置称为收发分离连续波雷达。

  美国从1925年起研究利用脉冲调制技术,作为探测目标距离的手段。从 1934年初起,投入许多力量进行脉冲雷达研究。1936年4月,研制成功第一 台脉冲式雷达装置,它的探测距离达4公里。到1938年,防空袭雷达已实际 应用。

  30年代,英、法、德、美都大力进行雷达研究,其中英、德、美都有明 确的军事目的。法国开始时只将雷达用于为船只探测冰山,但在战争迫在眉 睫时,也将雷达转为军用。

  在英国,1935年沃森·瓦特向英国空军提交了一份关于雷达的重要文 件,才引起对军事雷达的重视,并开始大力研究。在德国,30年代初开始研 究船只探测系统,很快又发展了飞机探测系统,1939年已有了入侵飞机早期 报警系统,紧接着出现了船只报警系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利用600兆赫 的雷达系统,能够精确地指挥高射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研制使用3000兆赫微波的投弹瞄准雷达, 用于投弹指挥。后来,美英合作,研制了频率高达10000兆赫的雷达系统, 使瞄准更精确。德国虽然在战争初期也发展了雷达系统,但由于它把重点放 在发展导弹上面,大大缩减了雷达研制费用,所以雷达系统远远落后于同盟 国。

  大战结束后,人们对军用雷达的兴趣一时急剧减退,科学家开始研究如 何用雷达作为科研工具。1946年美国成功地探测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雷达信 号,这实际上是射电天文学的开始。此外,也开始用雷达作为导航工具,作 为防止船只以及飞机碰撞的常规手段。

  高速飞机的出现,对雷达装置和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显然,将计算 机和雷达结合起来,可以解决自动雷达侦察的问题。

  在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之后,尽早报警成为迫切需要。第一个满足这个要 求的雷达设置在格陵兰。它有4个天线,每一个的宽度都超过90米,探测距 离为4800公里,它的计算机可以确定导弹的轨道、目标和到达的时间。

  此外,战后还发展了多种小型军用和民用雷达。其中最突出的是机载小 型雷达。飞机运载这种带有小型天线的雷达,沿固定航线飞行,雷达系统将 天线接收的信号送计算机分析处理。这种雷达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分辨率高, 这就是合成孔径雷达。

  50年代大功率速调管出现后,根据多普勒效应,制造出目标显示雷达, 可以探测出目标的速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