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454)

  中子输运组的同志利用和平利用原子能反应堆的普通外文资料,进行反 推,寻找那些出事故的资料。出事故就是中子的数量超临界,大量涌出。连 锁反应失去控制,产生爆炸。这种爆炸和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不可比拟。但是, 邓稼先他们想到了不可比拟的只是威力,而不是原理,在不可比拟中包含着 可比拟的东西。从可比拟的材料里推导出中子输运的规律。

  邓稼先全面掌握三个组,又亲自领导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组。核爆炸 就是高温高压状态,与常温常压下有极大不同,但是,要想知道它们的不同 点在哪里,实在是太困难了。

  邓稼先在学海茫茫的大千世界中,终于找到了天体物理中的托马斯—— 费米理论。这个理论过去是用到中子星球上的,拿原子弹和中子星相比,温 度大致差不多,都有极高的温度,但密度却没有中子星那么高。所以必须修 正托马斯——费米理论来推导出原子弹所需的高温高压下的状态方程,他们 创造性地利用外推法,求出了极高温高压下的核材料的状态方程,并巧妙地 与低压状态方程连接,得出了相当大区域内完整的状态方程,满足了理论设 计要求。

  从1960年开始,邓稼先领着这三个组进行突击,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 除此之外,他自己还要搞一些粗估。粗估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精确的数字,而 是把各种条件综合起来,从理论上估计出一个数量的幅度。

  此后,他们的工作进入了一个齐头并进的繁忙期,推公式、搞粗估、求 近似值,然后再深入一步;还有精确的计算。推公式需要理论水平,深刻的 洞察力和做学问的灵气。精确计算是枯燥而要求又极为严格的,他们的计算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大量数字,算完的纸带子和计算机的穿孔带子堆满了一屋 子。他们当时的计算工具是大小和西瓜差不多的手摇计算机,算乘法正着摇, 算除法倒着摇,还常常靠拉计算尺。每秒一万次的104机,要在分配给他们 的时间里到计算所去用。但是,他们还是用这些简陋的机子完成了需要的运 算。

  邓稼先回家后,心不在焉地吃了饭便上床躺着,常常是仰望着天花板, 继续工作。有时闭上眼,但没有睡着。他凭着脑子里背下的内容去推公式。 一个白天始终推不出来的难点,就这样推出来了。

  1960年春天,他们需要获得一个制造原子弹中的关键参数。苏联专家以 前曾经随口告诉他们了一个数值,现在自己动手研制原子弹,这样的关键数 值必须准确无误。对于苏联专家给的这个数值的计算,结果总是对不上,他 们加进各种参数一次又一次的地算下去。他们每算一遍要有几万个网点,每 个网点要有五六个方程式。一包包的纸带子从地面堆到房顶。

  邓稼先他们从春天到秋天,先后经过了九遍计算,最后经过验证,肯定 了邓稼先他们所得出的数据。

  邓稼先有一次讲完后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接着自己便站在黑板前睡着 了,他打的一分钟的盹,质量赛过了平时的一小时,无论怎样辛苦,心情都 是愉快的。

  还有一次,邓稼先的妻子不在家,他把晚饭时给孩子们开门的事忘记了。 深夜回家,看见自己5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互相搂着和衣坐在房门外的楼 梯上睡着了。他心中迅速涌上了一股深深的自责感。他把两个孩子抱进家门 让他们舒服地睡在床上,自己却不知做什么好。

  1961年3月底4月初,党中央又把第一流的物理学家王淦昌、彭桓武和 力学家郭永怀都调来搞原子弹,在精神上给他们巨大鼓舞,在科研闯关中起 了重要指导作用。

  邓稼先领导的理论部三个小组,在原子弹研制的攻关上节节进展,其它 方面也有了新成绩,尤其是铀235的提炼工作进展顺利。我国独立自主、自 行设计、自己制造原子弹的宏伟设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于是,中共中央于 1961年7月16日作出了“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要 求二机部“加倍努力、加强协作,战胜困难,完成原子能工业建设的任务。” 1962年 9月,由于理论部拿出了可行的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23 二机部向中央立了军令状,正式向中央写了报告,提出争取1964年,最迟在 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两年规划”。

  六、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2年11月3日,毛泽东主席在二机部争取在两年后制成原于弹的报 告上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随即,在中共中央 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一个以周恩来为主任,有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级干部 组成的15人中央专门委员会。在中央专委会议上,周恩来强调:“二机部的 工作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高度的科学计划性,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后来,大家把这个要求叫做“三高”。周恩来还反复强调核武器试验要”严 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以及“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戒骄戒躁”。在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周总理经常找科学家和领 导干部谈话,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在每次核试验前夕,他总要仔细询问各 项工作情况,一再叮咛要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不能发生事故。总理的热情 关怀,对参试的科技人员给予了极大的鼓舞。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国旧址,一座120米高 的铁塔,顶端上托着代号596的球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这时,在首 都北京,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一起,手执电话筒聚精会神地听着罗布泊 试验基地来的报告和开始到数十、九、八、七数字的声音。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