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462)

  到1926年经过三年的时间,地质研究所培育出了由中国自己培育的地质 人才。中国地质学界的许多名人,如谢家荣、王竹泉、叶良辅、李捷、谭锡 畴、朱庭祜、李学清等地质名人,都是地质研究所培育出来的。

  1926年地质研究所收归北大,改名重定为地质学系。丁文江对该系的教 学非常关切。该系恢复后的第一批毕业生来到地质调查所找工作,丁文江每 人分给10种岩石要他们识别,结果没有一个及格的。他就带上成绩单去找胡 适之,说:“适之,你们地质系是我们地质调查所青年人才的来源,所以我 特别地关心。前天地质学系的几个毕业生来找工作,我给他们一个很简单的 考试,都不及格,你看这份成绩表。”

  胡适之问他怎么办,丁文江说:“我是想同你商量,我们一起去见校长 蔡元培先生,请他看看这份成绩表,要他知道北大地质系办得怎样糟,你说 他不会怪我吧?”

  心地坦诚,无所顾忌。这若在某种人看来,不是明明要找校长告胡适之 的状吗?然而,丁文江没有这么想过,胡适之也没这么想过。他们共同想的 是怎么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所以胡适之立即说:“不会的,蔡校长一定 会很欢迎你的批评,决不会怪你的。”

  结果就是这样,丁文江和胡适之两人一起去看蔡先生。蔡校长听了丁文 江的批评,又看了成绩表,不但不生气,而且很谦虚地请丁文江指教他整改 的办法。最后商定:第一,请李四光来北大地质系任教授;第二,北大与地 质调查所合聘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到中国来领导古生物学教学,一面 在北大教古生物学,一面在地质调查所主持古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葛利普是德裔美国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当了16年教授,到1917年美国 参加欧战后,由于各大学纷纷掀起了反德运动而被革职。他的父亲和祖父都 是牧师,而他极端反对神秘的宗教。接到北大和地质调查所的联合邀请,他 欣然接受了,于1920年来到中国任北大地质学系教授,兼地质调查所古生物 室主任。他是一个工作积极和热心教育的青年人。那时,北大经常不发薪水 而罢课,他却总是把地质学系学生叫到他家里去上课。况且他因风湿,两腿 不能走动,手指也都肿胀变形,但他的工作比任何人都忙。就这样,葛利普 为中国培育出了众多的古生物人才,如孙云铸,杨钟健,斯行建,黄汲清, 张席(■),乐森(■),田奇俊,朱森,陈旭,许杰,计荣森等等。这些 人才培育的成就,当然也不能抹煞丁文江的功劳。

  葛利普在中国工作了26年,最后病逝在中国。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安葬 在北大地质馆的大门前面。

  七、丁文江与中国矿业

  1912年10月,工商部与农林部合并为农商部。南通的张季直先生到北 京任农商部总长。张总长提倡棉铁政策。他的次长,武进的刘厚生先生,是 矿政司张轶欧早年南洋公学的国文教师,也是一位实业家。张轶欧极力向这 两位新领导陈言设立中国地质调查所对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尽管刘 次长在任仅3个月就因母逝南归和丁文江正在山西作矿产调查而未同他见过 面,还是欣然接受了张轶欧推举,委任丁文江做地质调查所所长。同时,他 还把地质调查所的开办经费和经常开支经费上报国会通过了,还想方设法为 地质调查所筹集到了5万元的现金作开办经费。刘厚生次长临走前还郑重提 请张季直总长对地质调查所多加重视,防止被人破坏。他毕生呕心沥血,为 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创建起了决定作用。

  就是在几个月前,丁文江还抱怨他屡次要求旅行 (调查),都因部里没 有经费而不能成行。这时,他和梭尔格正在太行山进行调查,听到了这样的 好消息,自然是受到极大鼓舞。

  丁文江他们持续了一个冬天,顶风冒雪,不顾严寒,走遍了整个太行山 区域,查清了正太铁路附近的地层次序和煤铁的价值,绘制了北起孟县、南 到昔阳南境、东至太行山根、西到寿阳的煤系地层地质图。

  那么寒冷的冬天,丁文江和梭尔格完全可以不冒风雪之寒,躲在温暖舒 适的办公室里饮茶看报,高谈阔论。但是,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 苦。

  丁文江说:“我初次在北方过冬,去山西作调查,御寒的衣具由于想不 周到而没有齐备。早出时温度平均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最低到零下18摄氏 度。上浮山时遇上了大雪,上蒙山时遇上了大风。在蒙山顶上,12点的时候, 气温还在摄氏零度以下,真是艰难。但这是我第一次在为祖国做测量,情绪 很好,还是苦少乐多。”

  通过这次调查,丁文江指出了以前存在的三个问题:

  一是“太行山”这一命名应有地理学上新的定义。从河南的济源、沁阳 到河北的阜平,山脉是南北走向,这是真正的太行山。从阜平起,山脉转向 东北,绕到北平的北面,再向东连到山海关,这一段地质结构极为复杂,与 太行山本身不同,应该叫做燕山。他接着又指出:“太行山的‘八陉’,根 本没有道理。其中的军都陉 (即居庸关)、飞狐陉、蒲阳陉(即紫荆关)都 在燕山,而不在太行山。穿过太行山的路,没有一条比得上井陉重要的。”

  二是中国传统的地理学都是把山脉当做大水的分水岭,这是与事实不尽 相符的。如唐河、滹沱河、漳河,“都是从山西穿过太行山,流到河北”。 又如棉水、沾水,也都穿过太行山。丁文江说:“可见这些水道都与现在的 地形有点冲突。研究这种水道的成因,是地文学上极有趣味的事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