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648)

  二、投身永利

  本世纪初,我国所需纯碱全依赖进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 通梗阻,几十年用惯了的洋货,运不进来,市场忽然吃紧。英国在华的卜内 门公司为了攫取暴利,又捂住存货不放,以纯碱为原料的许多民族工业被卡 住了脖子,倒闭了十之八九,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

  爱国的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为应急需,在兴办久大精盐公司的基础上, 于1917年在天津塘沽创办永利碱业公司。他认为“若要成功,全在技术”, 但又苦于弄不到先进的制碱技术。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玻璃、肥皂、纸张、花布以及许多的食品 和药品的制造,都需要纯碱作原料。古时,人们用稻草、麦秸烧成灰,经清 水一浸,变成一种浓浓的汁液,这便是碱液。可是,从草木灰、盐碱土、盐 湖水取出的天然碱毕竟有限,越来越不能满足生活和工业的需要。探求生产 碱的新途径便成为当务之急,化学制碱也就应运而生。

  1861年,比利时人苏尔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使氨碱法 工业化获得成功,因此氨碱法又称苏尔维法。此法直接采用食盐以及氨、石 灰石作为原料。苏尔维法的优点在于食盐的价格便宜,反应所需要的氨和石 灰石都可在生产过程中回收循环使用,所以产品成本较低,而且产品纯度较 高,原料食盐的利用率较高,一般可达到70%。

  欧洲大陆各国和英美诸邦便发起组织苏尔维公会,垄断苏尔维制碱技 术,对外保密极严,重要机器设备图样只向会员国公开。非会员国想得到苏 尔维制碱法是不可能的。

  1920年,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受范旭东委托物色人才,在纽约遇到了 侯德榜。他把苏尔维公会的封锁、卜内门公司的霸道行径、国内兴办碱业的 困难和范旭东求贤的急切心情,向侯德榜作了介绍。强烈的振兴民族工业的 热情使他们不谋而合,侯德榜爽快地答应为永利公司工作。是年,他获得博 士学位。这时,他首先想到的既不是满足已有的成绩,也不是追求更高的个 人荣誉。而是立志要尽快报效祖国,开拓民族化学工业的道路。1921年 10 月侯德榜登上海轮,驶向阔别8年的祖国。

  回国后,侯德榜出任永利碱业公司技师长(即总工程师)。“创业难, 带有革命性的创业尤难。”侯德榜深深理解范旭东所说的这句话。而克服创 业之难,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虽然苏尔维制碱法的原理简单明了,但是它 的具体生产技术则为苏尔维公会所控制。当时的永利碱厂要实施此法制碱, 一切都需靠自己进行摸索,真是困难重重。侯德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 刻苦实干的精神,投身于这个艰巨的创业工作。

  当时厂内有一位从美国聘请来的碱厂机械师G·T·李,他事业心强,为 人热情。侯德榜与他一见如故,对他说道:“密斯脱李,你怎么穿蓝领衣服?” G·T·李笑着说:“我是实际工作者,不是戴白领的绅士。”原来美国工人 上班穿蓝色工作服,领子也是蓝色的,工程师和职员上班穿西服,白衬衫白 领相衬,当时人们习惯地把白领和蓝领作为区别这些人的标志。侯德榜高兴 地拍了拍G·T·李的肩膀说:“好!白领留到我们喝庆功酒时再穿吧!”从 此,侯德榜脱下西装,穿起蓝色工作服和胶鞋,出没在现场和车间。

  苏尔维法制碱的特点之一是连续生产。整个工艺流程中所用的机器设 备,节节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全过程分为化盐、烧灰、吸氨、碳化、 煅烧、蒸氨、动力等7个主要部分。生产只有在7个部分都正常运转的情况 下才能进行。如有一个部分发生故障,平衡失去控制,生产就受到严重影响, 甚至会发生事故。因此,采用这种流程要求有高超的技术和严密的管理,才 可能有优等的生产效益。

  永利制碱公司在试生产的过程中,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刚试车不久, 30米高的蒸氨塔剧烈摆动起来,还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停车检查后发现, 因为配料不准确,塔里溢流管道和菌帽被大量硫酸钙沉淀堵死,造成全塔液 下不来,汽上不去。调整配料后,试车才平稳地进行下去。

  永利碱厂的试车过程,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轻舟,随时都会遇到风暴 和暗礁。各种各样技术上的问题,随时随地会在人们意想不到的角落,突然 袭来。一天,煅烧车间的工人跑来告诉说,煅烧炉结疤了。俟德榜赶过去, 热气烤人的煅烧炉已停止了转动,技师们都急得团团转。侯德榜随手抄起一 根大铁棒,往锻烧炉里直捅,不一会全身就被汗水浸透了,双眼直冒金星, 晕倒在地。

  侯德榜醒后,非常后悔自己在现场的鲁莽行动。他与G·T·李一起观察、 思索、商量,还是一筹莫展。C·T·李本来就对碱厂某些员工的工作松懈不 满,一时又见不到制碱成功期望的火花,再坚实的心也散了,甚至想收拾皮 箱回国。可是,侯德榜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感动了他。当侯德榜用 加干碱的办法使贴在炉底上的碱疤脱水掉下来时,两个人高兴得抱在一起跳 了起来。

  侯德榜领导着永利的工程师们,在试车过程中昼夜奋战,摸索着,一步 一个脚印地前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创造性劳动。往往为了搞清一 个故障原因,侯德榜总是身先士卒下到灼热炙人的石灰窑里,钻进满是油污 淤泥的下水道里……进行调查研究。侯德榜在这一年多的试车过程中,排除 了无数次的临时故障,又经历了上百次的现场调查,在这些实际的技术工作 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