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657)

  侯德榜的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重视,经讨论,支持侯德榜把大连的试验搞 下去。侯德榜对试验重新进行布置,并选派人才充实试验研究力量,使试验 工作得到迅速发展。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各种试验。为了使“侯氏制碱法” 早日投产,1957年化工部设计院派人负责进行大型“侯氏制碱法”生产车间 的设计工作,并组成工程技术队伍,立即开始工作。

  工程正迅速进展的时候,我国遇到了特大自然灾害、外援突然撤消和由 于“大跃进”而引起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家经济出现了暂时困难,不少 基建工程被迫下马。这时,化工部领导告诉侯德榜,国家再困难也要支持把

  “侯氏制碱法”大车间搞上去,希望他安心干。年逾花甲的侯德榜听后,心 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8年底,化工部领导考虑到侯德榜常年操劳,疾病缠身,安排他到青 岛休养。可他为了把一生制碱的心得留给后世,利用这个机会撰写了巨著《制 碱工学》,于国庆10周年前夕在北京出版。这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他把将近2万元的稿酬全部交了党费。

  1961年4月,一座年产8万吨的“侯氏制碱法”生产车间投入试生产。 在3年试生产期间,侯德榜先后十几次赴大连现场指导工作。每次去大连总 是先用极少的时间听取工作汇报,随后就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再召集有 关人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定出近期工作的目标,下次去就按这些要 求检查工作进度与效果,一丝不苟。

  通过3年的试生产,“侯氏制碱法”大生产车间已达到设备运转正常, 生产操作稳定的要求,两种产品均达到日产240吨的水平。1964年2月,国 家科委主持鉴定,认为“侯氏制碱法”工艺合理,原料利用充分,节省能耗, 可推广使用。这项发明从产生到鉴定,历时21年,虽然慢了些,73岁的侯 德榜总算在新中国的土地上看到了自己亲手培育出来的果实。

  七、鞠躬尽瘁

  1956年,侯德榜出任化工部副部长。身任领导职务后,他仍不忘科学研 究,每年大半时间四处奔波,做现场调查。在掌握科学知识方面,他追踪化 工科学的前沿。年逾古稀时,他还在像学生似的广寻新知。化工界许多高级 工程技术人员是他的学生,他们做学术报告时,侯老常是讲坛下的一位热心 听众。他不顾年高体弱,顽强地跋涉在原子能、自动化、控制论和空气动力 学等广阔领域中,还撰写过一本原子能的科普读物。他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 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化的知识武装国内的化学工业。

  为了科学事业,他贡献着自己的一切,可是他所从事的事业的进展并不 都是顺心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中华大地上席卷而来。侯德 榜置身在这场“革命”中,感到茫然失措。随着“革命”的深入,侯德榜的 专用汽车被“革”掉,办公室被占用,他的工作权利也被剥夺了。为此他苦 闷、伤心,他对人说:“最痛心的是失去工作的权利。”但当他冷静下来的 时候,还是伏在书桌上看呀,写呀,算呀,似乎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侯德榜带着疑惑的目光审视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回顾了自己为国家 为民族拼死苦斗的一生。1957年他当选为全国科协副主席时讲的话“以有生 余年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还牢记在心上,他正要倾注自己的全部热 情和知识向世界科学技术高峰挺进,但却遭到了意外的浩劫,对此他不能理 解。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在周总理的干预下,侯德榜的处境才得到 些许改善。他在没有工作可做的极大苦闷中,与胡先庚同志一同编写科普读 物《酸和碱》。直到他去世前不久,还关心这本书的出版情况。

  1973年11月,侯德榜已重病缠身,自知恐不久于人世。他用病得颤抖 的手给周总理写信:“……德榜年迈,体弱多病,恐亦不久于人世。一生蒙 党和国家栽培,至今无以为报,拟于百岁之后,将家中所存国内较少有的参 考书籍贡献给国家。请总理指定届时移存北京图书馆或中国科学院图书 馆……”这是侯德榜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块攀登科技高峰的基石,一块烛照 千古的伟大爱国者的丰碑。

  1973年严冬,侯德榜接到一本关于磷肥生产的书稿,这是江西磷肥厂一 位素不相识的技术员寄来请他校审的。当时他视力已减退,手不能执笔,又 无助手。但他还是说:“我国的磷肥生产应当有一本书作指导,如果有人帮 助就好了。”他勉强看完这本书,感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他坚持写完修 改意见,甚至连封面设计都想好了。有人看他这样抱病拼命工作,劝他别干 了。他毫不在意地说:“我是马命,马是站着死的。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工作。” 在他病重住院时,他还带着这本书的稿子和修改计划。

  还是1973年,大洋彼岸的美国机械工程学会荣幸的通知侯德榜,授予他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50年荣誉会员的光荣称号,赞扬他50年来所做出的贡献, 并寄来了荣誉会员纪念章。侯德榜又一次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1973年,这位身处逆境、病魔缠身的83岁老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侯 德榜,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他对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 国,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他的一言一行,不由使我们想起陈毅同 志在《题西山红叶》中的诗句“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