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_多人【完结】(933)

  威廉海姆·康拉德·伦琴作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X射线的发现者, 被瑞典科学院推举为诺贝尔奖金的第一位获得者。

  伦琴愉快地接受了诺贝尔奖金,出发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在领奖大会上 只有他一个人,领完奖金后没有讲话。

  随后,伦琴便立下了这样的遗嘱:

  “我的诺贝尔奖金,5万克罗纳(瑞典货币单位),将赠送给我研究过X 射线并且爱戴我的维尔茨堡大学……”

  后来,在慕尼黑大学召开的庆祝伦琴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大会上,伦琴极 为平静地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

  “对科学家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无论对什么问题,都不拘泥于偏见, 自由自在地继续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来说,没有比问题得到解答时的心满意 足更令他喜悦了。无论外界怎样承认或夸奖都比不上它。”

  五、科学家的晚年

  1899年,德国最有名的大学之一莱比锡大学向伦琴发出邀请,请他去那 里担任物理学正教授。但伦琴并不想离开对他已有了深厚感情的、科研设备 良好的维尔茨堡大学。

  可是,1900年,德国的拜恩政府却命令他一定要转任拜恩首府慕尼黑大 学去,这是不能不服从的。

  1900年4月1日,伦琴任慕尼黑大学正教授和该大学物理学研究所所长 及拜恩物理度量衡馆馆长。

  慕尼黑是个美丽的艺术之城,它尊重艺术家而冷淡科学家。而且这里的 大学教授们认为伦琴是个胆敢拒绝贵族称号的脾气古怪的人,都对他敬而远 之,所以,对伦琴来说,慕尼黑只是个孤孤单单没有亲密朋友的地方。

  慕尼黑大学曾经允诺为伦琴提供良好的实验室,到头来并没有能落实, 这使得一向淡漠名誉,重视工作的伦琴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了,再加上妻子的 病患,他的脾气越来越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所有的德国同胞一样,伦琴也不得不 服从食品定量分配法令,这意味着连饭也不能吃饱了。

  1919年德国战败,人民生活更加恶化。10月,与伦琴共同生活了近50 年的爱妻别鲁塔去世了,伦琴备受精神上的打击。

  1920年,伦琴辞去了慕尼黑大学的教授职务,只保留了研究室的研究工 作,打算对以前的研究成果详加整理。

  因为国内通货膨胀严重,70多岁的伦琴每天早晨不得不赶往慕尼黑银 行,在那里做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以换取一些零用钱。他的生活已经窘 迫到了极点。

  1922年,在一位老朋友的帮助下,伦琴获准去瑞士休假。经过一段时间 的休养,当他回到慕尼黑时,精神振奋,满怀新的希望。但没过多久,由于 缺乏足够的食物,伦琴的老毛病——胃肠病又犯了,他又失去了活力。

  伦琴一天天消瘦下去。他在自己远离城区的别墅里过着寂寞的生活,每 天只有女仆作伴。

  这位老科学家,在逝世的前三天,还拖着赢弱的身体去大学的研究室进 行研究工作。

  1923年2月10日,伦琴在体力极度衰竭的情况下,安静地结束了78岁 的生命。

  伦琴死后,仅仅来了一些最亲近的朋友。2月13日,他被埋葬在慕尼黑 东郊的墓地里,悼念仪式非常简短。后来,人们根据他的遗言,把他的骨灰 移葬在双亲和爱妻别鲁塔的墓旁。

  伦琴的另一个遗言,就是将他所得到的诺贝尔奖金赠送给维尔茨堡大 学,实际上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啦,因为急剧的通货膨胀,钱早已不值钱了。

  科学研究者有两种类型:空想的人和脚踏实地的人。空想的人,总是不 断地幻想着,虽然也会有些好的设想,可是他们往往容易见异思迁,会随着 时间的流逝忘掉已经研究和正在研究的东西,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有成果。

  与此相反,脚踏实地的人总是认真进行研究工作,无论研究什么,他们 都要彻底地探索个明白。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成功。

  伦琴就是这样一个脚踏实地的、成功的、伟大的科学家。人们将会像记 住X射线一样,永远地记住他。

  1923年12月9日,在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伦琴发现X射线的屋子 里,建起了伦琴纪念室。

  在流经慕尼黑市中心的伊萨尔河上,有一个小岛,岛上建有一座博物馆, 在展览德国自然科学的全部成果的陈列室里,保存有幸免于两次世界大战战 火毁坏的伦琴球管。它的说明书上写着:“威廉海姆·康拉德·伦琴用于发 现X射线和研究用的球管。”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罗蒙诺索夫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765)是俄国学者、诗 人,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他一生的科学活动遍及物理、 化学、天文、地理、矿业、冶金、文学艺术和教育等广大领域。他被誉为“俄 国科学之父”,又被称为“文学上的彼得大帝”。

  罗蒙诺索夫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他从白海岸边的杰尼索夫卡村 走出来追求知识和理想,由一个渔民之子成长为全世界闻名的伟大科学家和 伟大的诗人,完成了一般人生历程罕见的飞跃。罗蒙诺索夫的一生是坎坷的 一生,奋斗拼搏的一生,也是无私无畏献身科学事业的一生。罗蒙诺索夫留 给俄国和世界的不仅是划时代的科学成果和优美的诗篇,他的通向科学殿堂 的跋涉足迹昭示了一条成功之路:“……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 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