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_梁归智【完结】(124)

  佳节元宵后,浩荡展芳春。神州大业高会,荣作会中人。团聚五湖四海,毕集群英众采,国是共商斟。意气看风发,万象正更新。

  继遗志,开大治,颂奇勋。藐尔跳梁小丑,亿万怒斯民。誓竭丹衷报国,深愧微材樗栎,奋笔记欢欣。老骥不伏枥,千里策逡奔。

  周汝昌参加全国政协,客观上也提供了接触认识更多高层次各界人士的机会。周汝昌是红学家,政协委员中喜欢《 红楼梦 》的人不少,开会时常有人来听他讲红,十分热闹。周汝昌回忆说,自己初次参加政协会议,就因为眼睛和耳朵都不好而行动不便,得到两位女委员的热情帮助,一位是舞蹈专家资华筠,另一位是芭蕾舞名角白淑湘,从开幕到散会,处处扶持、引路、升阶、找座……让周汝昌十分感动。此外如《 红楼 》画家戴敦邦热情介绍画三毛而名满天下的张乐平,张乐平给周汝昌的小册页上画了一个三毛,双手持红领巾,题上“献周老永春”;认识了出演《 渔光曲 》、《 风云儿女 》、《 关不住的春光 》等影片而扬名天下的演员王人美,九十九岁的中共三大政治局委员罗章龙,老民主人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女儿陈慧,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都结下了或深或浅的友谊、因缘……张伯驹的夫人潘素则是故人重逢了……当然也受过邓小平的接见……

  据说陈寅恪本来写有庆祝国庆节、欢呼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等诗作,后来在编辑陈的诗集时,这些作品都被编者删弃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遮掩真相的不尊重历史之举。老一代知识分子有他们特定的经历、处境和思想感情,是不应该脱离时代背景的真实而将其人为地“塑造”成所谓纯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类“形象”的。周汝昌也写有一些也许从某一种立场看来可以不写的诗文,但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展示其本色的真实,至于对这些作品感觉和评价如何,那就是读者见仁见智的事了。

  八十年代:走向辉煌从出版社到艺术研究院(6)

  在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时,周汝昌曾填了一套《 建国十周年献词套数 》:

  双调·新水令

  长空万里驻新晴,好江山,倍添妍净。九霄凌健羽,四海动欢声。映楼阁峥嵘,拂花柳娉婷,按歌舞轻盈,照灯火通明,齐备这十周年。

  沉醉东风

  西抵着昆仑雪岭,东连着渤澥沧溟。五千年古神州,亿万钧新生命。镇巍巍,巨人形影,立地擎天举世惊。看中华,朝晖丽景。

  庆东原

  移山力,倒峡情,天公低首听人定,涝还收黄云万顷,灾为瑞黄河便清。老返少黄发重青,众志即成城。所向谁能胜?

  雁儿塔

  结万家公社兴,起千座高炉并。变荒沙绿色城,架天堑长虹影。

  得胜令

  奇迹鬼神惊,飞跃雷霆骋。缔造今朝幸,艰难昔日情。风棱,招飐红旗影。星明,辉煌指路灯。

  清江引煞

  喜当这高秋正节心意逞,豪气冲天劲,眼明倍月明,人境通仙境,则那广寒宫的素娥也羡咱人世景。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周汝昌尽管不是中共党员,也曾“喜赋小句”:

  红旌碧血聚头颅,百载仁人志未纾。

  历尽艰辛到今日,神州一幅振兴图。

  1997年7月香港回归,周汝昌赋诗曰:

  百年风雨洗神州,万里烟霞一望收。

  南海明珠怀潋滟,中原紫气抱沉浮。

  庆云承景归佳谶,丽序移春入爽秋。

  且喜书生尚能赋,含毫独上最高楼。

  1999年12月澳门回归,周汝昌亦有诗抒怀:

  神禹巍巍铸九州,长鱼何事动金瓯。

  鸡唱风雨严宵曙,麟蹈山河盛世游。

  大化涵容儒道释,弘源霑溉夏商周。

  中华作赋今谁手,上尽层楼更层楼。

  2001年7月北京申请2008年举办奥运会成功,周汝昌亦有诗:

  奥林匹克故遗风,万国争承盛典隆。

  昨夜忽传天外讯,明朝喜聚日边雄。

  名都阊阖夸燕北,寰宇梯航会洛东。

  彻晓欢声来四海,老人击掌似儿童。

  ( 自注:“京洛”为古语,喻京城。洛阳为古之东都。 )

  2001年8月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纪念之际,周汝昌有“感赋长句”:

  激荡风云雷电光,艰难曲折更辉煌。

  英雄时势俱奇伟,扬帜长征是救亡。

  八十星霜新世纪,五千文化旧炎黄。

  方针特色还中国,史册龙门谱大章。

  2004年8月22日邓小平百年诞辰,周汝昌曾应有关方面之请,题写法书于纪念册出版:

  百年诞辰

  功崇德大犹名小

  风正时和乃得平

  周汝昌于1979年10月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调入文化部的艺术研究院( 后改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眼疾严重,已经不能再胜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1975年成立的《 红楼梦 》注评小组这时已经成为红楼梦研究所,隶属于文化部的艺术研究院,应该说也是可以“专业对口”的。按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文学研究所其实更为合适,但由于历史的纠缠和学术观点的歧异,周汝昌与文学研究所的古典文学研究室似乎无形中成了“两派”,自然也就不能亲和调入了。在调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过程中,胡文彬起了牵针引线的作用,似乎是一说就成,调动颇为顺利。由于参加工作较晚,周汝昌在出版社的工资级别比古典文学编辑室的一些同仁要低,是六级编辑,相当于讲师和副教授之间,由于“文革”,调级晋升早已停顿多年,这次调入艺术研究院,则成为研究员( 1981年履行正式评聘手续 ),也就是正教授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