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13,一战前的世界_[英]查尔斯·埃默森【完结】(60)

  其中的很多(绘画作品)或许反映出画家们狡猾地运用了从愚蠢中获利的能力,已故的P. T.巴纳姆(P. T. Barnum,马戏团老板)正是用假冒的美人鱼体现出了这一点。有数以千计的人花一笔小钱,来看一只假冒的美人鱼;这类人中有时也会有手头充裕的,来买一张立体主义绘画,或者一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厌恶的畸形裸女图。

  大多数专业艺术评论家都同意这种观点。凯尼恩·考克斯(Kenyon Cox)在《哈珀周刊》上声明了他的理念,“艺术和道德一样仍有戒律,艺术和物理一样仍有定律”。[23]他坚信军械库艺术展的艺术不会持久——然而这类艺术危害巨大,会腐蚀大众的品位,诱使一些青年艺术家相信可以通过惹人非议来取得成功,从而不再刻苦学习。他敬告民众:“如果你对这样的垃圾感到反胃,那是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给人吃的食物。”不过他把最刻薄的批评留给了艺术家本身。对于凡·高,考克斯写道:“我能够肯定的只有一点,这是一个连颜料层都涂不匀的拙劣画家用印象派技法进行的实验。”至于罗丹的作品,“精神病和过度膨胀的自尊心到底融合到了什么程度……这很难说”。最后,对于马蒂斯的绘画,“凝视着你的并不是疯狂……而是不怀好意的厚颜无耻”。

  其他评论家的斥责没有这么夸张,也更诙谐幽默。《顽童》(Puck)杂志刊登了母鸡下立体主义鸡蛋的图画。[24]一群艺术家信誓旦旦地宣称,“‘滥用’艺术学院”要在“纽约‘盲人’协会”的会堂举办一场展览,他们要“比立体派还立体”,借此嘲讽自命不凡的军械库艺术展。请柬中承诺“这场展览仅限最著名的美国立体派、后印象派、未来派、神经过敏派、精神错乱派和局部麻痹派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参与这次活动的一名艺术家罗伯特·休厄尔(Robert Sewell)说自己打算“把未来派艺术家放到过去式中间”。一些评论家管军械库艺术展叫“畸形艺术”。“要是有人被锁在里面过夜,岂不是太恐怖了?”有记者听见一名观看了展览的观众这样说。[25]但不论报纸上怎么说,这次展览终究还是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这一点在纽约是很重要的。3月,展览转移到芝加哥进行,《纽约太阳报》(New York Sun)还讥讽道:“立体派搬家,几千人哀悼。”

  军械库艺术展之后,美国艺术焕然一新。生于意大利的美国人约瑟夫·斯特拉(Joseph Stella)前几年在欧洲生活,这次艺术展之后,他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未来主义绘画作品——《科尼岛上光的搏斗》(Battle of Lights, Coney Island)。纽约开始从购买和尊敬欧洲艺术的城市,向最终将超越欧洲艺术的城市过渡。

  一些美国人上溯几代是北爱尔兰或者南苏格兰农民出身——威尔逊总统本人就自称有苏格兰和爱尔兰血统——对他们来说,纽约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存在。外国人认为纽约是美国的象征,而很多美国人带着些许怀疑,将它视为全国最具外国气息的城市。他们的观点有数字支撑。1910年,第13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纽约有4/5的人口有“外国血统”——要么出生在外国,要么本人出生在美国但父母是外国人。这个比例比其他的大城市都要高。纽约依然是一座美国城市吗,还是说它正在逐渐成为一座搁浅在大西洋错误一岸的欧洲城市呢?

  事实上,最近来到纽约的欧洲人对他们在欧洲时的往事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很多人从欧洲来到美国,是为了摆脱艰难、被边缘化和迫害。对于一些人来说——例如爱尔兰人或者意大利人——他们的祖国终究会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他们会回忆和称赞祖国好的一面,忘记祖国的种种弊端。距离偶尔也会简化政治,锐化对与错、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别。对于其他很多人来说——特别是没有祖国可言的那些人,是因为被有针对性地迫害而不是因为普遍意义上的贫穷而漂洋过海的那些人——欧洲是一笔问题重重的遗产。对于这些移民,特别是来自俄国的犹太人,美国不仅是一个充满经济机会的国家,更是他们摆脱世界其他地方的避难所。他们往往被视为最“外国”的群体。然而所有这些群体都认识和锻造了他们的新身份,作为归化的美国公民——犹太裔美国人、意大利裔美国人、波兰裔美国人——他们开始为美国本身锻造出一个新的身份。

  约有200万纽约人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在这些人中,每100万人中就有1/4出生在德国或爱尔兰,另有10万人来自英国。他们加入纽约已经十分稳固的社区之中,这些社区的姐妹社区遍布全美各地的市镇和村庄。美国历任总统都有北欧血统——主要是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爱尔兰新教徒血统。对美国而言相对比较新鲜的、在纽约最突出的,则是来自欧洲南部和东部边缘地区的移民的大量涌入。超过30万纽约人出生在意大利。将近80万来自中东欧:俄国、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1870年,来自这些国家的人口,占纽约出生在外国的人口的1%;如今,这个比例已经达到1/4。很多是犹太人,与新教徒的优势地位倍加疏远。1913年,有超过10万名犹太人来到美国。他们大多定居在纽约,为下东区(Lower East Side)的民族大杂烩再添一笔。[26]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