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13,一战前的世界_[英]查尔斯·埃默森【完结】(99)

  就此观点来看,印度永远欠英国一份恩情债。英国的统治根本不是英国镇压印度人的手段,说到底还是印度自我改进的工具。在这个概念里,英国与印度之间是合作的关系,或许一开始并不平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逐渐趋于极其慷慨大方的平等。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将选举产生的60名印度代表引入总督的委员会,印度代表进入省议会,撤销孟加拉分治——岂不是体现了坚定不移的改革之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尽管也许只是犹疑不决的一小步。

  诚然,1913年的印度,其民主程度或许还不如法属阿尔及利亚。但话说回来,英国的承诺从未像法兰西共和国那样多。对于委任统治,它提供了法律、教育、良政,而不是自由、平等、博爱。说实话,欧洲人所理解的民主难道就不会与印度的良政背道而驰吗?英国人难道没有义务保护少数群体——例如穆斯林——不被多数主义原则下的印度教教徒以极大优势压制吗?新成立的穆斯林联盟害怕印度教教徒以数量取胜,他们充分表达了对英国国王的忠诚,继而请求英国的保护。这样一个印度人群体在军队和警察队伍中明显超过了比例——确切来说,是因为他们被视为格外忠诚的一个群体——英国人也热情地接受了他们的忠诚。即便英国自由主义者与一些印度同僚——包括1892年在伦敦芬斯伯里中央选区(Finsbury Central)当选英国国会议员的印度人达达拜·瑙罗吉(Dadabhai Naoroji)——一道批评大英帝国在印度未经改革的统治,但他们未必都认为放开手脚的民主才是答案。印度的管理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其他任何人来都不行。

  英国人可以声称在印度肩负着历史使命,但谁都不会怀疑英国也因进驻印度而获得了明显的物质和战略利益。道德目的与民族自豪感——以及自身利益——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只要我们统治印度,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前总督寇松勋爵在1901年指出,“如果我们失去它,就将立刻沦为三流强国。”[11]印度之所以重要,经济占了一部分原因。1913年,英国的出口依然以棉布类商品一家独大,印度依然是它最大的市场。[12]英国在印度的投资发展成了一张贯穿整个国家的巨型铁路网,反过来,印度购买的火车头和火车车厢又占到了英国这类出口商品的1/3。但同样也有政治和战略上的原因。控制了印度,就控制了印度洋,因此也就控制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海上航线。同时,控制了印度,对俄国势必进一步支配亚欧大陆的扩张也起到了先发制人的作用。此外,印度驻军的人数超过了印度自身防御所需,却是由印度的税收养着,也就是所谓的“本国费”(Home Charges)。倘若大英帝国的其他地区需要支援,印度驻军是一个颇具规模的额外军事人力储备库。最后,印度的黄金掌握在伦敦手里,补充了英国自身的积累,并确保在印度银本位货币贬值的趋势下,支付给英国的“本国费”不受影响。这里的印度银本位货币贬值是1913年皇家委员会调查的主题,委员会也得到了专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有力协助。

  1913年,印度被称为帝国的宝石,仿佛仅仅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小装饰品,让英国的领地锦上添花,当伦敦人为以自身所在地为中心的帝国之庞大而感到自豪时,印度也让英国的国民们又多了一个可以助长这份自豪感的东西。把印度称作帝国的支点,或许更合适。

  对大多数来自欧洲、经苏伊士运河穿过红海、之后出亚丁湾进入印度洋的旅行者来说,他们在印度的头一个靠岸处就是孟买,曾经的葡萄牙殖民地。1661年布拉干萨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Braganza)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时,带来了孟买作为嫁妆。

  17世纪的孟买曾经是一座拥有一万人口的城市,一个设防的岛屿港口,沿着印度海岸一路延伸、跨越大洋到阿拉伯和非洲东部的穆斯林贸易网中的一个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国统治下的孟买形态扩大,填海拓地,孟买岛渐渐转变成了一个人工半岛,底气十足地从大陆突入印度洋。1853年,一条铁路线最先把孟买和塔那(Thana)连接起来。往后的那些年里,工程师们将周围各个岛屿连为一体,把孟买向外扩,一直到1912年,Mazagon-Sewri改造让城市的陆地面积增加了583英亩。[13]现如今,在1913年,孟买共有100万居民,比加尔各答少几十万。它既是工业城市,又是商业城市,居住在这里的既有印度最富的人,也有印度最穷的一些人,它是一座国际性的、拥挤的城市,马拉地语、古吉拉特语、印度斯坦语的音调交织在一起,不同教派的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帕西人、犹太人和基督徒都各得其所。

  1854年,连接塔那的铁路建成通车之后的第二年,帕西商人Cowasji Dawar在孟买建立了第一家棉纺厂,由此开辟了为印度人所有、由印度人经营的一项产业。这项产业让孟买成为印度的经济和金融之都。到了1911年,塔塔水电厂(Tata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在洛纳瓦拉(Lonavala)开始运营时,孟买的棉织机已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14]“在孟买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中,1911年将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名记者洋洋洒洒地写道,赞美着一项“凭借印度人的智慧和印度人的资产而达到现阶段的”发展。[15]“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因她的神奇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篇文章继续写道。但如今情况正在变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