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的悲悯_[英]尼尔·弗格森【完结】(127)

  你说我们是群疯子,嗜酒如命。

  但如果你经历了这可怕的场景,

  从战场上背回的战友险些殒命,

  通过无人地带荒凉可怕的小径,

  你不必为战斗的勇士吟诵圣诗,

  却必须借酒浇愁——

  为了忘却截下的肢体,失明的眼睛,

  哀悼死去战友的亡灵。

  德国士兵也有相同的经历。云格尔曾多次提到纵酒的场面,“尽管12人中有10人已经阵亡,但毫无疑问,剩下的两个人仍旧会在当天晚上为他们逝去的战友安安静静地干一杯”:

  我们喝得酩酊大醉……整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像是可笑的幻影,围绕在餐桌旁……我们将所有的毁灭和不幸诉诸开怀大笑之中,我们充分享受这个幸福的国度,但快乐总是稍纵即逝;最终我们一起无忧无虑地迷失在时间里……我们超越了时间……沉浸在这一到两个小时的无穷的极乐世界中。

  5.休憩。实际上,一个步兵3/5的时间都花在后方,而不是前线:1915~1918年,皇家萨塞克斯团第7军团的士兵只有42%的时间,在前线作战或进行近距离支援。如果像哈里·芬奇那样负伤的话(他是幸运的,在索姆河战役打响第一天便受伤了),参加战斗的时间会更短:通过阅读他的日记我们了解到,真正可怕的战斗实际上并不多见。卡林顿只参与了1916年1/3的战斗,在前线的时间仅有65天。的确,有些防线甚为安静。1915年以后,在费斯蒂贝尔附近作战比在伊普尔附近显然要安全得多。1/3的人专门被安排到远征军的后勤保障岗位,相比之下,这项工作轻松又容易。被安排在“休息区”的人们却丝毫得不到休息(无止境地挖掘、维修、装卸货物),但二等兵们早就深谙“偷懒”之道,时常想方设法将手中的活儿压缩到最少。根据一项调查,1918年夏天,德军的偷懒人数达到75万人之多,这些人相当于“暗中的罢工者”。

  6.休闲娱乐。有人曾如此开玩笑,正如一份英国战地报所言,“要不是为了友情和消遣,我们很难继续作战。”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描绘英国士兵随遇而安性格的漫画中看出这种战争黑色幽默:公墓变成了“休憩场所”,跳出堑壕冲锋陷阵也被当作“跳袋子游戏”。正如富塞尔所言,英国人的习惯用语是“适应堑壕”。人们收集各种纪念品,包括敌人的徽章、纽扣、刺刀和头盔。无论是专业的演唱会还是自发组织的业余活动都能让人感到愉悦。他们在露天的地方观看电影,踢足球,英国士兵对此尤为着迷,并且这一活动受到了上级的鼓励。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候,军官和士兵会打成一片,正如和平时期的那些“绅士”和“足球运动员”一样。他们是平等的,但这种亲昵的感觉会随着终场的哨声戛然而止。加拿大士兵和澳大利亚士兵还会举行棒球运动甚至马术。当然,士兵也拥有性生活,大多数通过召妓来满足自己。从回忆录和得性病士兵人数的统计中可见一斑。1917年,英国的军队中有4.8万例性病患者;1918年,海外士兵中有6万例。战后,有人危言耸听地说,1/5的士兵患有梅毒;实际上英国士兵的年得病率为4.83%,仅比战前高出一点儿;但这一数据在海外士兵中却相当高——27.8%。此外,阅览黄色书刊、进行自慰的情况也时常发生,有些人还有兽交的行为。

  7.探亲假。每个士兵自然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准回家探亲,尤其是法国士兵。有人说,他们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作为精神力量。他们与家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虽然法国士兵理论上每3个月便可获得7天的探亲假,但这种情况鲜有发生。英国士兵获准回家的机会则更少。战争中,英国士兵原则上平均每15个月可享有10天假期;然而1917年夏天,有10万人在18个月中没有休息一天,40万人连续服役超过一年。对澳大利亚士兵来说,回家探亲更像是天方夜谭。很明显,回家省亲时士兵会对平民的安逸生活(与他们的苦日子相比较)感到不满;而平民关于前线的了解也仅限于报纸上那些经过美化和处理的文章。罗伯特·格雷夫斯和萨松在他们的回忆录及其他作品中经常提到这种感受。格雷夫斯曾说,“可笑的是,当你回到家乡省亲6个月或是6天时,那种感觉相当糟糕,因为你身边的人丝毫不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杰出的经济历史学家R·H·托尼在索姆河战役的养伤时期曾强烈谴责,“你们这些报纸……你们将战争编造成如此生动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人们根本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实际上,平民可能并非士兵们想象的那样乐观;红十字会在将伤亡或失踪报告传达给士兵亲属时,言辞并非想象中那么温和宽慰。许多德国士兵同样觉得自己被孤立。1918年,有些人(其中的代表人物为希特勒)从前线返回故乡之后,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失败主义情绪,这使他们大为震撼,然而还有一些人本身就是带着这种情绪回家的。

  这种孤立感必然会导致士兵之间更为亲密的战争友谊。这正是人们时常对“前线经历”怀旧伤感的关键,“那是一种超越男女之情的情谊”,那是人们并肩浴血奋战后缔结的深厚感情。一位英国士兵之后说,他们之所以没有退缩逃跑,并不是“畏惧宪兵”,而是不想“让对方失望”。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也持同样的观点。于是,宣扬军事效力取决于“主要群体”的凝聚力的一系列理论蓬勃兴起。然而我们不需要将“战友”关系的重要性过分渲染。许多爱好文学的军官(他们的经历引起了富塞尔的兴趣)从独自阅读中得到的乐趣明显能够与战友情谊相提并论。此外,部队往往在新组建不久便参加军事行动,加之死亡潜伏在战友之间,这些都意味着个人内心坚持到底的信念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此外,士兵对于自己从属的军队组织颇有认同感。这种精心沿袭下的团队认同感的传统虽然加强了士兵的归属感和忠实度(使得军队在出现大规模杀伤时仍旧不屈不挠),但私下的人际关系却被冲淡了。军队规模的扩大削弱了这种团队联系,1918年的军队改组十分不受欢迎,有些士兵甚至拒绝执行加入“新的大本营”的命令。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