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的悲悯_[英]尼尔·弗格森【完结】(154)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场景在1914年到1918年的欧洲的确出现过。

  人们究竟在这场末日之战中得到了什么?德国士兵已从比利时和法国北部被清除出去,罗马尼亚、波兰、乌克兰和巴尔干国家也是这样。德国、俄国和土耳其帝国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奥地利也一并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领土锐减,此外还有大英帝国——它一步步地失去了爱尔兰。新兴国家逐步形成:奥地利和匈牙利分道扬镳,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此外还有波斯尼亚的穆斯林)一道,完成了建立南部斯拉夫国家的目标——1929年正式命名为“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独立。尽管没能满足其领导人的愿望,但意大利通过获取南蒂罗尔、伊斯的利亚、达尔马希亚的一部分以及多德卡尼斯群岛(1923年)而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在1871年失去阿尔萨斯–洛林后,法国重新收回了对两地的主权。法国和英国同样以“授权”前敌方殖民地的方式扩充了自己的殖民帝国,如法国的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的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后者还致力于建立“犹太民族之家”。这两位胜者还分割了喀麦隆和多哥兰。此外,德国在西南非洲的势力范围归南非所有,德属萨摩亚和德属新几内亚分别归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英国同样攫取了德国在东非的殖民地,这使得比利时和葡萄牙懊恼不已(它们仅分得了非洲并不吸引人的几块土地,被草草打发了)。萨松是正确的,这场战争已经发展成“侵略之战”;正如鲍尔弗所言,世界版图已经“被进一步瓜分了”。埃德温·蒙塔古在英国的战时内阁会议中讽刺说,他宁愿听到一些反对英国吞并整个世界的观点。美国与英国还为世界银行老大的地位暗中较量,而前者更是离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仅有一步之遥。威尔逊总统关于以国际联盟和国际法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变成现实。但世界并没有注意到日本的自负狂妄,作为战利品,它将山东半岛从德国手中夺走;当土耳其和俄国对业已独立的亚美尼亚进行暂时瓜分时(这破坏了《塞夫勒条约》),同样没有出现激烈的反对声音。

  更重要的是,战争推翻了罗曼诺夫、哈布斯堡和霍亨索伦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已处于消亡的边缘),代替它们的是共和体制。就此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君主制与共和制长期斗争的转折点,这场斗争可以上溯到18世纪的美国和法国,如若更加追本溯源,则为17世纪的英国。尽管有两个君主制国家在1911年时就已经面临垮台——中国和葡萄牙——但1914年,这两个国家的共和意识还相当薄弱。实际上,战争给三大欧洲主要君主政体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并严重动摇了其他几个君主国的地位。在战争前夕,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嗣和其他亲戚不仅在大英帝国以及爱尔兰称王,其势力还涉及奥匈帝国、俄国、德国、比利时、罗马尼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在欧洲,只有瑞士、法国和葡萄牙是真正的共和政体。尽管诸帝国的战前外交中颇具火药味,但这些统治者私下却保持着诚挚亲密而友好的关系:“乔治”、“威利”、“尼基”(皆为通信时使用的昵称)之间的信件表明了这种世界性、多语种、拥有共同利益的皇家精英集团的持续存在。尽管英国的战争宣传者不断对德皇进行攻击和谴责(这些攻击被历史学家所采用),但威廉二世本人无须为1914年爆发的战争负责;实际上,当他得知英国会在全面战争中支持法国和俄国时,他也曾对奥地利占领贝尔格莱德进行限制,但却没有成功。沙皇也将其和平主义的意愿过多地托付给了他的总参谋长,因此有了“砸毁电话”的事件。尽管君主拥有多项涉及政治家和士兵的权力,但他们最终还是在相互敌对的全面战争面前犹豫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正如贝特曼在1914年的预言:“战争将会颠覆一个又一个君王的统治。”最终,君主的地位注定会受到一场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参加的战争的威胁。本质上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民主的战争。

  因此,当战争开始造成损害时,君主制度是首当其冲失去其合理性的组织建构之一;因此,战争使得共和制走向胜利,这是18世纪90年代的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的。1918年7月,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在叶卡捷琳堡被杀,并被抛尸矿洞(直到80年后人们才发现他们的尸体);德皇秘密出逃荷兰,他的政府坚决反对将其出逃看作是战犯的行为;哈布斯堡皇帝卡尔一世先后出逃瑞士和马德拉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后一位君主从君士坦丁堡慌忙出逃,搭上了一艘等待他的英国船只。英国、比利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阿尔巴尼亚以及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君主制因为没有受到战争影响而得以存留;在原有的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又萌生了新的君主制形态。然而,在战后的欧洲版图中,俄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巴尔干三国,以及白俄罗斯、乌克兰西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后几个国家在1919~1921年期间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皆诞生了共和体制。这是战争带来的惊人结果。俄国走向内战的命运或许就是德国发动战争的最初目的:打破东方大国的军事威胁。但其他所有参战国(包括德国)开始对列宁取得的胜利感到后悔。尽管世界范围内的示威游行活动风起云涌——从格拉斯哥到北京,从科多巴到西雅图——然而就像西班牙大流感,全世界人民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担忧未免被刻画得过头了。然而苏维埃俄国却逐渐成为甚于俄罗斯帝国的潜在的更大的军事力量,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新政权发展壮大的程度才足以成为新一代德国士兵的对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