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的悲悯_[英]尼尔·弗格森【完结】(43)

  那些左右了1906~1914年英国外交政策的人在回忆录中,竭尽全力为这种融合了外交和战略上的承诺以及实际和政治上的非承诺的政策进行辩护。他们的论述并没有多少说服力。总之,正如施泰纳所言,因为能够助长德国采取先发制人战略的信心,英国在战争中身份的不确定性或许正是催生欧陆战争的因素之一。英国的政策并没有规定它一定要进行军事干预,相反,军事干预只是一种可能。

  第四章 军队和人力

  军备竞赛会通向战争?

  早在1914年,贝特曼·霍尔维格的秘书库尔特·里茨勒便以笔名出版了一本叫作《当代世界政策特点》(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World Politics)的书。他在书中论述,如今在欧洲大地上正进行的史无前例的军备竞赛,可能是“当下存在的最具争议、最紧迫和艰难的问题”。一向热爱解读战争、但总是贬低人力在战争中作用的爱德华·格雷爵士在不久之后也接受了这种观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正是欧洲大陆上与日俱增的军备竞赛造成的不安和恐惧使得战争一触即发。对于我来说,这是对于战争最真实的解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最真实和最终原因。”

  那些苦苦探寻重大历史事件起因的历史学家们很自然地将战前的军备竞赛归咎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端。正如戴维·史蒂文森所言:“不断发展壮大的军备扩充……是最终导致灾难的重要影响因素……军备竞赛……是战争爆发的必要先决条件”。戴维·赫尔曼的理解更深一层:通过制造“赢得战争的机会之窗”已然关闭的氛围,“军备竞赛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还猜测,如果弗朗茨·斐迪南早在1904年,甚至1911年被刺,恐怕就不会发生战争了;正是“军备竞赛……以及对未来战争或势在必行、或可以阻止的种种推断”,才使得1914年那场行刺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然而,史蒂文森和赫尔曼两人都不得不承认,历史上并没有明文记载,战争是由这些军备竞赛导致的。冷战告诉我们,军备竞赛能够使两个力量集团避免发生交火,并且能够最终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让一方崩溃。相反,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事情向我们展示了“非竞赛”的危险:如果英国和法国在1933年以后效仿德国重整军备,希特勒说服其将军们将莱茵兰军事化或者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难度便会大大增加。

  1914年以前的军备竞赛的原因在于:某一方输掉了比赛,或者认为自己正走向失败。这种想法会说服该国的领导人,不如在自己大幅度落后于别人之前,在战争上赌一把。里茨勒认为“如果是考虑爆发战争的话,一个国家越把自己高度武装,其对他国就越具威慑力”,但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与此相反,对在军备竞赛中处于落后地位并试图付诸一战的一方来说,落后带来不利因素的影响范围是极其小的——或者仅仅

  是想象中的劣势。德国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尽管它认识到自己在军备竞赛中落后于其他国家,它依然以极端的军国主义闻名于世。

  无畏舰

  除了之前章节讨论的经济和帝国敌对状态,历史学家们通常将德国海军计划视为英德关系恶化的最重要原因。然而,英国对此立刻表示,这种挑战的成功率微乎其微。的确,英国在海军军备竞赛中的领跑地位是如此明晰,让人很难认同这是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可信的原因。

  1900年,第一海军大臣塞尔伯恩伯爵沮丧地认为,“与德国结成正式联盟”是“确保英国海军实力和口碑都日益强大的必然选择”。然而,到1902年,他便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观念,并相信“德国新式海军之所以成立,目的是要与我们一拼高下”。我们非常理解他为何做出如此结论。早在1896年,护卫舰舰长(即之后的德国海军舰队司令)乔治·冯·穆勒就将德国世界政策的目标做了总结:打破“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让中欧那些需要扩张的国家得到一定数量的殖民地”。

  然而,提尔皮茨的海军计划并不一定意味着发动战争。该计划部分是出于防卫的目的——双方一旦发生战争,德国将受到英国海上封锁的威胁,因此这一目的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该计划,德国舰队的自卫能力也很有限。提尔皮茨充其量只是想把德国海军发展到能够在英德战争中对英国皇家海军形成极大震慑的规模(60艘战舰)。1899年提尔皮茨向德皇解释说,这将让英国“对您做出让步,通过这样的海上影响力,让您伟大的海外政策得以实施”。换句话说,就是不战而胜。

  因此,德国海军只是希望能够对英国近乎垄断的海上霸权形成威胁,而想要形成威胁,就得在英国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当德国的海军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比洛这样形容:德国“即将破茧成蝶”。可惜这个“茧”实在是太透明了(就连英国业余的军事情报机构都能发现德国正在建造战舰,其中一艘还是由帝国国会授权生产的)。

  1905年,菲舍尔的初步海军改革落下帷幕,至此,英国海军情报部的指挥官也可以自豪地说,与德国相比,“英国的海上优势”呈现出“压倒性优势”。情况确实如此:1898~1905年,虽然德国战舰从13艘增加到了16艘,然而英国战舰却从29艘增加到了44艘。这与1889年的情况不同,但足以证明德国算不上威胁;实际上,这反倒提醒德国,英国对它的威胁究竟有多大——因此,英国海军的先发制人在1904~1905年引起了德国的恐慌。提尔皮茨最初的目标是要将英德双方的海军实力比例缩小到1.5∶1。但表4–1显示,他一直离该目标相去甚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