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的悲悯_[英]尼尔·弗格森【完结】(65)

  自始至终,在英国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个逐步升级的冲突问题上,格雷都极度保留自己的意见。他知道,如果奥地利在德国的帮助下向贝尔格莱德提出过分要求,那么法国也将摩拳擦掌地加入这场混战,而这正是法俄协约以及德国军事策略的实质所在。将法俄协约变成近似同盟关系的尝试是格雷策略的一部分,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阻止德国开战。然而,他又担心这个支持法俄的行为会成为向俄国发出鼓励开战的强烈信号。格雷发现自己处在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他于7月24日向利赫诺夫斯基极其委婉地做了如下陈述:

  我们和法俄之间并没有联盟关系……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英国政府只能支持其中一方,但我们不会这样做,这样只会深化欧洲两股势力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与此相反,我们希望能够避免让双方产生敌意的问题……我们将永远不会采取侵略的政策。如果一场欧洲战争爆发,并且我们需要参与其中的话,我们也不会站在侵略者的一边,因为民意不允许我们那样做。

  利赫诺夫斯基将其解读为这样的告诫:“法国一旦参战,英国不敢坐视不管。”这也是格雷的真实意图。随着危机的升级,他也越发焦虑地重申该问题。但是贝特曼和雅戈很明确地总结说,如果德国对四国调停表现出支持的态度,那么这对于格雷来说已经足够了。英国国王在7月26日与德国皇储见面时也对此发表了含糊其词的言论:

  我不知道我们该怎么做,我们与别国并没有过节,我希望我们能够保持中立。但是如果德国向俄国宣战,法国向俄国提供支援的话,恐怕我们也无法明哲保身。但请您相信,我和我的政府将尽全力阻止这场欧洲战争的爆发。

  由此,海因里希王子认为,“一开始”英国将保持中立,但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它将很难保持这一立场……因为它与法国的关系很微妙”。然而,如果德国军队能够在欧陆建立并巩固自己的军事地位,那么即便是短期的中立,对德国政府来说也是有必要的。简而言之,英国的政策非常模棱两可,以至于或多或少被解读为依个人品位而行动。7月26日星期六,法国人认为自己可以指望英国了,而德国人还“信誓旦旦”地认为英国会保持中立。正如雅戈向康邦所言:“您对此有自己的理解,而我们也一样。”不幸的是,英国的表态对双方来说结果都一样。德国政府继续不为所动,表面上装作对格雷关于调停的提议感兴趣,实则对此置之不理。

  上天对格雷还是公平的,他那考究的含糊其词的策略即将有所回报。塞尔维亚政府开始觉得自己过于冲动,以至于它差一点儿就接受了奥地利的最后通牒,而这无疑是下下策。此外,让贝特曼和毛奇(两人皆劝说奥地利人不要把格雷的调停提议当真)气馁的是,德皇将塞尔维亚的举动视为一场外交上的胜利。他只是敦促维也纳“在贝尔格莱德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他坚信“到现在为止,所有的战争理由都已废止”。换言之,就是要暂时占领塞尔维亚首都,正如普鲁士在1870年占领法国那样,“保证执行并兑现诺言”。这与雅戈的摇摆不定不谋而合,雅戈曾声称,如果俄国仅在其南部进行动员(也就意味着只针对奥地利而不针对德国),那么德国将不会随之采取行动。就在同一时间,在关于奥地利和俄国双方协商的可能性问题上,萨佐诺夫出人意料地改变了主意。而得知德国政府并非真心支持他的四国调停计划后,格雷也重新回到了谈判的问题上。尼科尔森曾做出不满的评价:“跟萨佐诺夫先生相处,人们永远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与德国人相处也是同样的情况。现在雅戈又认为,四国调停干涉将“无异于法庭仲裁”,将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一概而论;同时,贝特曼也故意没有向利赫诺夫斯基提到萨佐诺夫关于双边会谈的提议,因为这位大使“与格雷无话不谈”。)一时间,双方似乎准备从剑拔弩张的气势中鸣锣收场。诚然,萨佐诺夫并不会接受奥地利占领贝尔格莱德,因为这在他眼里无异于破坏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但是他又称,“如果奥地利……能够删去其最后通牒中对塞尔维亚领土主权有所侵犯和违背的条款”,他还是很乐意将动员终止的。贝特曼利用其越发强烈的意愿作为谈判的基础,奥地利政府实际上也接受了萨佐诺夫于7月30日制定的谈判提议。

  然而让人沮丧的是,军事准备开始逐渐取代外交斡旋。就在奥地利空袭贝尔格莱德之前,萨佐诺夫和他的军事同僚们先是下令进行局部动员,但是随后他们被告知,德国人在俄国局部动员的情况下仍旧一意孤行,同样也进行了动员,以至于这种局部动员疯狂地演变成了全面动员。实际上,俄国人最开始进行动员的地区仅限其南部地区,如7月29日在敖德萨、基辅、莫斯科、喀山等地的动员。据沙皇所言,该行动是4天前决定的。这也间接向德国保证,该行动“不包含战争意图”。但当普塔莱斯告知他们,德国将义无反顾地“也进行动员,以便迅速从防守转向进攻”时,俄国人才明白,局部动员远远不足以息事宁人,更有可能妨碍全面动员的开展。接下来,萨佐诺夫及其同僚们通过潮水般疯狂的会议和电话恳谈,试图说服优柔寡断的沙皇进行全面动员。沙皇终于在7月30日下午2点同意了,于是动员于次日开始。(而在柏林,至高无上的君权在该决定面前,似乎也败下阵来。)这正是德国进行其动员的借口,借此,它不仅企图将俄国打败,还要摧毁法国。在这场奇怪的“大逆转”情势下,奥俄谈判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为了安抚国内舆论,德国想尽一切办法让俄国先行动员。这场欧陆大战势在必行了。贝特曼最终得知英国在法国遭到攻击后会立刻干预,于是他甚至试图敦促奥地利人重返谈判桌,但他们也拒绝停下军事行动的脚步。俄国王室请求停止动员,结果同样是徒劳,正如俄国总参谋部长官尼古拉将军对萨佐诺夫所言,他甚至下定决心“将电话砸碎,并想办法采取其他措施阻止别人(如沙皇)提相反要求、将我们的动员再次终结”。如果俄国继续动员,德国人也将坚持如下观点:自己除了也进行动员,别无选择。而这又意味着对比利时和法国的入侵。简而言之,“时间日程上的战争”从俄国决定全面动员的那一刻便开始了,而这也是一场四大欧陆强国之间的较量(也包括塞尔维亚和比利时)。然而,还剩下一件有待商榷的事情,那就是英国是否打算加入这场混战(就此而论,还有意大利和土耳其)。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