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波峰与波谷_阎步克【完结】(41)

  首先“德才”的评价标准,在形式上依然是“士人化”的,以儒家礼法甚至玄学名士风尚做标准,而非职业吏员标准。在实际运作中,以家族权势和士族门第为准,势族高门照例给予上品。再之,从选官权力看,中正不是正式官职而是兼官,被认为是代表社会舆论而非政府部门的,大抵由士族名士担任,那么皇帝予取予夺的权力,有司依法用人的职能,都被削弱了。曹魏西晋士族初兴,中正往往依父祖权势而定子弟之品,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况:东晋以下,直依门第而定品,士族大抵皆是二品,三品以下即为寒士、寒人。“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为卑庶。”不是以严格的考功课能,而是以空洞的“状”、抽象的“品”来决定居官资格,这很适合于士族的“平流进取”、坐享天禄的政治需要。九品中正制恰好与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政治共始终,就因为它是送给士族的一道特色菜。

  中正提供给吏部的士人资料,还有“簿世”,即士人的家世情况。汉代做官的人也得提供父祖情况,有如今天的干部登记表也有父母职业一栏。但在门第社会中,“簿世”的作用不止于此。各家士族的门第有异,甚至一族内的各个房支也高下不等,当局在任官得弄清楚士族谱系以确认其门第,于是东晋南朝谱牒之学大兴,出现了贾氏、王氏等专门研习谱学的世家,出现了《百家谱》、《十八州士族谱》一类专著。吴姓士族低于侨姓,所以另作《东南谱集抄》以记吴姓。朝廷专设“谱局”以修订和保管谱牒;精通谱学的人,才能在吏部做官。正如唐人柳芳所说:“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胃,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士族家竟然谱成了王朝任官依据,这是士族政治的直接反映。

  与中正制相配合的还有“清途”制度,“清途”就是“清官起家迁转之途”。秦汉官制,有职类之别,却没有“清浊”之分。而魏晋以来,有一些特定的起家官被视为“清官”,成了士族偏爱的进身之阶,寒门单贱很难染指,占据其位者“皆是帝室茂亲、或贵游子弟”。自晋以下,清官、清位、清职、清选、清途之类说法,越来越多了;官位清浊有异、起家途径有别的观念,也发达起来。贵游子弟往往先依门第而获得上品优状,再由“清官”起家,沿各种清官升迁上去。于是就有了“二品清宦”的说法。

  什么官能成为“清官”呢?一是“清要”,即近侍或要职;二是“清闲”,很少或没有日常职事;三是“清华”,也就是属于文翰之职。五品的黄门侍郎、散骑侍郎,并称“黄散”,即属“清官”。“清官”还有给事中、奉朝请、中书郎、尚书郎、著作郎、秘书郎等官,东宫的太子庶子、太子舍人、太子先马,等等,因时而异。南朝最重“起家官”,它最能反映门第高下。虽然偶尔也有少数寒人武人奋斗了大半辈子,靠皇帝恩宠或个人功绩跻身二品清官,但那跟高门起家就是清官相比,依然大不一样。若干“清官”寒人武人根本无缘问津,如著作郎和秘书郎,号称“甲族起家之选”。为让贵游子弟利益均沾,著作郎、秘书郎只干百十来天就会升迁,好给其他士族子弟腾地方。所以著作郎、秘书郎只是个标榜门第的资格,士族子弟要的就是这个资格。梁陈选官“唯论清浊”,由“浊官”转为“清官”,在人们眼中往往胜过官品的上升。有个叫杜幼文的,本是四品的步兵校尉,却谋求五品黄门侍郎之职,因为黄门侍郎比步兵校尉更“清”。可见官职的“清浊”程度,与官品并不一致。

  安排官品高下,不能不考虑行政需要,与职权大小、统属关系相适应;而中正品和“清浊”与权责统属无关,只是维系士族身份的。在汉末,“清”就成了士人自誉之词了,士人称“清流”,士人的言论称“清议”,士人的文才称“清才”,士人的家族称“清族”。中古士族用“清”来形容其高贵身份与文化教养,所以他们习居的官位,也就被称为“清官”了。若某种“清官”被非士族染指,则此官之“清”随即减色,好像弄脏了似的。士族重文轻武、重士轻吏,把恪勤吏事的吏员蔑称“俗吏”,把执干戈而卫社稷的军人蔑称“将种”,所以武职、吏职,多属“浊官”。武职、吏职本来是职类之别,可在士族政治下,它们又有了区分社会身份的意义。所以中正品、“清浊”之制,既区分“贵一贱”,又区分“士一吏”,又区分“文一武”,与秦汉禄秩大不相同了,禄秩是没有身份性的。

  “清官”中有很多是无职事的散官。魏晋以降,散官、加衔、名号大大繁衍膨胀了。秦汉大抵是一人一官,而魏晋情况一变,官僚头衔叠床架屋,往往一人就拥有一堆官号。不是说这时的官儿特别能干、一人能胜任几个官,而是因为那些头衔往往是散官加号,与职事没多大关系。它们的主要用途,是提供起家之位,提供迁转之阶,提供一份荣耀,提供一份平白消受的俸禄等等,简言之,其所发挥的品位功能。中古朝廷的冗官充斥,跟秦汉官制的简练明快,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传统官僚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人员结构与职位结构的不对称。朝廷颁授了大量官号,“官人”队伍非常庞大;但承担行政职事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若把职位定义为职事与权责的话,那么官号多于职位的冗余部分,主要是作为品位发挥作用的。而人员结构明显大于职位结构的情况,主要是在魏晋以下严重起来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