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波峰与波谷_阎步克【完结】(50)

  选官中央化的直接原因,是战乱对地方造成了巨大破坏,东汉那遍布郡县的生徒士人,大多销声匿迹了,京师成了政治文化重心之所在。汉代的士族多少具有地方性,很多活跃于州郡;而魏晋士族却是“中央化”了的,是在功臣、权贵及其子弟中形成的。这个圈子并不太大,而且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因此不仅普通士人,就连地方豪族也进身艰难,不容易挤上权势的餐桌了。所以士族权势,并没有阻碍选官中央化,甚至依赖于它。即使是在门阀权贵把持方镇、用人自专的时候,形式上那些任命也应由中央吏部发出。

  唐长孺先生发现,中古盛门的形成条件是在“魏晋间官位蝉联”,“魏晋显贵家族最有资格成为士族”。魏晋江左士族的根基在官场不在乡里,不是割据一方的封建领主或与国家分庭抗礼的土地贵族。我们并没看到琅邪王氏或陈郡谢氏,在琅邪郡、陈郡拥有特殊的地方势力或政治控制权。士族他们“寄生”于中央政权之中,其权势是在官僚组织内牟取、由吏部铨衡来获得的。又,祝总斌先生认为,门阀是“长时期内一定的人品、官品在一个家族中反复出现”而形成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士族来自官场和士林的互动。“人品”就是文化。中古士族大多经历过“由儒入玄”,而玄学恰好也是一种贵族沙龙性的学术,学术圈子很小,不像经学那样在各郡县的官私学中展开的,名土及其玄谈都趋向于“中朝”,或说以“中朝”为交流中心,所以西晋有“中朝名士”之称。正因为魏晋(及南朝)士族是寄生于官僚体制之中的,那么中央选官权力强化了,他们也将从中受益。所以,中古士族门阀与官僚体制并非截然对立。如果说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的变态”的话,士族政治就是“官僚政治的变态”。

  官僚组织因其内在的进化规律,人员录用逐渐采用考试。汉代太学有考试。东汉顺帝时对孝廉实行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样,“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和“以文取人”的三种选官因素,都获得了制度化的形式。那么哪一种将成为发展方向呢?察举制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曹魏初年,三公府为此进行了一次专门讨论。有人认为孝廉科既以德行为主,则不必限以试经了;司空王朗强调“试之以事”,即通过吏职考课吏能;而司徒华歆则坚持经术考试。面对德、能、文三种选择,皇帝认可了华歆的意见。由此“以文取人”的文化考试之法,成了察举制发展的主导方向。

  西晋时,州刺史察举的秀才也采用了考试,实行对策。对策的办法,是君主出五道政论题,由秀才作文回答,答得好授官就高。这样,州举秀才、郡举孝廉两科并立,一个试文词,一个试经学,恰合于符合中国士人的知识结构。东汉孝廉考试后,察举便形成了地方举荐和中央考试两个环节,察举重心向中央偏转。此外,西晋太学也有试经之法,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做八九品官。西晋的秀才对策和太学试经,进一步强化了“选官中央化”的份量。

  考试这种先进的录用制度,是“选贤任能”精神的集中体现,跟门第选官是对立的。魏晋察举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东晋门阀政治时代,察举制堕入低谷,策试时有时无,但形式上考试制度还在,并没有被扭曲改变。南朝皇权复振,察举随即复兴。皇帝还经常亲策秀才、孝廉,见于史传的秀、孝数量明显增多。由于皇权天然倾向于官僚政治而不是士族政治,所以察举的兴衰与皇权强弱之间,就表现了明显的相关性。王、谢这样的高门,在魏晋时很少屈尊接受察举,而是另从清途入仕;到南朝他们态度一变,转而纷纷参加考试了,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考试入仕毕竟不同于“安流平进”,就算你家是文化世家,朝廷也得考一考,不能单凭门第做官。那么高门也去考秀才,就说明他们开始“官僚化”了。魏晋南朝皇权强弱的轨迹是一个马鞍形,魏晋南朝察举的盛衰轨迹,也是一个马鞍形。

  南朝的秀才对策,仍然是五道策题,“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只答出两道也能列在下等,不算不及格,还是满宽松的。孝廉试经,考题是经义十条。考试日益变成了察举的重心所在,德行和吏能要求越来越轻,士子举前是否有德行可称,是否曾为州郡属吏、有吏能可称,越来越不重要。察举由举荐孝子或举荐能吏之制,逐渐变成了考试文士之制;相应地,地方长官的举荐权力,也逐渐变成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行政责任了。于是,察举制与隋唐科举制越来越接近了。

  考试份量的加重,也使察举跟学校的关系密切起来了,使学校培训成为必要。魏晋南朝的学校变迁与察举相似,也曾经历了一个马鞍形。魏晋太学一度曾有生数千,西晋又为五品以上的权贵子弟增设了国子学,形成了二学并立之制。教育体制由此而等级化、身份化了。东晋时高门自有家学,大多不肯到国家学校去学习,所以学校衰落不兴,学生往往来自门第不高的家族,经常有师无生。南朝皇帝着手兴学,国子学与察举一道复兴。南朝学校规模尽管不大,但由考试而步入仕途的国子生,见于史传的数量却有数十人之多。而且学校的明经科考试,有取代孝廉科之势。孝廉在设科之初是“以德取人”的,这时却以试经为主,早已名实不符;那么明经科取代孝廉,倒让名实一致了。于是,州举秀才试文、郡举孝廉试经的格局,又变成了州举秀才试文、国学明经试经的格局。国子学生是高门贵游居多,梁武帝又创办了若干学馆,另容寒门才俊,还规定只要考试通过了,“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就是说,试经之科初步向寒人开放了,给普通知识分子打开了入仕之门。南朝学校之外的自学者,也可以依制申请考试,这与王朝设科而士人投考的科举制,已颇为接近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