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朝其实很有趣儿_王中亚【完结】(46)

  宇文护其实并不坏,《周书》也说他“性甚宽和”,若非如此,宇文泰也不能托以后事,然而,很不幸,宇文护从一开始,扮演的就是权臣的角色,而他的命运,也跟着这个角色被早早的决定了。

  政治便是如此,一旦被卷入漩涡,很少有人能从中逃生,宇文护奋力挣扎,然而,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被卷入漩涡的不只是宇文护,同样还有本书的主人公——杨坚。

  冷板凳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杨忠杨坚父子在宇文护时代的处境的话,那就是——尴尬。

  尴尬的主要来源,便是最后被逼令自尽的前朝元勋独孤信。杨忠跟独孤信是什么关系呢?七个字——打断骨头连着筋。独孤信是杨忠的老上司,同时,独孤信还是杨忠的亲家;有这一层背景,杨忠和杨坚在宇文护那里的观感就已经被决定了——不可信任。

  不可信任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关系,这意味着,只要杨忠和杨坚走错一步,他们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当然,杨忠父子并非没有抗衡宇文护的筹码,事实上,这个筹码相当硬——杨忠是十二大将军之一,掌握兵权。

  所谓府兵制,最早的时候,军队并不是国家化,而是私人化。

  宇文泰力图恢复的,是北魏前期的“府户”制度,因此,他一反北魏孝文帝“汉化”的故智,进行了“胡化”,重新恢复了鲜卑姓氏,给府兵制打上了极为浓厚的鲜卑部落的烙印。

  这个制度有利有弊,利在于,当宇文泰实力不足时,有利于团结各派实力大佬,进行“统战”;弊在于,这会让柱国们尾大不掉,不利于中央集权。当然了,经过宇文泰的大力整顿,以及大力扶植亲族力量,到了后期,柱国们的力量已经小得多了,兵权开始逐渐转移到了大将军手里。

  比之赵贵和独孤信,杨忠自然没有足够的底气出来跟宇文护叫板,但是,与之同时,由于他仍然是个统兵打仗的大将军,所以,从实力层面而言,他实际比赵贵和独孤信更不好惹。

  信不得,惹不起,怎么办?宇文护的办法是,先拉拢一下看看。

  就在宇文觉被诛杀,宇文毓上位后,杨坚被任命为右小宫伯,进封为大兴郡公。“宫伯”当然是个非常尴尬的官职,这个皇宫侍卫的小头目,极其容易被卷入政治漩涡,宇文觉时代所借以跟宇文护较劲的那帮人,除了李植和孙恒,就都是“宫伯”。

  于杨坚而言,情况甚至更复杂;因为,这是宇文护为了拉拢他所作的表示——宇文护是大冢宰(宫廷部长),是“宫伯”们的顶头上司。《资治通鉴》提到这项任命时就说:坚为开府仪同三司、小宫伯,晋公护欲引以为腹心。如此一来,杨坚就被夹在了皇帝宇文毓和权臣宇文护中间,其处境之尴尬,自是可想而知。

  杨坚初入政坛,就碰到了如此头疼的问题,他自然是拿不定主意,所以,赶紧回家请教了老江湖杨忠。杨忠说了这样一句话:“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

  两姑之间难为妇——一语中的。杨坚要面对的两个“姑”,一个是刚刚被“宫伯”们算计过的权臣宇文护,另一个是极其聪明的新任皇帝宇文毓;而他这个“妇”(宫伯),地位又是那样的险要,宇文护想要拉拢他监控宇文毓,而宇文毓又岂能束手就擒,不生出拉拢杨坚的心思呢?此时,悲催的杨坚,要何去何从呢?

  服从宇文护?这当然不靠谱,因为自古以来的权臣都没有好下场,早早的走上宇文护这条船,也就意味着早早的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拥护宇文毓?这当然更不靠谱,因为,如今北周的政治局势,毕竟还是“主弱臣强”,如宇文毓这样的“弱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岂能让自己的忠心拥趸们过上太平日子呢?

  左袒不行,右袒还是不行,这日子,要怎么过呢?所以,老谋深算的杨忠,给杨坚提了个建议——汝其勿往(你别去)。

  这是个什么样的主意呢?当然是好主意,但是,这是个没有可操作性的好主意。据《资治通鉴》说,杨坚当时听了老爸的话,去辞了职(有没有辞掉,《资治通鉴》没有说),但又据《隋书·高祖纪》,杨坚这个辞职似乎当即被打了回票——没能辞了。

  没能辞了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是一个办法——不表态。于是,杨忠和杨坚开始了缄默,对朝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置一词,摆出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可行吗?至少宇文护对杨氏父子的态度还是有所疑虑,于是,他派了个人,叫做赵昭的术士,前去给杨坚看相。

  相比较汉族统治者,少数民族统治者似乎更加迷信,比如说,我们前面讲到的尔朱荣就是这号人物。

  尔朱荣同志,似乎是越到紧要关头越相信神灵——

  当年他南下讨伐胡太后,就用了塑金人的方式决定选元子攸当皇帝(悲催的是,神灵似乎骗了他,他最后死在了元子攸手里);

  后来高欢等人劝他当皇帝,他又拿不定主意,故技重施,继续塑金人,这次塑了四次通通失败,于是放弃了称帝的想法(神灵似乎又骗了他,如果他真的称了帝,可能还不会有那么悲惨的下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