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宋历史评论.第二辑_包伟民/刘后滨【完结】(29)

  [40] B.Ögel,Sino-Turcica,Istanbul,2002,pp.379-380.

  [41] 可参看两书的索引部分Igor de Rachewiltz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A Mongolian Epic Chronicle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Ⅱ,p1232;P. Pelliot et L.Hambis,Campagnes de Gengis Khan:Cheng-wou ts’in tcheng lou,Leiden:Brill,1951,p.461。

  [42] 该词在古突厥语中的情况参看G.Clauson,An Etymological Dictioa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Oxford,1972,p248;在近代以来的各种突厥语如察合台语、奥斯曼语等中的情况参看W.Radloff,Versuch eine Wörterbuches der Türk-dialecte Ⅰ/1.SS873,St.Petersbouge 1893。

  [43] 额尔登泰等:《〈蒙古秘史〉词汇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第104页。

  [44] 其作为突厥人名的情况,参看B.Ögel,Sino-Turcica,p.373.

  [45] L.Ligeti,“Les mots solons dans un ouvrage chinois des Ts’ing”,Acta Orinentalia Hungarica. 9/1959,pp.250-272.

  [46] Karl A.Wittfogel and Feng chia-sheng,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907-1125),pp.428-434. 参看K.H.Menges “Titles and organizational terms of the Qytań(Liao) and Qara-Qytaj(Śi-Liao)”,Rocznik Orjentalistyczny 17-18/1951-1952,pp.68-79.

  [47] Karl H.Menges,Tungusen und Ljao,SS1-61.

  [48] 柯立夫的批评附在杨联陞对《辽代社会史》的长篇书评中,参看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 s13/1950,pp.231-235。

  [49] H.Franke,“Randnotizen zu eingigen worten der khitansprache im lichte neuerer arbeiten”,Acta Orinentalia Hungarica. 36/1982,pp.173-182.

  [50] G.Doerfer,“Mongolica im Alttürkischen”,in Bruno Lewin zu Ehren 3,Bochum. 1992,SS30-56.

  [51] A.Vovin,“Once again on khitan words in Chinese-Khitan mixed Verses”,in. Acta Orinentalia Hungarica. 56/2003,pp.237-244. 有关这一问题最新的讨论参看L.Talpe,“Some Qidan Words in Chinese Poems”,Central Asiatic Journal 54/1,2010,pp.79-91.

  [52] 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第13页、第148~149页、第254页、第355页等。具体到各部分的鄂温克人,称呼情况也略有差异。

  [53] 刘祁:《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第137页。

  [54] John W.Dardess,Conquerors and Confucians:Aspects of Political Chinge in Late Yüan Chin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pp.2-3.

  [55] 张帆:《元代经筵述论》,收入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144~145页。

  [56] 刘祁:《归潜志》,第136页。

  [57] 有关金代文人士人化或儒化的论文,参看P.Bol,“Seeking Common Ground:Han Literati under Jurchen Rul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7/2,1987,pp.461-538.

  [58] 胡祗遹:《隐士高君墓志铭》,收入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五册卷一五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456~457页。

  [59] 范成大:《揽辔录》,收入《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第12页。

  [60] 段成已:《故中议大夫中京副留守陈公墓表》,收入《全元文》第二册卷五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228页。

  [61] 元好问:《溪南诗老辛愿传》,收入《全元文》第一册卷二六,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439页。

  [62] 作者在该文分析金亡的原因,称“总的来看,金末的政治尚属清明”,又说“红袄军的起义,距亡国尚有二十年,没有对晚金的国势带来直接的影响”,上述看法完全没有涉及对金末军政腐败因素的分析,对这一点似应考虑王曾瑜教授《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一书中的相关部分,同时对红袄军的评价也偏低,毕竟红袄军的活动使金朝最终丧失了对战略要地山东的支配,在和蒙古与南宋的较量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山东对于金朝的重要性,在当时赵秉文等人的奏议中都有所陈述。

  [63] 刘浦江:《关于〈契丹国志〉的若干问题》;《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注〉》;《〈契丹国志〉与〈大金国志〉关系试探》,均收入《辽金史论》,第323~334页、第335~356页、第357~372页。

  [64] 葛兆光:《边关何处?——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满蒙回藏鲜”之学的背景说起》,收入氏著《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第231~253页。

  [65] 藤枝晃:《征服王朝》,大阪:秋田屋,1948。一般容易将征服王朝理论的出现时间看作是《辽代社会史》正式出版的1949年,实际上早在1946年,魏复古就刊出专文《中国社会与征服王朝》(“Chinese Society and the Dynasties of Conquest”)明确表述了其理论主张。而在《辽代社会史》出版之前,后来在日本东洋史学界大力鼓吹这一理论的田村实造业已通过原野四郎的介绍和藤枝晃的斡旋,获悉了魏氏的主要观点并得到了其所发表的学术出版物。参见田村实造《中国征服王朝——总括》,李明仁译,收入郑钦仁等译著《征服王朝论文集》(修订版),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第75~77页。

  良史的胸怀、视野与方法

  ——评刘浦江著《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