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宋历史评论.第二辑_包伟民/刘后滨【完结】(40)

  所以,武则天第一次尝到权力的甜头是高宗去世之后、中宗即位之前。所谓“摄政”的概念,在不同人的理解中,其实并不一致。太后的权力,根据遗诏的说法是“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军国大事,第二是皇帝不能决断听取太后意见。嗣圣元年(684)二月,有关韦玄贞任命侍中的问题,是否属于这个“摄政”问题呢?至少存在争议。韦玄贞是皇帝的岳父,可以认为属于皇帝的人,但这个任命裴炎不同意,与皇帝发生争执。皇帝感觉到自己的权力受阻,很气恼,于是说出了一句气话:“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耶!”任命侍中,即使属于军国大事,皇帝认为自己可以决断,为什么裴炎却不同意呢?所以,中宗的气恼是有理由的。但是,裴炎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即太后摄政就是太后领导皇帝,没有太后的意见皇帝就不可决定。这种理解有可能也是正确的,因为正是对中宗不放心,才设置了太后摄政。中宗此人头脑可能确实不清楚,应该是中宗没有正确理解皇帝与摄政太后的真正关系。

  虽然如此,对于中宗的行为也可以教育为主,但是武则天却决定废黜中宗。《通鉴》记载如下:

  二月,戊午,太后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勒兵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扶下殿。中宗曰:“我何罪?”太后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幽于别所。

  己未,立雍州牧豫王旦为皇帝。政事决于太后,居睿宗于别殿,不得有所预。[36]

  太后废中宗,获得了朝廷大臣支持,出现在废黜仪式现场的裴炎、刘祎之代表行政系统,程务挺、张虔勖代表军方。新立的皇帝睿宗并不掌权,“政事决于太后”,那么制度当如何运行呢?很简单,再回到中宗未即位之前的状态,中书、门下执行太后之令。

  女皇梦第一步,废黜中宗。从此,武则天虽然尚未称帝,但是已经作为最高权力人在行使国家权力。所有的政府机构,都对她俯首帖耳。这一步,因为有高宗遗诏作为合法依据,有裴炎、程务挺等大臣支持,完成得十分顺利。这一步的完成,证明太后拥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最高权力,连皇帝都能废黜,这是她拥有最高权力的绝对证明。没有这个事件,太后的最高权力是无法验证的。但是,这一步也有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就是暴露了太后的权力欲念。而这种欲念一旦产生,终结点就难以控制,而政坛的腥风血雨就会如期而至。

  皇帝换位之后,有两个人离开洛阳,从后来的情势看,这都是武则天预防不测的措施。一是命刘仁轨专知西京留守事,离开洛阳。武则天主动给刘仁轨写信,说西京如何如何重要。但是,当时政治中心在洛阳,刘仁轨作为左仆射而离开政治中心,显然是武则天对他不放心。而刘仁轨给太后的回信证明,刘仁轨确实是应该防范的人,因为他提及吕后的失败与耻辱。这已经不是暗示,是明确的提示,太后可不要学吕后。武则天十分重视刘仁轨的信件,她没有简单地回信说明,而是特意派武承嗣前往西京送信给刘仁轨,说自己绝没有吕后那样的心思,还拼命表扬刘仁轨的忠诚。在唐高宗留下来的老臣中,只有刘仁轨出将入相资格最老,只有他可以充当周勃。但武则天的防范已经提前布置,刘仁轨离开洛阳,即使有周勃之心也没有施展的条件了。

  另一个离开洛阳的人是丘神勣。他专门到巴州去看望故太子李贤。结果,李贤自杀。李贤是张反武则天的王牌。能够打起皇室旗号,具有真正动员力量的人物,只有李贤。因为高宗的其他儿子都在武则天的控制之下。文明元年(684)三月,李贤死。九月,扬州事变发生,徐敬业果然打起李贤的旗号。此事证明武则天的先见之明。同时,这也证明了武则天知道废黜中宗的风险,所以立刻采取措施,调走刘仁轨,杀死李贤,都属于预防不测的措施。刘仁轨提出吕后问题,徐敬业毅然起兵,其他个人因素不计,武则天废黜中宗显然是关节点。徐敬业起兵,“以匡复庐陵王为辞”,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

  女皇梦第二步,镇压徐敬业。

  废黜中宗,为徐敬业起兵提供了说辞,而这次起兵,事实上成为武则天权力成长的第二个台阶。徐敬业起兵,有太多的私心,战略也失误严重,更重要的是没有获得响应,没有官场的支持,没有百姓的支持。连徐敬业叔叔李思文都不支持他,可见事态的严重。扬州事变对于武则天的意义十分重大,她有机会观察、考验天下反应,尤其是军队的态度。废黜中宗,军队的表态是片面的,就是值班的军人跟将军到朝堂上走了一趟而已。现在,朝廷要派大军镇压徐敬业,而军队尤其是将军的态度事关重大。李孝逸统兵三十万讨伐徐敬业,有些畏缩,因此魏元忠便催促,而魏元忠的话很能反映当时的天下状况:“天下安危,在兹一举。四方承平日久,忽闻狂狡,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久留不进,远近失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以代将军,将军何辞以逃逗挠之罪乎!”[37]读《通鉴》,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功劳似乎更大,而他在军队中的位置却并不清楚。根据《旧唐书·魏元忠传》:“徐敬业据扬州作乱,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之,则天诏元忠监其军事。”[38]原来魏元忠是监军。从李孝逸到魏元忠,在镇压徐敬业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看魏元忠的发言,他是认为许敬宗作乱,扰乱了太平。而李孝逸是李神通之子,是李唐皇室成员,代表性毫无疑问。魏元忠说他“朝廷以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阃外之事”,看来武则天用李孝逸是考虑到他的皇室身份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