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宋历史评论.第二辑_包伟民/刘后滨【完结】(81)

  [51] 本件仅存四行制词,陈文龙推断,可能是徐谓礼或抄录文书的人通过外制集获得的作废的制词。见其《从徐谓礼文书看南宋告身与敕黄制度》,载《“徐谓礼文书与宋代政务运行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2~73页。

  [52] 张祎:《制诏敕札与北宋的政令颁行》,第106~111页。

  [53] (元)曾巽申:《题印纸》,载《全元文》卷一一一一,凤凰出版社,2001,35册第7页。标点略作修改。

  [54] 徐谓礼文书是录白文书,故分析时宜审慎。如自录白印纸第三八则淳祐二年(1242)七月到任批书后,印纸中才开始频繁出现应书日处注“印”的现象,难保不是不同时间书写时的不同习惯。当然,从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可信的规律性的内容。如淳祐二年七月后考成、到任、交割、请给等印纸批书处常注“印”字,而保状批书上不论何时,出现印字的概率都非常低,总共三十三则保状,仅第五〇、七三、七四则注有“印”字,而且可以肯定并非不同次抄写造成的问题:第五三至六四印纸为保状,均不注;第六五则为到任,注;六六至六八复为保状,无;六九、七〇为推赏转官、历过月日,有……如此,即使是录白中产生的问题,也反映了录白者对不同文书间的看法。或许相比于其他批书事由,保状的日期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批书常不加印信。

  [55]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九《中书省》,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第273~274页。

  [56]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第341~354页。

  [57] 参魏峰《宋代印纸批书试论——以新发现“徐谓礼文书”为例》(载《文史》2013年第4辑)、邓小南《再谈宋代的印纸历子》[载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3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等相关研究。

  交游酬唱:南宋与元代士人的兰亭雅集

  黄宽重

  摘要:兰亭雅集是中国士人交游聚会的典范之一,始自东晋王羲之邀集四十二位江南名士在会稽举行雅集;此次活动,参与者众多,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场景,有诗文、书法与酒为媒介,与图像化的绘画相结合,形成诗书画融合的景象。江南士人三月初三日的兰亭雅集,将古代袚除污秽、男女相会的习俗,转化为文人群聚,以诗酒会友的春游雅集,成为古代士人高雅的群体活动。

  这种中古时期以门第高士为主的活动,随着唐宋科举取士、新兴士人阶层崛起,士人集会的类型增多、资源更丰富,活动内容愈趋多元,以兰亭为名的雅集在形式与风格上,对东晋故事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与变化。特别是南宋到元朝间,由于政治、社会的骤变,士人交流集会趋于多元、样态复杂。本文探讨南宋到元代士人官僚以兰亭为名的雅集内涵与组织、结构变化,并呈现易代之际士人群体集会的差异现象。

  关键词:南宋 元代 士人 交游 兰亭雅集

  一 前言

  兰亭雅集是中国士人交游聚会的典范之一。士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塑造者,也是推动历史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个群体通过学习拥有知识,并以行动在政治、社会与文化各层面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基于共同兴趣,借由交流、应酬的活动,增进彼此互动,建立人际关系,强化情谊、丰富见识、分享经验,并且通过文字记录与图像的描绘,形塑共同的文化意象;这些酬唱活动与多元的文化内涵,是建构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础。

  文人交游、酬唱的活动,自古有之。像曹操(155~220)、曹丕(187~226)、曹植(192~232)父子与邺下建安七子的宴游集会,即受到后世文人的推扬,而魏晋竹林七贤的肆意酣畅,石崇(249~300)集众人在金谷豪奢的祖道游宴,以及由王羲之(303~361)、谢安(320~385)等四十二位江南名士在会稽举行“曲水流觞,修祓褉事”的兰亭雅集,都为后世不同类型文人雅士的集会,留下足为典范的历史记忆。[1]

  在诸多文人聚会的类型中,王羲之等人举行的兰亭会,是具典雅意义的活动。这次聚会参与的人数众多,有具体的活动与场景,有诗文与书法,以及后来被图像化的绘画,形成诗、书、画融合的景象。举行的时间选择在三月初三日,是将祓除污秽、男女相会的传统习俗,转化为文人成群修褉春游,以诗酒会友的群体活动,呈现一个士人聚会的风尚。

  唐中叶以后,随着科举实施,举子文人群体的形成,出现以科举及仕宦为主的同僚、同乡、同年,以赏游会友的聚会,其聚会形态,不仅多样,且异于汉、魏、晋以门阀士族为主的活动形态。这些多样的士人雅集,其内涵与方式,多为后世士人所继承,并留下丰富的文献资料,成为吸引研究者探讨的主题。到宋代,文治成为宋廷标准的立国政策,朝廷通过科举考试拔擢大量人才,士人人数不断扩充,形成庞大群体,对政治、社会、文化的影响,愈为强大。

  宋代士人基于仕宦与荐举的需要,十分重视人脉的经营。可以说,一个追求仕进的宋代士人,由于身份、职位的转换,除了师长亲友外,尚有同学、同乡、同僚或同年等多重人际网络,他们为排遣时间或增进情谊、寻求共同兴趣或结交朋友,在不同领域组成不同形式的社群,频繁交流接触,成为其生命中重要的历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