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宋历史评论.第三辑_包伟民/刘后滨【完结】(117)

  (六)有关熙丰时期三司机构的调整

  北宋神宗朝,三司组织架构、事任内容以及财务管理方式经历了诸多调整,最终于元丰五年官制改革时,废去三司,将相关职能散入尚书省诸部及寺监。关于熙宁、元丰时期进行上述调整的原因,学者一般认为,三司体制自身的前述弊端,在北宋中叶已日趋显著,如文书吏人冗杂,效率低下,且与宰执缺乏合适沟通机制,宰相长期无法知“钱谷大数”,也没有参与财政决策的稳定机制。而熙宁新法推行期间,王安石等宰执须对理财部门实现有效控制,原本的三司体制显然不合需要[96]。学者对此时期制度调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关于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置与司农寺职能的调整。关于前者,漆侠、汪圣铎、葛金芳、王晓斌等已有专门研究[97],涉及其设立原因、官员设置、人员选择以及实际活动等方面,一般认为该机构的设立,缘于王安石试图绕开既有财政管理体系以减少新法实施的障碍,而其主要职责,则为编定法令与谋议决策。对于后者,王曾瑜的研究最为详备,其细致分析了司农寺职能由北宋前期至熙宁元丰间的变化,论述其如何由一主要负责常平钱谷敛散管理的机构,变为以管理青苗钱物、推行新法为主要职能的官司[98]。此外,学者一般认为,存在仅一年的制置三司条例司,与司农寺间存在职任前后衔接的关系,二者均为宰相直接掌控,绕开三司设立的,以管理新法收支为务的理财机构,侵夺了三司的财权[99]。

  其次,则是针对三司机构、事任本身的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为三司诸案的废罢与寺监等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周藤吉之对此已有系统梳理,其他学者也多有述及。一般认为,此类改革,主要针对三司日益严重的弊端。真宗、仁宗二朝,对三司无根本改革,但仁宗后期设都水监,已包含分裂三司事权的因素。至神宗熙宁间,为推行新法,以打破三司组织架构为前提,对其进行了重大改革,析分其职能,裁撤胄案、刑案,将职掌转入将作监、军器监、大理寺[100]。其二,则为对三司现存事务的整顿。如审核全国财务账簿,本为三司重要职掌,但自太宗朝以来,繁多的账簿已极大地拖延了三司的行政效率,宋廷也曾尝试改革机构,处理积账,但均不成功。熙宁七年,三司失火,屋宇账籍俱成焦土,反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郑寿彭曾考述熙宁七年三司火灾的始末及其善后、追责措施,但未深入考察其对三司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101]。小林隆道则考察了三司火灾后账簿文书的复原工作[102],并对元丰年间三司管理账簿文书方式的变化加以详细讨论,认为“元丰帐法”的出现,意味着州司账簿的具体审核层级下移至漕司,三司的事务大为减少[103]。古丽巍也对这一时期三司相关法令的制定、机构的裁撤加以讨论,认为熙宁时期的改革,除了为宰相掌控财权,也有加强三司现有职掌执行力的考量[104]。

  三 相关研究的深化拓展余地

  综上所述,学者对北宋三司相关的诸多议题,已有相当全面的讨论。那么,既有研究当如何深化,又应怎样调整视角,拓展新的研究议题呢?在此之前,必须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略加反思。

  首先,是研究视角与问题意识的局限,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缺乏新理论与新命题刺激所致。中日学者最初针对三司展开研究,均从属于较长时段的、涵盖面较广的理论命题。如日本学者关注统治阶层身份变化反映的“唐宋变革”问题;中国学者则关注中央集权,皇权与君主专制等问题。应当说,以某些宏大命题为导向的研究,极有利于问题的激发、思路的拓展,不应放弃这一取向。但在实际研究中,人们往往并不以独立专门的成果检验命题的合理性,而是以命题本身包含的假说或历史叙述,作为对各类历史现象的解释。如此一来,对于史事发生、演进过程、原因的探索,便容易被各类预设所包裹。近年有关三司各类细节的研究逐渐丰富,但对其成因、意义的理解,较前人并无明显差异,主要是对既有论点的附议、驳正或补充。

  其次,则是研究思路方面的局限。其一,学者多纠结于某些“定性”问题,而这类“定性”问题本身多由非此即彼的二元立场出发,加之研究者视角与选用史料的不同,不但难以形成共识,反而使得学者偏离了对史事本身的探析,不利于观察各类史事之间,以及人事、制度与时代间的关联性。譬如,有学者在考察三司制度形成时,纠结于确定制度成立的具体“时间点”,对制度内涵的变化以及具体演进环节间的关联反而关注较少。而对三司与宰相财权孰重孰轻的争论,更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表现。其二,多专注于某些制度或人事安排的表面差异,而对其背后的权力结构演变探究较少。譬如,论北宋三司之形成,往往局限于三部是否归并为一,是否由宰相兼任而缺乏独立性等问题,而对三司职能范围、内部组织结构及其事务处理机制等变化的深层原因措意不足;又如,在考察三司职能时,多致力于分类举例,以丰富三司的职能类型,但对于三司与其他财务管理乃至行政主体怎样配合,内部人事安排与分工模式有何变化,各类职能的运作机制怎样,体现了何种权力类型,均缺乏细致考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论述,往往脱离具体时间、空间与人物,缺乏历史感,影响了认识的深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