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宋历史评论.第三辑_包伟民/刘后滨【完结】(138)

  其次,行营组织的设置。

  随着府兵制的日渐衰落,唐前期盛行的行军体制也不再流行,直至睿、玄之际节度使体制的起步,新的驭边策略,乃至战争动员机制开始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前,主要地处边疆地区的节度使,承担了唐王朝与边境诸政权的作战职能。随着战果的扩大,边疆地区节度使日益成为手握重兵的将领,严重威胁到唐廷的权威。最终,经过安史之乱及其应对,节度使体制扩展到内地。藩镇的普遍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尽快稳定局势,另一方面也有分而治之的目的。不过这时已经无法行用府兵制和行军制,取而代之的便是行营制。行营可追溯至安史之乱以前,但却在安史之乱期间从泛称转为专称。[25]此后,唐廷每当征讨某个具有不臣倾向的藩镇时,即会组织由其他各道或神策军组成的行营。

  在笔者看来,行营有两类情况:一类是神策军在各驻地的神策军行营;一类是战争期间具有临时性质的行营。黄寿成对于河北地区神策军行营的梳理,[26]以及黄楼和李书作者李碧妍对关中地区神策军城镇的整理(第209~248页),[27]都是关注前一类行营。目前关注较少的是后一类行营,李书虽然也涉及,但并未深入。笔者曾就自己关注的时段——唐末,探讨了唐廷镇压黄巢期间所设置的行营,[28]晚唐在代北地区设置的代北行营,[29]以及唐末唐廷征讨蔡州秦宗权的蔡州行营。[30]然而,对于晚唐时期其他时段的各类行营,尚需更多个案研究。就李书而言,作者在讨论关内振武军藩镇时(第129页),曾提及一段史料:“陛下各以其地及其众授之,尊怀光之官,罢其权,则行营诸将各受本府指麾矣。”[31]这段话很好地传达出了后一类行营的内涵,即各藩镇出兵,由一人统领由诸道兵组成的行营。而当行营统帅被罢,则行营诸将也就回到原来所在藩镇,行营随之解散。在这类行营内部,行营的统帅和参与行营的诸道兵之间,以及与唐廷之间组合成的各种关系,就成为我们观察当时(特别是战争期间)朝藩关系和藩镇格局的最佳窗口。

  再次,藩镇时代的延续。

  所谓藩镇时代的延续,不仅是指全国大部分地方在行政体制上以藩镇体制为主导,也指各地在经济社会及文化上存在的藩镇思维。可以说,安史之乱,开启了一个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迥异于唐前期的“藩镇时代”。这样的一个藩镇时代,不仅在于藩镇数量和边界的日渐固定,也在于藩镇地域文化的慢慢形成。这一时代起始于安史之乱结束前后,终结于北宋最终统一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两百年左右的时间。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时间段,即从安史之乱结束前后到王黄之乱的结束。王黄之乱的爆发,改变了旧有的藩镇格局,使得部分藩镇日渐走上兼并和统一战争的轨道,这不在李书主要讨论范围之内,本文也暂不涉及。

  作者在代结语“藩镇时代的意义”中,已经阐发了藩镇时代所带来的两大影响:一是地方政策从“关中本位”到“中央本位”,二是地方基层势力的崛起(第536~546页)。在这两大影响中,更重要的是地方基层势力的崛起,这也是笔者想要强调的。对于典型藩镇时代的地方势力,作者在第三章对河北藩镇地区两种军事构造模式的区分,即为很好的研究。当然,无论是作者对于河北道燕南、燕、燕北的划分,还是边州、次边州和南部地区的划分,乃至对于“安史旧部型藩镇”和“新兴的地域型藩镇”的区分,都不可避免涉及地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是在安史之乱以前即已存在,但在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割据状态下被加强了。而这方面,陈磊的研究已经注意到唐后期河北地区的文化分区和社会分群,惜作者未能就此文进行对话。[32]目前来看,虽然由于对藩镇个案的雷同性研究已经过多,大家深感疲惫,[33]但依然需要在更全面地借鉴和利用已有的藩镇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藩镇时代之下各个藩镇内部的具体动向,特别是地方势力的日渐崛起和地域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后世的影响。[34]

  以上,笔者通过对李书内容的阐发,揭示了该书在研究藩镇时代启幕这一问题上的重要意义。启幕之后,是藩镇时代的具体展开,这方面还需要更多关注,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61页,79.80元)

  * * *

  [1] Nicolas Tackett,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4;陆扬:《清流文化与唐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 关于安史之乱和王黄之乱的学术史,分别参见王炳文《从胡地到戎墟: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第7~17页;胡耀飞《百年来王黄之乱研究综述(附:王黄之乱学术史编年录)》,林淑贞主编《中国唐代学会会刊》第21期,中国唐代学会,2015,第69~107页。

  [3] 相关研究史及代表性专著,参见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冯金忠《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

  [4] Wang Gungwu,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1963;中译本见:王赓武:《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胡耀飞、尹承译,中西书局,2014。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