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_苏勇强【完结】(92)

  梳理传播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传播中媒介的演进变迁,常常影响或左右着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种种传播媒介的发明,一次次地迫使人类知识垄断或知识寡头进行重新组合、分配。(14)由此,按照中国历史上传播媒介的演进,我们可以将传播演进分为口头传播、书写传播和印刷传播三个历史时期。

  在文明之初,我们可以理解传播最初应是从人与人的口耳相传开始的。这时,口头传播当是占有了传播的主流。在中国古代,知识的传播有“畴人之学”的说法,知识多采用家传、父子相继的模式延续。这就譬如父亲种的田,由儿子继续种下去。司马迁当年即是继承了其父的史学成就完成了《史记》。另一方面,钱穆也说:“畴人之学也许可以是先生传学生。”(15)于是,在口头传播时代,塾师垄断了知识的来源,塾师本身就代表了知识的唯一正确性。孔子即是一个显明的事例。

  众所周知,孔子首先将官方的教育引入民间,其手下弟子传说有三千,著名弟子就有72人。孔子死后,其弟子出于对老师的崇敬,也因为弟子们相信孔子代表了正确知识的唯一来源。于是,弟子们将孔子生前所说的话集合起来,编著成一本名为《论语》的书。在那个竹帛昂贵的年代里,口传身授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某种精神依附关系。学生对所接受知识的理解,完全取决于某位私塾先生自己对此种知识的口头解释,这就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先生对同一知识对象或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也有可能造成同样的先生、同样的知识对象,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其解释也会出现差异。

  李幼蒸《仁学解释学:孔孟伦理学结构分析》一书中说:“孔子伦理学以各种具有具象性字源的单字作为伦理学范畴标志,其中以仁字最具代表性。”这是因为“仁字比其他孔学范畴字更重要,还因为孔子赋予仁字以多重意指作用和意义联结作用,包括其行动性激发潜力,从而使其具有了特别丰富的和动态的语言生命力”。(16)我理解其具体表现在孔子的弟子向孔子问“仁”时,孔子对于“仁”的口头解释,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均有一定的差异。

  我认为孔子关于“仁”这个问题的解释和言说有差异的原因,在于孔子坚持“述而不作”,其思想的传播更多地依赖自己对学生的口传身教,并且少有书写典籍固化其思想言说的缘故。于是,孔子所云之“仁”才出现这样的“飘忽”。其思想也因为口语固有的弹性而变得难以琢磨。学生们多次向孔子询问关于“仁”的含义,有时候,对于同样“仁”的问题回答太多了,似乎连孔子自己也糊涂了。《论语·宪问篇》记载:“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此段话意思是说,一次原宪问道:“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是否可以算做到了仁?”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了,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因此,有人总结说,在《论语》中,“仁”笼罩着吊诡和神秘的色彩。“仁”似乎强调个体、主观、特性、情感和态度,简言之,它好像是一个心理学意义的概念,“仁”的诠释问题由此也变得特别棘手。(17)这些例子或许也印证了下面的话:“传统的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相比较,其本质是更加始终如一,合乎逻辑,因为它可以经常不断地迁移、提炼和修正不符合传统的那些成分。在口头传统的积累效应中,宏伟大厦的构件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被拼装成不同的传说。事实变成传说,传说变成神话。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变得松散,离开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在幻想、激情、偏见、宗教假设和审美本能的作用之下,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被加工和塑造。”(18)

  既然《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著,我们心里不免有疑问:“当初,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是如何记录下老师生前所言的呢?”或许孔子的形象及其当年所言,在流传过程中掺入了弟子们主观的加工和塑造,而失去了某些原质。(19)于是,我们不能不怀疑口语传播时代的《论语》最后形成书写文本后,其原初本质究竟还剩多少?数千年以后,热衷于孔子研究的人坦言其研究“所依据的主要材料之一,就是《论语》的原典”。其原因是他们相信只要“尽可能严格地把自己限定在《论语》较早形成的、根据目前的研究更为真实可靠的那些篇章之中,那主要是头十五篇(《论语》全文共二十篇)”,就能“用孔子自己的话语来揭示或阐明他的思想”。进而可以“努力发现原典所说明的、所暗示的”,或又可以“看清它没有说明的,或不必暗示的”。(20)然而,我认为只要细致考察《论语》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早期口语传播的事实,所谓的“孔子话语”,其纯度本来就难以保证和落实。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古时知识多靠父子、师徒流传,而学生、老师的关系极其密切。故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原因在于老师给予学生的如同畴人父子一般,给予的是知识的全部。私塾式的教育令学生将学识与自己具体的师傅联系起来,学生从不怀疑老师授业的正误,学生的任务是如何将课堂上老师所说的加以理解、贯通。无怪唐代张籍由此也说:“古之学君臣父子之道必资于师,师之贤者,其徒数千人,或数百人;是以没则纪其师之说以为书。”(21)在那个时代,口头传授使私塾先生成了某种知识理解正确与否,当然也是唯一的标准。如果某位私塾的老师某天真的讲错了什么,学生不会认为老师真的错了,而只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疑惑的只是: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此,学问的师承关系无疑就变得非常重要。很难想象,在那个口耳相传的年代,学生没有师傅而拥有正确的知识!“师出何门”是那个时代学生面对陌生人的第一问询。这样的情形直到书籍大量出现才被打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